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倉儲

(2008-01-29 00:29:28)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情隨筆 海外見聞
 

    這幾年來一直有人說,北京不適合倉儲普洱茶,說北京太乾燥、陳化慢,我卻懷疑這概念的理論基礎為何!茶品陳化快慢與優質與否,並不能以誰的口感做標準,更何況「一方土水養一方人」,普洱茶只要正常製程的茶種、茶品,後續的轉變必須以當地人的生活習性與文化背景做為標準,而不是以其他人的歷史淵源或特有文化做依據。也就是說,北京人有自己的口感與茶文化習性,不應該以南方人(港澳台粵)的喜好為標準。

    從另一角度來說,現代所品飲的號字、印級茶、早期七子餅以往多儲存於南方,近期才進入北方市場,而北京人因為無所選擇下才去品飲這些茶品,並非這樣的倉儲代表最好或是標準,如果這些早期茶品一直放在北京,不見得北京人不喜歡。所以,在沒有完全對照茶品相較時,不應該下定論說「北京不適合放茶」「不建議北京茶友儲存大量茶品」。就算北京茶品有經過二三十年以上的倉儲經驗,也明確比照出比南方茶品乾燥的結果,卻也不能因此以個人觀點與喜好、習慣來論斷「北京不適合儲存普洱茶」。當然,如果說這話的人能夠取出代表北京倉儲的茶品(不會把故宮地下的茶品拿出來說吧?),連續比照現存的所有老茶,而得到絕多數的茶友認同,尤其是北京茶友認同”北京儲存的茶品確實不好喝”,這才有公信力,但可能嗎?

   

個人的喜好不可能成為標準與真理,除非這人又妄想成為權威、專家,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大!

2008.1.29凌晨於台灣高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