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里人评电信重组(2)

(2007-05-08 22:42:31)
标签:

中国联通

电信重组

移动业务

市场竞争

 

2、 联通横空出世

【IT168专稿】电信重组的前世今生------节选

电信重组的前因

    1993年12月1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组建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的批复》(国函[1993]178号),批准电子部、电力部、铁道部共同组建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联通公司经营的电信业务:对铁道部、电力部的专用通信网进行改造、完善,在保证铁道、电力专用通信需要的前提下,将富余能力向社会提供长话业务;在公用市话网覆盖不到或公用市话能力严重不足的地区可开展市话业务;经营无线通信业务(包括移动通信业务);经营电信增值业务。

    1999年以前,是中国联通的创业阶段,铺设了近万公里的光缆,发展了百万移动用户。1999年国家对中国联通的领导层进行充实调整,包括杨贤足、王建宙、石萃鸣等原信息产业部领导进入中国联通管理层;同时国家注入资本金,使中国联通资本金达到163亿人民币,原中国电信的无线寻呼公司整建制地划归中国联通。从1999年开始,联通开始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GSM用户从100万发展到1亿,CDMA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4000多万用户。

    普遍认为:成立中国联通是我国电信行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电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从此拉开了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序幕。

    值得思考的是:中国联通的成立并不是从电信行业内进行的改革突破,是电子部、电力部、铁道部三部委从电信行业外发起的电信改革冲锋,借助专用通信网的基础和富余能力向公众提供通信服务。改革十二年后,电力系统的通信专用网目前依然单独存在,铁道系统的通信专用网已归中国铁路通信公司专营,并没有纳入中国联通的服务范围。

 

山里人评:

    1、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但更多的是采取外围突破。中国联通就是从外围突破了我国电信垄断堡垒,打开了一个缺口。

    2、中国联通打破了垄断,但好像自己也加入了垄断阵营。垄断堡垒的豁口没有扩大,反而有收缩的迹象,难怪有评论认为“联通是扶不起的阿斗”,联通即冤也不冤。

    3、中国联通扶不起的原因在于本身的骨子不硬,却“钙”。北邮吕廷杰教授认为是缺钱,不是缺资费政策。中国联通其实还缺人,缺乏对电信运营的了解和经验。

    4、中国联通虽然从寻呼公司获得了一定的现金和管理人员,并且国家对联通经营管理层进行了补充,可惜仍只是杯水车薪,不解燃眉之急,企业一直没有精力静下心来制定长期有效的发展计划。

    5、中国联通的近忧一直不能解决,只能紧紧依靠社会和个人力量,造成中国联通在企业内部具有“小社会”特征,给企业内部的规范管理造成很大麻烦,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内耗和执行力弱让中国联通只能做“阿斗”,无法做“角斗士”。

    6、中国联通成立之初的“中中外”、“中外中”等违规筹措资金问题,以及超范围的违规经营问题,让中国联通的“趋利”特性明显,使人们对中国联通总是心存戒心。

    7、中国联通本身仍有很多谜团未解,这些未解的谜团一直还在影响和制约着联通的发展。如中国联通由三部委出面在专用通信部门的基础上成立组建的,为什么后来隶属于铁道部的通信公司会独立出来?隶属于电力的通信中心也曾想独立出来。中国联通的初期是如何组成和运作的?这些也许无关紧要,但有些属于“基因”缺陷,不认真查找和对症下药,中国联通就没有发展壮大的根基。

    8、中国联通的横空出世和坎坷成长过程,提醒人们需要重新认识电信行业的固有特性和复杂性,以及深入探寻如何有效快速推进电信改革;否则,欲速则不达。

    不管我们对中国联通有多少遗憾和不满,但应该清楚一点:不是联通人不努力,是因为有很多问题不是单靠联通人的努力可以解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