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07年第四季度上证综合指数以调整收官,但全年涨幅96.66%仍使绝大多数投资者收益颇丰。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投资者对2007年吹起的泡沫的认识也从怀疑、恐惧转变成了认可和参与。而且,由于市场普遍认为本轮牛市的基础仍在,许多投资者对2008年的行情也充满了期待,实际上,这时才是危险可能真正到来的时候。
如果人们是完全理性的,泡沫就不会发生。但是,泡沫却不断发生,而且在大多数国家都发生过,这是因为股市泡沫能给人们带来一种人人都是赢家的幻觉,这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股市。
除了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可支撑一定的合理股价外,A股仍然存在着进一步非理性繁荣的基础。人们相信自己“运气好”,并且这种“运气好”还会不断地自我实现,因为大量的流动性可在不推高利率的情况下抬高股价。庄家在股市泡沫的膨胀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是中国股市中一股重要的力量。他们能通过一定的途径汇集足够资金,将股价不断推高。当中小投资者发现这一趋势并相信庄家有足够实力的话,他们就会跟庄,这会令股价上涨更加迅速,从而吹起更大的泡沫。
目前A股市场中,流动性的不断释放以及不断出现的利益驱使性操作,都可能成为A股泡沫破灭的诱因,导致A股市场泡沫以如下两种方式破灭:一种是泡沫的膨胀可能超过市场流动性所能支持的水平,十年前泰国不动产泡沫就是以这种方式破灭的。当时泰国维持泡沫的办法是借外债,但当对冲基金经理发现了这一点,开始下注做空泰铢,而不断下跌的泰铢令国际社会不敢再给泰国融资时,流动性短缺使资产泡沫迅速破裂。另一种是因投机者在同一时刻变得恐慌而破灭。2000年国外科技股泡沫的破裂,就是因为投机者对电信业丑闻的恐慌而触发的,投资者在同一时间抢着离开市场,市场因此崩溃。
然而,从长远看,我们最终希望的,是如何在维持一定市场泡沫的同时,使泡沫被逐渐填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着陆”,从而逃离破灭的命运。对于这种着陆方式的预期一向悲观,1989年的日本,尽管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贸易盈余,流动性依然充足,但日本央行的升息还是通过心理作用引起了日本股市和楼市泡沫的破裂。因此,很多人认为,货币政策并不一定能有效地控制好市场泡沫。去年也曾有人撰文说任何资本市场泡沫,无论是成熟的美国市场,还是新兴的亚洲市场,均以迅速破灭而告终,A股泡沫也很难摆脱这一命运,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附和。
然而,当醒悟到A股特有的流通股结构及开放式基金巨大的发展空间时,我们却看到了A股泡沫软着陆的希望。
中国股市现阶段流通股仅占总股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股改完成后,多数股票将可以流通,这些股票,可能成为调控股市的有力工具。
同时,市场扩容速度也会成为调控流动性的重要武器。当股市低迷时,暂停一下IPO,当市场火热时,就多些IPO,增加股票供给。2007年许多蓝筹股陆续在A股上市,而更多的蓝筹股将于2008年完成在A股上市,下一步,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渐突破和完善,将迎来香港红筹股的回归,而其后,还会有国外优质大企业在A股上市。每上市一个大的优质企业,不仅会吸纳市场流动性,还会降低整个市场平均的市盈率水平,最终使得市场泡沫得到一定的消化。
即使扩容节奏过快,我们也不用过分地担心市场的承接能力,因为目前开放式基金的发行正受到一定限制,如果在市场低迷时放开基金发行,新增资金不仅拯救了市场,更重要的是自身也获得了收益。
(交银施罗德拟任基金经理
屈乐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