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不做皇上,家长不做马屁精

(2017-01-23 14:25:50)
标签:

杂谈


1

这两天,杭州崇文实验学校校长俞国娣发起一项倡议:家长不要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名、老师也不要让家长签名。

她说:“回家作业是布置给学生的,因为我们要培养孩子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态度和习惯,又不是布置给家长的,你为什么要去签名呢?给孩子检查作业就已经不对了,还让你去签名、批改,简直就是过分。

家长们欢呼雀跃,敢怒而不敢言很久了。

我把这个倡议发到了纸醉瑾迷后援团群里,引来各种吐槽。百合说: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我不肯在学校联系本上签字,被老师批了。

百合不签是因为她觉得得教孩子学习知识的是老师,作为家长不应该插手,自己又没有执教上岗证,教得不好适得其反。她反而觉得老师可以通过这个联系本获得第一手信息:如果孩子错的多,而且是大多数孩子都不会的,那就说明您讲的孩子都没掌握,这是多重要的信息啊!家长把错都纠正过来了,您上哪儿获得这个信息?还以为自己是教育天才呢!

后援团都是些不信邪的,做事要给个理由先,但不仅儿子被批了,自己在家长会上也被点名批评了。

她还认真地去跟老师沟通,老师说:孩子终究是你们的,在学校里的时间我们作为老师也管不过来,言下之意学生多,你们看着办吧。

她也不能像麦当娜那样,特朗普都宣誓就职了还到街上去抗议,也只能跟儿子说:妈妈可以签字,但这只能说明你的作业已经全部完成了,至于对错你自己负责。

这样消极抵抗的家长挺多的,后援团就好几个。有的是忙不过来,有的是自己也不会做,是啊,谁规定做爸妈的都得是博士?

我也算是个名牌毕业,但点点的很多作业我也不懂。有的是忘了,有的是没遇到过,搞不懂。

我的小师妹为了躲避这些,把孩子送到了国际学校。请去鲁瑾脱口秀公号翻➤鲁瑾本周专栏:后妈


2


家长还有和老师交流的QQ群微信群,孩子放学了就要盯着,防止老师布置作业有所错漏。

做PPT、拍活动视频、做小报、调查课题、小制作……看到这样的作业,很多家长就两个字:头大。

做过爸妈的人去应聘什么样的公司会不录取,多全面啊!

后援团的布布,月初的时候在群里问:谁是PPT高手?要做那种动画效果的,女儿下周搞数学 绘本故事比赛要用PPT,三天时间还要准备服装、道具,晕死……哪里有培训班啊,我打算好好学学,不然这六年怎么混啊!

马儿在一边阴阴地来了一句:交给淘宝做……

那些得奖的作业其实不是孩子们在PK,是家长在PK,是淘宝店家在PK。

哦,对了,还有家长们的下属,有时候也会承担这份工作。

一到暑假寒假,我们就会接到很多家长的要求:我家孩子上你们向阳花做义工吧,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

我说,向阳花是为贫困患儿募款,但都是成年人为此工作,大家都是义务,又很多事,实在没有培训时间。

老师布置公益了作业,但没有指明怎样去做公益。大家都像完成一个任务。

其实,孩子们不一定要来搬东西,老师可以布置具体的任务,比如可以在网上找各种贫困信息,哪些地方的孩子冬天没有鞋子,哪里的孩子需要操场,最近几年的新闻里儿童意外死亡都是些什么原因等等。

说到家长的微信群或者QQ群,都有一些“马屁精”,老师话还说完,就有人开始唱赞歌,争先恐后表现。

“谁有空打印一下这个材料?”

“谁有空来整理一下教室。”

……家长就像冲锋连一样往前冲。

这些还是本着“帮老师也是为孩子的朴素思想”,虽然职责不清,毕竟人与人互相帮助也不算什么太坏的事。

可有一些就很肉麻了,网上随便找找,旁边随便听听就是一堆:

今天老师在群里说要看开学第一课,先是一群表决心要好好看的。九点开始就精彩了,一个接一个发观看节目的小视频,还有一个发了张照片,孩子站得笔直向电视机敬礼!

总有那么几个积极的家长,老师说了几遍不要回复,以免其他家长爬楼,还有人在后面说老师像妈妈,找到了家的感觉。

今天老师发了一个做早操的视频,正常人难道不是找自己的娃吗?结果有家长第一反应就是老师跳得好萌呀,然后一大堆人跟着说老师好萌。

我们群有个妈妈跳进跳出,老师在Q群布置了作业,她马上在微信群转一遍,不知道她做什么的,感觉时刻守着电脑等指示,急吼吼表现一把。

有些家长是老师的绝对“拥护者”,老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老师一公布“有事需要帮忙”,立刻抢着领,没抢到的急得不得了。群里还有家长直呼老师“老大”或者“大人”。

真的会起鸡皮疙瘩的哦……

还可以正常交流吗?


3

我觉得俞校长的倡议,是让老师和家长都回归正常人。

有正常人的自我职业要求,虽然班主作要管几十个学生的全面,任课老师要管上百个孩子的单科,听起来管不过来。但探讨对个性不一基础不一的孩子的大班教育更好的方法本身是教学的任务。

家长把事情都处理完了,不说明你教得好,只能说明家长的老师教的好。

让家长给孩子辅导功课,给家庭增加了压力,家庭教育沦为了学校的附庸。

老师们也困惑,比如就有老师说:学校布置了一个体验盲人走路的作业,我在小区里就看到一位父亲陪着蒙着眼睛的女儿在走路,一边走一边在鼓励她。这种作业的陪伴是高质量的,孩子得到的也不仅仅是一篇作文。老师布置的很多实践类作业也是这个目的。

但这个真的也可以在学校做的,或者在家长会上和家长探讨,我们需要一些什么样的实践功课。光蒙上眼睛走路只是让孩子感受到了失明的状态,老师可以自己查点资料告诉孩子:我们国家的无障碍设施是很落后的,很多盲道弯弯斜斜,而且都停着车,自动售票机和电按纽也没有盲文。常去的很多商场肢残人只能到一楼,他要找个女朋友只能陪她逛化妆品柜台,看不了服装和鞋子。

有了这些提示,孩子们才会真正在内心有触动,光蒙个眼睛,虽然会在内心萌发同情,但也只有同情。

老师觉得家长陪着蒙着眼睛的女儿走路,一边鼓励她就是自己作业的成功。远远不是,女孩不是真正的盲人,不是鼓励她走完全程作业就完成了,而是她要真正去理解另一个没有视力的世界,并且为此呼吁和努力。

家长也是如此,教育不是去拍老师马屁为孩子赢得重视,或者老师有一点点小错误就揪出不放,恨不得一拳打过去。

教育是对人也是对自己,真切,踏实,负责。自己学做的错误百出的PPT比家长和淘宝做的PPT要珍贵得多,而老师和家长就是看着孩子变化的眼睛,不要急吼吼地帮忙。

老师会说:我们也很忙呀,除了上课,改作业,参加培训,我们还要管孩子运动不受伤,游泳不能生病,班级活动要丰富、学生间矛盾冲突要处理好,等等。现在家长动不动就说维权,一不留神老师就会被投诉,做老师心理压力也很大。

嗯,是的,每个行业都这样。大年初一要上班的我眼泪掉下来。

但这不是做直播糊弄一气乱说些假话没营养的话的理由,对吗?

现在很多孩子你去问他:这个你会吗?他说:不会啊!不会你怎么交上去的呢?我妈做的呀!

几乎是这个社会的小缩影:明明是假的,但大家不说就好像是真的了,就是大家的政绩了。

孩子们完全不认为这是不正常的,因为这就是成人世界都他们的,那真是很可怕的事。

教育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影响,老师和家长自己首先得是个好灵魂。

你是一个推卸责任的,或者是一个马屁精,怎么能要求被你影响的孩子有良善正直的心灵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