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朝圣中原  中篇

(2009-11-20 10:37:32)
标签:

龙门石窟

河南

开封

旅行

分类: 逛在中国

朝圣中原 <wbr> <wbr>中篇

 

朝圣中原 <wbr> <wbr>中篇

1月29日  白马寺 关林 龙门石窟

 

早上7点半醒来,喉咙疼到说不出话,可能是前一天在山里着了冷。心里默默的琢磨着“怎么会这么巧!”因为昨天聊天关于中药西药的事情,我提及久没有生病,没有吃药了,谁知今天就给我颜色看了,怎么好事不灵坏事灵呢?唉…… 北方的天气特别干燥,感觉连空气都是固体的,后来才知道,原来北方地区已经干旱很久了,空气中漂浮的粉尘遮挡住了太阳。每次出门旅行,爸爸总是担心我被晒黑,每次出门都叮嘱我要防晒。3周前我从越南晒回来的斑还没退掉,我又出发来北方了。身体在不断的调节中,游走于湿润与干燥之间,终于感冒了。看来那些“空中飞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看着满世界的出差旅行,让人羡慕,可能身体里所透支的能量,终究有一天要还的。

 

每次旅行我都会带很详细的物品,惟独这次没带药,好在有Joe的药作为备份,我不仅吃了他的感冒药,后来还有一天吃了胃药,平时带药的时候从来用不上,一次不带就来现世报了。早上又是那“三样”早餐,本想在路上买点热粥之类的,谁知初五之前根本没有小吃店开门。匆匆吃了早餐和感冒药,又上路了。

 

洛阳是河南的旅游集散地,周围有嵩山少林寺,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今天的重头戏是要去白马寺和龙门石窟。这两个地方离洛阳市区不远,我们选择做公共汽车去白马寺。公交很空,看着窗外的街景,一站一站慢慢的摇过去,感觉很平静。喜欢从车窗看出去的角度,比轿车的视线高出很多,只要有座位,我可以一直坐下去,周围的乘客上上下下,静静地打量他们的神情,发现生活在洛阳的人脸上的有种幸福感。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生活在二级或三级的城市比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幸福,虽然他们的收入不多,但是足够支付他们的生活成本;虽然他们不那么国际化,没有这么多新潮的玩意儿,毕竟这些东西对他们的生活来说没多大意义。反而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每天为了追求能看得到风景的房子或拉风的车子,而付出更多的成本、时间和压力,最后有几个人有时间去欣赏这些窗外的风景呢?

 

白马寺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官方寺庙,自然是香火旺盛,单是外面卖香的摊子,已经占满了整个广场,有的香竟然比人还高。爆竹不断地被点燃,空气中充满了火药味,浓烈的烟雾弥漫在整个广场上,连白马寺的牌匾和门口的僧人都变得若隐若现,为这座古刹增添了几分仙意。

 

走进白马寺拱门的一霎那,我们都不约而同的发现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种像走进泰姬陵那红色拱门的感觉。泰姬陵比白马寺晚将近1500年,不知道他们之间是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不过在白马寺外的一个空地上,有一座新落成的印度风格的寺庙,拱形的大厅,一尊石佛端坐在大厅的中央,阳光从穹顶的圆窗直射进来,在墙上留下了窗棂的影子。恕我才疏浅薄,在印度时,没有见过这样的风格的建筑,所以无法了解其中的渊源。之所以觉得是印度的寺庙,多半是根据里面有个印度人来判断的吧。

 

龙门石窟,也是我此次旅行所期待的地方。在这之前我只看过新疆库车的克孜尔千佛洞,可惜那里已经没有佛像了,不是被人为地掠夺就是被严酷的天气给风化了,留下的只是墙上斑斑的壁画印迹和证明曾经有佛像的基座了。我依旧记得在那个能烤干人的下午,那个不懂汉语的维族司机,载着我们颠簸在库车大峡谷下的河床上去看千佛洞,一路上他一言不发追赶着日落,在太阳落下去的瞬间他一脚踩下刹车,然后一口气喝完整瓶水来结束他这一天的斋戒。这次在龙门,当我喘着气走上台阶事,石窟标志的佛像就端坐在我的对面,仰视佛像时的那一刻,我真的有种被震到的感觉,手指好像不听使唤似的一直在摁快门,好在佛像很大,大到无法被移走,否则这里不知道将会失去多少光彩。龙门石窟里也有无数被人掠夺过的痕迹,不是失去了佛头,就是少了佛手,或者整墙的壁画;如果这些佛像有灵,那会是种怎么样的疼痛呢?电子讲解器里说的最多的是缺失的部分现存在哪里或是不详。这些被带走的部分,现在,还好吗?

 

从洛阳去开封,我们想坐火车,前一天咨询没有票了,甚至连站票也没有,所以我们从龙门石窟直奔长途汽车站,结果最后一班车已经开走了,工作人员让我到停车场看看,也许有别的过路车,我在偌大的停车场里不停地搜索和询问,得到的答案都不是我想要的。无奈我们只能拉着行李箱去马路对面的火车站试试运气,一下子变成了这广场上无数碰运气的成员之二了。平时我经常坐火车短途出差,之前会有专门的同事安排好车票,我要做的就是提前十分钟到就好了。如今靠自己,也尝到了无票的滋味,售票大厅的人比昨天晚上的人更多,每个人都伸着脖子怕买不到票。唯独退票窗口没人,我就去试试运气,已经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回复了,结果得到的答复是有1个小时后出发的2张无坐票,听到这样的消息,我激动的只嘣出4个字“我全要了!”我兴高彩烈的举着两张火车票,就像小时候举着100分的试卷一样,穿过人群出现在Joe面前时,他都开心的不知道说国语好还是说粤语好了。而且这班车次,就是我们之前最想要的那班。

 

于是就出现了以下的一幕,咱俩就拖着行李箱穿过拥挤的硬座车厢,不停同旁边的人打招呼借道,好不容易挤到餐车,幸运地在觅到一张桌子,顾不得满车厢的人吞云吐雾,卸下背包,然后开了瓶啤酒,点上了几个小菜,我们终于又一次过关了。

 

2009年1月30日   开封

 

这次旅行,几乎每天都在傍晚中离开一个城市,然后又在深夜里达到另一个城市。最深的就是夜色,这里没有耀眼的霓虹灯;也没有这么多绚烂的夜生活,有的只是从每个窗户里透出的点点灯光;路上的行人很少,过了9点,想找吃饭的地方变得有些困难。到开封的那一晚,依旧冻人没商量,我们直奔在大相国寺旁边的开封宾馆。由于第二天是大年初五,来大相国寺祈福的人们早已快挤满了这个宾馆,院子里已经停满了车,其中不乏从北京,苏州开来的高级车。

 

从开封宾馆出门右转大概100米,就是大相国寺了。大门紧闭,从门缝里透出的稍许灯光带着一种冷静。我去旁边的门房试着敲门,作为旅游者,我知道早已经过了参观的时间,只是想看看在没有人,没有嘈杂的情况下点寺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果然有人应门;得到的答案果然是明天请早;在同门房交谈的时候,我瞥见他身后的院子里,淡黄色的灯光散在黄色的墙上,发着一种温暖,既然无缘夜探相国寺,只得把念想留到明天了。

 

开封有一条小吃夜市,可以打发晚上的时光。通往夜市的路可能有300米长,竟然没有一盏路灯,也没有见过一个路人,就好像是一座为遗弃的空城,我们只得借着月光极速的行走着。很奇怪的是,路的尽头就是热闹的夜市。就在这个路口,我们放了烟花提前迎接财神的到来。从小就放烟花,6、7岁的时候,炸坏了才穿了半天的新衣服,打那以后就再也不敢尝试了,也成就了我的烟花情结。每个有烟花绽放的地方都会在我的记忆中更深刻;使每一段旅程都成了“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在凤凰;在松潘;在西江;在Goa;在维多利亚海港…… 这次在开封。我们把烟花就摆放在那条伸手不见五指的街道上,点火的工作自然由Joe来完成,这是他第一次点烟花,兴奋的一直张着嘴“哇”到最后一朵;而我竟然也忘了拍照,端着相机一直呆看到结束,把这满天的绚烂定格在我的心中。

 

在我们去餐厅吃早饭的时候,很多外来拜佛的人都已经打道回府了,院子一下子安静了,这才看清开封宾馆的样子,主楼始建于1956年,琉璃瓦的屋顶和那个年代的建筑式样记录了它的历史,我想这个宾馆的历史可能已经超过了当地收门票的所谓的景点了。我不想对这些像电影城的地方做任何评价,也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只是希望这些访古建筑质量有足够的好,能在一百年后成为古迹。其实一千年前的开封府早已经在黄河水的6米以下了,如今的整个开封也许只有那坐铁塔独自穿越了千年屹立至今。铁塔内那条狭窄的通道,只容一人的宽度,内壁刻满了大小不同的佛像,摸着两边的墙壁,慢慢地螺旋上升,好似一次次的轮回。在黑暗中能听到的只有自己的呼吸,能看到的也只有自己的脚尖,也许在修行的道路上,大家都是孤独的。前不久刚有朋友告诉我,学会独自面对自己是一件需要很深功力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都因为害怕一个人,所以忘了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白天的开封城繁忙而热闹,最高兴的可能是出租车司机了,第一次知道在中国还有地方在过年期间出租车上调50%的,又长了一次见识。好在开封城不大,打车到哪里也不会超过10快钱。不过比起洛阳对所有景点对折的大度,开封就显得略逊一筹了。

 

从开封去安阳,没有直达的火车,都需要到郑州中转。我们选择做长途车,预计车程4个小时,最晚一班下午5点,眼见着时间来不及了,已经做好思想准备万一没车,就回郑州住一晚再说,反正我们就是要离开开封。好在发车前5分钟,买到了车票。安阳在河南的北面,距离北京300公里。北上的车一站站停,玻璃上的温度越来越冰,白天的疲惫使我在车上时醒时睡,有些昏昏沉沉的。窗外的路没有灯,只知道路的两边是农田,感觉整辆车好像被真空在巨大的黑洞里,车头的强光像一把利剑在黑洞中劈开一条路,但看不到前面。突然来袭的孤单和害怕一下子笼罩着我……

 

安阳,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地方,又在夜里达到,此时的温度可能有零下7~8度,加上空着肚子,我冷得直哆嗦。去酒店前,先去了一趟火车站,深夜里的售票厅依旧门庭若市,第二天晚上去郑州的车票依旧没有。我们已经习惯接受这样的答案了,明天的事情留在明天再想,一天的拉练下来,已经没有脑细胞再思考了。好在安阳有速8酒店,走进房间的一霎那,疲惫的身心好像被打了强心剂,重新又有活力,这是在我们的整个河南之行中最舒适的住处了。酒店对面的澳门豆捞火锅店是让我们恢复另一半体力的好地方,进门的时候,其实他们已经准备打烊,只有一桌客人准备结帐了,本不想影响服务员下班,不过他们热情的招待还是请我们坐了下来,很感激那几个留到最后的服务员,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夜里能吃到温暖的食物!

 

就在短短的一小时内,一家小酒店,一个小饭店,就足以让我们对安阳留下很美好的印象。

 

2009-2-18     Zhan Yiping       完成于上海

朝圣中原 <wbr> <wbr>中篇

 

朝圣中原 <wbr> <wbr>中篇

朝圣中原 <wbr> <wbr>中篇

朝圣中原 <wbr> <wbr>中篇

 

朝圣中原 <wbr> <wbr>中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午夜飞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