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全球研发负责人对话媒体—研发战略篇

标签:
微软研究院微软技术节研发战略it |
分类: 技术 |
在上周举行的微软技术节上,微软首席研究及战略官克雷格∙蒙迪(Craig Mundie)以及微软全球高级副总裁、微软研究院院长里克∙雷斯特(Rick Rashid)与全球媒体展开对话,畅谈微软的研发战略与IT技术的未来,我们从大洋彼岸速递回新鲜的现场录音,翻译成以下的文字,以飨读者。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根据题材把此次对话分成了两大部分,研发战略篇以及技术未来篇,关于技术未来请关注本周四的博客。
开场辞
里克·雷斯特:
2001年,微软举办了的第一届微软技术节,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大批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微软员工前来参会。这项盛会不仅给微软员工提供了一次非凡的体验,对于那些真正喜欢谈论工作、展示想法的人而言,这同样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两年前,我们决定向更多观众敞开大门(今年已经是我们的第三届活动)。我希望大家能够好好享受这项盛会,不光是因为你可以看到各种技术演示,你们还可以与研究人员谈论他们正在从事的项目以及各自研究中的轶闻趣事。你们在微软技术节上看到的演示只是我们从事的研究项目中的一小部分。微软研究院的绝大部分工作是长期性的基础研究,我们发表各种公开文献,并且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大家可以与研究员们谈论他们正在从事的研究项目。
克雷格·蒙迪:
早上好,我是微软首席研究与战略官克雷格·蒙迪。微软研究院成立于18年前,它是比尔·盖茨本人最喜欢的部门之一。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盖茨一直在鼎力支持我们的工作。两年半以前,盖茨退休之后,我担负起他的职责,负责管理微软研究院,这项工作对盖茨有着深远的含义。盖茨的工作无可挑剔,但对公司而言,研究人员的确太重要了。眼下,美国乃至全世界都面临着经济困境。如果你回头看看先前的历次经济衰退,其中包括上个世纪初从美国开始的大萧条,所有安然度过劫难的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完成了两项任务:他们实现了成本控制,并且继续投资于产品开发。在许多情况下,经济是在研发过程中所形成的新产品的帮助下才得以恢复。我认为,微软的注意力仍将高度集中在研究和开发上这两个方面。在整个世界都在与恶劣经济形式搏斗的大背景下,微软表现还不错,我认为这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技术节上参展技术的海报大荟萃(点击进入详细浏览)
对话录:研发战略篇
Q1:我注意到,微软一开始是把重点放在个人电脑上的。但现在,你认为公司的运营存在什么“边界”吗?或者说,微软当前研究的特定重点领域会在将来发挥重要作用?
里克·雷斯特:
微软研究院成立以来,大家看到我们的成长,我们的研究重点确实在增加,但他们全部都落在了计算机科学的领域内。今天,计算机科学已经与异常繁多的学科之间建立了关联,因此,如果大家与我们的研究人员交谈,或阅读我们一直在出版的各种论文,就会了解我们正将计算技术拓展到其他领域,包括生物学、天文学、化学和物理学。我们正在研究艾滋病疫苗,关注疟疾和肝炎的治疗。这些广泛的学科都与计算机科学相关。正如您指出的那样,微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1991年微软研究院就已经成立,而当时我们还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只有几千员工和少量产品。今天的微软业务异常广泛,但所有业务都与技术相关,与软件相关。技术领域在扩展,微软必须与时俱进。
克雷格·蒙迪:
我听到许多人说微软是一家个人电脑公司,但实际上我们是一家软件公司。我们跟进各种软件产品,只要它有令我们感兴趣的用途。所以,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为某一类具体设备开发软件,也不会只把目光局限在开发软件上。我们同时也涉足硬件。但显然我们的专业所长仍然是软件领域,而且只要有必要,我们将在任何层面、任何设备上应用我们的产品。
克雷格∙蒙迪和里克∙雷斯特在技术节上
Q2:在基础研究的帮助下,微软的在线地图取得了惊人进展。但是,将来地理、地图、定位等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向手机迁移。在地图和定位服务方面,基础研究能否帮助微软占领一席之地?
里克·雷斯特:
大家在这里看到了一项演示,应用于社会交往的位置服务。我认为这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还记得,几年前我们开始尝试全球图像的研究努力,用户可以上传带有地理标记的图片,以此作为记录日常活动的新视角。我们已经进行的工作包括照片同步,通过这种技术,人们用GPS或者手机对一个普通地点拍照,而现在这些照片可以用于创建虚拟环境,你甚至可以在其中游走。另一项演示可以利用照片同步技术,对手机视频进行实时拼合,这样就可以利用许多人的手机视频创造更加全景化的视觉体验。所以,这一领域里我们所做的一些事情不仅有趣,而且富有成果。同时,我们正在把其中一些技术转化为产品。
Q3:微软作为一家公司,将如何更密切地与教育机构和其他业务伙伴展开合作?你们将在多大程度上与他人合作开展基础研究——或者说商务开发占多大比重,基础研究有占多大比重?
里克·雷斯特:
我们有一项庞大的计划,采取不同形式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展开合作。我们所做的工作之一是提供教育环境、赞助博士生奖学金。我们有一项计算机技术领域规模最大的博士学位计划——招收博士实习生。我们与高等院校开展了很多联合研究——我们建立了很多合作中心,例如在欧洲,我们与巴黎郊外的Inria共同设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在巴塞罗那的联合计算机服务中心,以及在多伦多的计算生物学中心等。我们在印度和俄罗斯开展联合研究活动,又在中国设立联合研究实验室,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项目。这的确是一项广泛的计划,微软研究院向数百所大学赠款,支持它们的研究工作。我们举办会议和研讨,让各大高校的专家济济一堂,相互交流和学习。我们可能是与世界各地高校开展合作最多的技术公司。
Q4:微软产品团队决定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变成产品之后,你们是否能够对这些项目持续施加影响?(一旦微软产品团队作出决定,你们能否继续对这些人的后续工作施加影响?)
里克·雷斯特:
研究和技术产品化的过程中,我们总要展开对话,而且有许多不同的方式。你知道,在极端情况下,他们只是阅读我们的论文,然后决定在他们的产品中运用这些点子。另一方面,研究团队中还有一些小组自己动手,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内开发产品。当然也有这两类做法的各种组合。在我看来技术转化不一定要有呆板的规则。有时候,研究员可以密切参与产品开发活动,因为这是他们的兴趣所在,而产品组也同意这样做。在另一种情况下,他们完成研究后又转入下一个问题。我认为不必规定单一的方式,这里也没有神奇药方。只要你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克雷格·蒙迪:
还有一点我觉得非常不错,里克多年来也一直很支持,那就是如果一个研究小组希望把特定技术应用到产品中,他们可以实际参与一、两次产品化过程,我们很喜欢这种技术转移的做法。在这些案例中,显然需要持续参与,而且他们总是会得到一张免费的“回程票”:如果你想重新回归基础研究部门,随时可以回去。我认为,来去自由的循环方式是我们能够产生持续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里克·雷斯特:
公司历史上许多大型的产品团队都源自于研究部门。早期的例子出现在1992年和1993年,当时我还与克雷格共事。我创建了一个研究小组专攻流媒体和互动电视。我们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个产品团队,1996年剥离成为数字媒体事业部,并最终成为微软现在的娱乐和设备事业部。微软的第一个电子商务集团其实是我当时管理的一个小组,而最早的DirectX也是从研究成果转化而来的产品。所以我们有一项悠久的传统,就是研究部门不断向产品部门提供产品、技术和人才。但与此同时,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互动方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