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標竿經典普洱台地茶古樹茶七零年代五零年代杂谈 |
分类: 報章媒體 茶友問答 |
經典普洱論壇”非霧非花”網友的問題:
**************************************************
在我最初接触普洱茶的那个阶段,虽然喝到的主要是下关口味,但在观念上还是被那些比我先入门的茶友灌输了,勐海厂的7542系列是“标杆茶”的观念。后来,接触的茶品多了,多多少少喝到一些不同年份的7542,却发现其间口感差别还是很大的。而且好像不同年份所用的原料还不太一样。不由想到一个问题,7542的“标准”,是级别拼配的标准?是新茶口感的标准?还是转化后口感的标准?
在我的概念里,像7542这类茶品是要经过多年转化方可品饮的,如果7542不是对转化后口感预期的一个相对标准(假定仓储条相同),那它至少不应该成为选购新茶的标准吧?
另外,像我们这样的普洱茶爱好者,常常会被身边的朋友询问一些有关普洱茶的问题。我自己因为知道勐海改制后的7542已经完全变了,而早些年的又价高且市场上有仿品,所以从不对那些对普洱茶完全没有认识的朋友提这类茶。而是根据朋友的情况和接受程度向他们介绍熟茶、好喝的新茶或是性价比高些的有点年分的茶品。结果,朋友喝上茶后接触到别的茶友,听别人说7542才是好茶,要以那样的标准喝茶,反而认为我在“忽悠”他们,真的好冤枉!
所以开这个贴请大家讨论一下,7542到底是不是“标准”?是什么“标准”?
我的回答:
先把7542搞懂再說明!
再定義..........."標竿"!!
所謂的"標竿"是以多數人還是少數人需求?!
先想好,在想底下問題!
1、以市場來說,應以量大還是量小為標準?
2、以茶種來說,應以台地茶還是古樹茶為標準?
3、以茶菁來說,應以怎樣級數大小為標準?
4、以經濟能力來說,應以價高還市價低為標準?
5、以茶區來論,應以版納或是臨滄、普洱市為標準?
6、以製程來說,應以手工還是機械殺青為準?
幫剛入門與進階不久的大多數人想一下答案
就知道什麼茶品是標竿了!
即成為"標竿"
不可能是給自己看的!!
……………………………………………
所以
所謂標竿,應該就是多數人共同所能認同與認知的標準!
7542具有以下條件
1.量大
2.台地
3.級數中庸,所以量大、口感與陳化穩定!
4.在同年茶菁來說,台地茶5-6級茶菁,價格較為中低(含古樹茶)
5.勐海茶廠為餅茶為主,市場主流為版納.所以改制前市場量大的產品均為版納地區為主.
6.為機器殺青,手工茶品無法量產與穩定品質
所以
量大、價低、品質穩定(包含新茶與陳化)
改制前7542可以成為剛入門初學者的"標竿"!
屬於大眾的標竿!
至於
老茶客、高端市場
如果以7542為標竿
就有點低了!
高端市場與老茶客的標竿
個人認為(僅供參考)
1.
因為真正對普洱茶有一定認知(茶種製程倉儲)的人會知道
八零年代末7542在3-4年後,口感上會遜於2000年上下的古樹茶
這也是7542無法當高端市場標竿的主要原因!
2.新茶以古樹茶為標準,台地茶只做比較
當然,好的荒地茶絕對是好茶標準
3.高端市場,應該以五零年代至七零年代的茶品為標竿
此系列為荒地茶(野放)、古樹的標竿!
此時期的茶品,不會被後期古樹茶趕上,因為這些茶品也是荒地、古樹標竿,品質不會被超越!
解說完畢!
2008.2.20於台灣岡山
原文與討論請至
”經典普洱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