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茶館裡接了一通電話,雖然通話時間不長,但也讓我費思量。一個檯面上的好友打來問一個茶品的事情,剛好這段期間此茶品正被懂茶的族群所注目,而在近年我也確實經手過相當數量,這位好友依稀記得我在三年前談過這事情,所以來電詢問。而此事只是這篇文章的導引,這位檯面上的好友也像我一樣,對於茶友或同行有關茶葉方面的資訊多不隱瞞,也不把自己當作相當的影響人物(但他確實在市場與資訊面起到很大影響與作用),所以一些茶館或同行邀請他也多不拒絕,也知無不言、傾囊相授。
這二年間,他曾多次在某茶莊進出,茶莊主人曾多次請教他,從茶品知識、歷史、辨識,到茶品沖泡方式、茶莊經營等等,朋友也耐心、誠意的教導告知,不因為同行之間而有所猜忌或保留。今年我去過這茶莊,這家茶莊因為朋友的幫助,不只在業內的知名度增加,也讓茶莊主人在地方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然而,在茶莊主人從朋友那裡得到許多有形與無形價值及幫助,雖然也相當尊重他,有些時候也會一起品好茶請他評鑑,但卻從來不在公開場合提及我這位朋友,更不要說朋友對他的幫助與提升,只跟他有過一次小買賣。甚至,店裡面張貼不少茶莊主人與其他知名人士的合影,卻也沒有半張朋友的照片。
當朋友昨天又提到這茶莊時,我笑著問他,您還幫這家茶館嗎?他也呵呵的笑,沒有回答。我知道朋友不擅於計較、是一個大度的人,但我想知道,在沒有實質利益支撐的時候,別人又不當他一回事或是刻意弱化他的價值與影響力,他的熱情還能堅持多久。
啟示
對於行業與專業的熱情,面對完全沒有實際利益的時候,是否能繼續堅持?面對受教者不願面對時,是否應該繼續堅持?在專業立場、市場責任下,如何與自己的心態取得平衡?是繼續無怨無悔的付出,還是有所保留,亦或者就此封口,不再談專業知識,只當作朋友交往?您是怎樣的思維!?在此立場,我也思量著自己的定位!
2007.12.15於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