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继母法律房子睡莲无爱状态利益情趣 |
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写信给我,爸爸妈妈离婚了,她和房子判给了爸爸,爸爸娶了继母,二年后,爸爸死了,继母和自己的女儿住在那间房子里,她则住校。她们互相讨厌,她不跟继母打招呼,继母不给她上学的费用。她不想求继母,所以讨要房子中属于自己的部分,继母一直回避。她参加脱口秀节目,相信对于一个并不是一味耍泼而是装聋作哑的人来说,不点名的曝光还是有些作用的。我接通了继母的电话,她在电话里抱怨女孩不叫她,不尊重她,说了一些命苦的话。面对这种情况我的第一反应是沟通,用爱来化解,因为她们有一个共同深爱的人。不过两个回合下来我就否定了这种想法。因为从继母的叙述中我并没有听出来如果女孩尊重她是否就能拿到学费,而女孩也并没有在节目里和继母针锋相对或多说继母的坏话,开始就直奔法律而去。根据法律,继母对她有抚养义务,对房子则都是第一继承人。我帮女孩找了律师。
一个星期以后,女孩抱了鲜花来谢我,说问题已经解决了,在基层司法部门的调解下,她拿到房子,补偿继母五万元。女孩送给我的紫色睡莲神秘浪漫,故事本身却冷酷现实。但我并不后悔果断地帮女孩找律师解决问题,因为我相信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何况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无爱状态。两个女性,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两年是因为一个男人,现在这个男人没有了,她们之间的线也就断了。我们听到过一些动人的故事,讲述在那个连接的人去了以后这根线如何因彼此怜爱而更紧密更牢固,这让我们的心我们的灵魂都受到震动,甚至在刹那间,觉得人世间有爱就够了,规则在爱的光辉照耀下黯淡无光。但这种想法多少是有点过于浪漫了,好比希望现实中的男人都是周润发一样不切实际。我其实挺为自己的冷静骄傲,没有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来耽误人家的事,你想,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又彼此不喜欢,怎么可能让某一方让出自己的利益呢?就算给你主持人面子,给听众一个心理安慰,在节目里握手言和,我相信转身就会反目,我又有什么必要在节目里宣扬这种虚假的温情?法制社会就是要保证各方利益到位,在这个前提下谈谈情说说爱才不夸张,才有真正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