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的“吃”“喝”问题

(2008-01-25 13:49:13)
标签:

赵州

柏林禅寺

吴语

风雅

乌龙茶

                                           茶的“吃”“喝”问题

    吃茶、喝茶、饮茶、品茶、啜茶等等,北方人习惯叫喝茶,而我则习惯于叫吃茶。这并非不想说“喝”茶,实是从小生长在江南水乡,习惯于吴语中的“吃”音。当然,从历史上看,说“吃茶”者并不是吴语的专利。细究起来,那还是在唐朝中期,身为山东人的从谂和尚在河北赵州观音院(今赵县柏林禅寺)对来自四方参学者说:“吃茶去!”这以茶悟道的禅理,成就了中国佛教丛林中最著名的禅门公案之一,以至最终成为日本茶道的精神之源。所以,这一个“吃”字,真是好生了得。

     时下,每每提及“吃”茶,茶人们对此评价有二:一是玩弄风雅,寻唐遗风;二是说“吃”者只懂“喝”,而非“吃”的学问。由于历代高僧把“吃茶去”当作修禅的不二法门,谁还敢把喝茶说成是吃茶呢?如今不懂茶而说“吃茶去”者是谓普遍,熟知“吃茶去”禅理而说“吃茶”者是谓故意显露风雅。而我不愿有俗气之举,愿意做个雅人,只好卖弄几下“吃茶去!”又如今,雅人不好做,更何况“吃”茶又吃不出个所以然,干脆改口“喝茶去!”

     朋友以为我雅,也就愿意让我“吃”。每到明前雨后,总有朋友相邀说:“新茶已到,请来‘吃’之”。我“吃”茶,喜欢绿茶,片片碧绿在杯中情不自禁地舒展其生命的魅力。用玻璃杯泡绿茶的最大好处是不仅可以俯视,还可以从四面八方观赏叶片舒展舞动之美,这番情景描写的形容词也很多,有说“徜徉”,有说“亭亭玉立”,有说“上下起伏”……。然而,不管何种形容,总让人不免逸兴飞扬。有朋友用闻香杯类茶具冲泡乌龙茶请我“吃”,这虽然是好,我则觉得这茶“吃”得太“隆重”,也太麻烦,实在不忍让朋友如此礼重。其实,不必隐瞒说,不管是绿茶还是乌龙茶,我一律“吃”不出什么滋味,只感觉到比那白开水多了一点味道而已。然而我还得故作沉着冷静,这只是我个人自己知道的秘密,它应该秘不示人,否者就将自己的粗俗展呈在了人前,这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不会“吃”茶,还得装着什么茶都能“吃”得。记得有一次看画展的情景,每个人都在那些作品面前停留稍许,露出一副端详的神情。一对青年人在一张名画前停下,年轻女子不经意地说:“这,有什么好呢?”——这是女人的特权,她们往往有权利率真的提问,就像安徒生童话中敢于说国王什么都没有穿的小孩,有时候大家被放置到社会的另一个层面,反而更接近生活的本真和反映出本来面目。“嗯,嗯,某某人的,某某时代的画”,男青年含含糊糊地说,其实不过在读一读展品旁边的说明而已。然后他们不说话了,站了一会儿就离开——附庸风雅,有着比虚荣心更复杂的原因。

    还是说吃茶,吃茶之所以能“吃”出一个精深的文化,开始是由文人将日常中的一些喝茶技艺上升到玄奥的地步,后来禅宗大德把吃茶上升到精神的高度。所以,我现在绝不敢说是吃茶之人,只能说喝茶之人,喝喝而已。更不讲究紫砂壶、闻香杯之类,牛饮也吧,驴饮也罢,但凡喜欢喝,只管喝个痛快,岂不乐哉!(舒曼茶话于2003年5月上海浦东清茗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