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软亚洲研究院人才培养微软文化ieeefellow |
分类: 人才 |
在感恩节前夕,凛冽的寒风也抵不住从自北美的幸福讯息!两名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近日收到IEEE的官方信函通知,光荣地晋升为2011年IEEE
Fellow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 ,这或许是研究院今年圣诞节前夕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获得此次殊荣的两位新科Fellow,一位是负责领导互联网搜索,数据挖掘与自然语言计算等方面研究工作的常务副院长马维英博士,另一位是在图像、视频编码研究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副院长李世鹏博士。摘得2011年度IEEE Fellow的桂冠,要归功于他们在科学工程领域所取得的令人赞叹的成就。同时,该荣誉也是对马维英博士和李世鹏博士及其做出的杰出贡献的高度褒奖和表彰。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拥有来自160个国家的385,000位会员(截止到2010年),是世界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之一,并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等领域中享有高度的权威。
每年的11月中旬,在经历严格的评估后,一些表现优异的研究者将会得到IEEE的授誉。迄今为止,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培养出了十多位IEEE Fellow。
下面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两位IEEE Fellow的学术风采吧!
IEEE颁奖辞:
感谢马维英博士在多媒体信息挖掘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Citation: for contributions to multimedia information retrieval)
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马维英博士负责带领研究团队从事互联网搜索,数据挖掘与自然语言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马维英博士的领导下,他的研究团队探索机器学习和知识发现等技术并不断推进搜索技术的升级,包括对信息分析、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和信息可视化等方面的研究和突破。在过去的几年里,他的团队在国际重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许多高水平论文,包括国际信息检索大会(SIGIR)、国际互联网大会(WWW)和国际多媒体大会(ACM
Multimedia)等。这些研究成果有一部分已经成功转移到微软产品中去,比如Windows
Live图片搜索,产品搜索,移动搜索和学术搜索等服务中。
2001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之前,马维英博士从1997年开始一直在美国加州的惠普实验室工作,从事多媒体自适应传输和移动因特网的分布式多媒体服务系统的研究。在1994年到1997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马维英博士参与了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Alexandria数字图书馆(Alexandria Digital Library)项目,在此过程中,他开发的互联网图像检索系统Netra被其他研究人员广泛引用,并且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图像检索系统之一。
目前,马维英博士是ACM信息系统学刊(TOIS)和ACM/Springer多媒体系统学报的编委。同时,他是第17届国际互联网大会(WWW)的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2007年环太平洋多媒体大会(PCM)的程序委员会主席,2008年亚洲信息检索研讨会(AIRS)联合主席。马维英博士曾经担任过2005年国际多媒体建模大会 (MMM) 、2005年国际图像和视频检索大会 (CIVR) 的联合主席。另外,他还参与组织其他许多国际重要会议并担任程序委员会成员,比如ACM Multimedia, SIGIR, CIKM, KDD, 和WWW等学术大会。迄今为止,马维英博士已经在互联网搜索、信息检索、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数据挖掘、自适应内容传输和移动访问等领域发表了200余篇论文。
马维英博士于1990年本科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电气工程系,之后于1994年和1997年分别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硕士和博士学位。
学术成果:http://academic.research.microsoft.com/Author/922315.aspx?query=Wei-Ying MA
IEEE颁奖辞:
感谢李世鹏博士在图像与视频编码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Citation: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advancement of image and video coding)
李世鹏博士于1999年5月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及网络多媒体组主任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为信号与图像处理、图像与视频编码、高清电视技术、多媒体在无线与网络上的通信与在线播放技术、可伸缩媒体编码技术、应用层网络技术、数字版权管理及无线通信与网络等。
从1996年10月至1999年5月,李博士在美国Sarnoff公司(前身为David Sarnoff研究中心及RCA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任研究员。他积极参与数字电视,MPEG,JPEG,图象/视频压缩,下一代多媒体的标准和应用,家用电器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他对MPEG-4和H.264国际标准里图像和视频编码技术作出重大贡献。他发明和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高质量低成本的高清晰度电视解码器,在1999年春季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上被专家评为同类产品中质量第一。他在图象/视频压缩和通信,数字电视,多媒体,无线通信领域写作和合作超过160多篇学术论文,还拥有30余项已授予的国际专利以及30多项正在申请的相关专利。他写作了Marcel Dekker出版的专著《多媒体系统、标准和网络》(2000)和Wiley&Sons出版的《Wiley通信大百科全书》(2003)中的有关多媒体编码的章节。李博士还首先在世界上提出了“多媒体2.0”的五个D的理念。
李博士也是IEEE电路和系统协会视频信号处理和通信委员会委员,IEEE信号处理协会多媒体信号处理委员会委员。他现任《IEEE视频技术的电路与系统杂志》及《视频通信和图像表达杂志》的副主编。他担任过IEEE PCM2000特别主题主席、IEEE PCM2001会务主席和VCIP2005技术主席。他是十年来第一个同时获得Sarnoff双项成就奖的研究员。
另外,李博士不仅担任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也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兼职教授和博导。
李博士于1988年和1991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系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他又获得美国宾州Lehigh大学的电机系博士学位。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历史上至今唯一的一个两次郭沫若奖学金的获得者。他曾于1991至1992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系任助教。
学术成果:http://academic.research.microsoft.com/Author/2293694.aspx?query=%u674e%u4e16%u9e4f
欢迎关注微软亚洲研究院微博:http://t.sina.com.cn/msr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