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情隨筆感悟隨筆談天說地 |
分类: 報章媒體 茶友問答 |
2005.12.15
這幾天在西安
我有一個很大的體會
對於西安的許多茶友來說
南方高溫高濕的氣候
對他們而言
就是一個大濕倉
或許我這樣說有些不當
我是以手上自己儲存的茶品
在絕多數廣東廣西廈門等茶友喝過後
都認為是沒有入倉的茶品
但很多西安茶友卻仍然說.......入倉茶
跟我一起品茶的人總和近三十幾位
而辨識倉儲口感都十分相近
以往我認為北方儲存茶品陳化較慢
但以後我的想法改變
哪地方的人
適合喝當地儲存出來的茶品
也就是說
南方人會喜歡南方濕熱地區儲存出來的茶品
而認為北方的茶品太剛猛
北方乾燥地區則會認為南方茶品有倉味,鎖喉
北方所儲存出來的茶品較好喝
北方儲存茶品
不是陳化慢............是適合北方人喝!!
南方的茶品不是變化快
而是適合南方人口感!!
以上所言
不是指刻意改變環境的倉儲
2005.12.16
這幾天我在西安品飲一些西北地區儲存的茶品
都是茶友拿來請我鑑定的
有下關生沱,勐海生磚,還有雲南春尖春蕊
年份從七零年代末到1991年
而茶的陳化雖緩,較不厚滑
但卻十分清純正雅
沒有絲毫雜味
最重要的是
西安人很喜歡這樣茶品
這觀點
個人感覺並非口感問題
而是個人心態問題
口感越寬
心也越寬
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待人事物.....
就能了解與體會
對方的想法與感受!!
2005.12.18
西安.....說沒有存茶習慣,是對的!
但在西北地區的確有為數不少的茶品留存
要知道
邊銷茶的歷史不比僑銷茶晚
至於對於鎖喉的感覺
很真確的跟您說
不同地區的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就比如
我個人對入倉茶能接受
並非沒有鎖喉感覺
而是可以忽略
而這茶,在很多喝習慣入倉茶的茶友口中
評價出來的卻是......香滑厚重!!
完全沒有鎖喉感覺..............
還是一個建議
不要以自己的生活環境與身體狀況
來度量別人的感受與心態
人的分別心由此而生!!
2005.12.20
茶好不好
由自己的口感與荷包決定
價格高低
由市場決定!!
年份
不代表茶質
但與價格相關
2006.1.6
有一天
跟一位茶友聊茶
他說
某位茶商跟他說
"您買生茶做什麼?您又不會做茶!(做倉)"
站在一些南方茶商或港商的品茶習慣與思考邏輯中
茶品一定要入過仓才能好喝..................才能喝!!!
雲南生產出來的生茶,只是半成品,經過濕倉處裡後才是成品!!!
而這對北方人或是習慣喝沒有入倉的人來說
這是很離譜的謬論
個人喝新茶也喝老茶
不排斥喝入倉乾淨茶.........但沒有入倉的老茶品我更喜歡!
整個市場思路與走向
身為茶商與消費者的立場
您覺得會怎麼演變???
剛才一位網友才離開
是一位習慣喝香港茶倉茶品的老茶友
他就出現一個疑惑
看了十六期的文章
他懷疑他不應該買茶回來自己放
我直說了
的確,如果您喜歡香港倉儲味道
您不應該買新茶回家
因為您的茶,永遠不會有您手香港倉的茶品味道
而更麻煩的
現在的倉儲方式(包含現在香港與廣東廣西的茶倉)
與以前的也不一樣了
喝傳統港倉老茶的茶友們
您還要買新茶回家放嗎??
建議您,考慮一下
2006.1.7
喝普洱茶
讓自己最大的收穫
就是讓自己的口感更寬廣後
對事情的執著也更少
看別人更清楚
也了解自己越深
2006.1.8
有時
我會泡紅印
如果茶友仍認為有仓味
那的確無法接受仓味..................
在北方我測試過不少人,的確很多北方人無法接受仓味
但在二廣地區
見過一些對所謂仓味嗤之以鼻的人
喝到紅印之後....................說是好茶的人,我就會笑笑!
真的討厭入仓茶嗎??!!
不少人祇是討厭"入倉"這二字
而不是真的知道何為入倉
入仓有何影響
也根本無法分辨入仓茶
《 版權所有,不得擅自轉載 》轉載文章或圖片,請徵得發表人同意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