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昆牧
石昆牧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462
  • 关注人气:1,2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茶與熟茶

(2007-05-13 17:26:54)
标签:

普洱茶

經典普洱

名辭釋義

茶語人生

分类: 經典普洱文集 茶語人生
 

生茶與熟茶

 

生餅茶

製程:鮮葉採摘後,經殺青、揉捻、毛茶乾燥,即為生散茶。再經緊壓成型,成為緊壓生茶品。

茶菁顏色與香氣:茶菁由青綠至墨綠色為主,有些部分轉黃紅色。通常新製茶餅味道不明顯,若經高溫則有烘乾香甜味。

口感:口感強烈,刺激性較高。若經高溫,清香水甜而薄,微澀。

湯色:以黃綠、青綠色為主。

葉底:新製茶品以綠色、黃綠色為主。活性高,較柔韌有彈性。

熟餅茶

製程:鮮葉採摘後,經殺青、揉捻、毛茶乾燥,即為生散茶。生散茶經人工快速後熟發酵、洒水渥堆工序,即為熟散茶(普洱散茶)。再經緊壓成型,成為緊壓熟茶品。

茶菁顏色與香氣:茶菁黑或紅褐色,有些芽茶則暗金黃色。有濃濃的渥堆味,發酵較輕者有類似龍眼味,發酵較重者有悶濕草蓆味。

口感:當發酵度充足時,湯質濃稠水甜而滑口,幾乎不苦澀。發酵度較輕者,尚有回甘,香氣明顯、口感較重;若沒有經過濕倉,陳化後容易口感轉酸。

湯色:發酵度較輕者多為深紅色,發酵重者以紅黑色為主。

葉底:洒水渥堆,而發酵度較輕者葉底紅棕色,但不柔韌。重發酵者葉底深褐色或黑色居多,較硬而易碎。

 

    普洱熟茶形成的基本條件,必須是曬青毛茶經過灑水渥堆後所產生。這是在文革時期基於生茶品過於苦澀,需經過相當時間陳化才能順滑可口,在當時的觀念下是屬於不符合經濟效益,所以省公司至廣東、香港考察濕倉茶品,改良出人工快速陳化方式,而產生「現代普洱茶」。

    剛入門的初學者,時常並無法區分生茶與熟茶,尤其是一定年份的輕發酵熟茶品會誤認為是老生茶品。撇開口感喜好與醫學保健價值,熟茶的產生對於普洱茶的推廣有一定的貢獻,但相對也產生市場價值的模糊。近年普洱茶興盛,隨著北方市場的開拓,趨勢有走向傳統普洱茶定義──以生茶品為主,回歸六零年代以前的口感與製程。

啟示

    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價值觀上的差異轉變都是必然。從茶品本身來說,內含物質的轉變與破壞,形成新概念,多了柔滑甜順、少了清新甘韻,也增加了渥堆雜味。在取捨、得失之間,考驗廠方也考驗消費者。

 

摘自經典普洱---茶語人生

 

《 版權所有,不得擅自轉載 》轉載文章或圖片,請徵得發表人同意並註明出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綠大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