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基金经理们调整持仓结构,为明年的开局做好准备。从市场结构的走势大家也可能看得出来,资金正从可能受宏观调控影响的行业中,主要是大市值的金融和地产行业中转移出来,流向市值相对较小的、受宏观调控影响不大的行业,主要是消费品、零售、医药、科技以及其它一些中小市值的公司和行业。当然,有迹象表明,这些大市值的行业和股票早已在十月底见顶,而对应的中小市值公司也相应地在十月底、十一月初走出了振荡向上的行情。市场从十月份疯狂的“二八”现象向现在的“八二”现象演变,其实已进行了大约二个月左右的时间。关键是,这种中小市值和大市值股票的切换演变至今,趋势是否还会延续?
对于基金经理来讲,这个答案非常重要。因为一年的开局是否顺利,会影响到他投资的心态以至于全年的业绩。还是让我们以历史的数据特征为参考来对此答案作以判断。
1)在过去的一年里,大市值股与中小市值股票之间的风格切换非常明显,显然远远超过了2005年和2006年的上半年;
2)风格切换至少持续一个季度以上。如2006年的第四季度,大市值股票指数超越中小市值指数累计37%左右,而今年一季度中小市值指数持续超越大市值股票指数,累计超额收益为15%左右。2007年5月至10月的半年时间里,由于“5.30”事件的影响,基金主导的大市值蓝筹股票行情波澜壮阔,导致了在接近半年左右的时间里,相对于中小市值股票有大约35%的超额收益。但是从十一月份开始,中小盘指数开始跑赢大盘指数,超额收益业已接近15%。
从直观来看,如果历史能简单重复,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从时间上看,中小市值指数跑赢大市值指数的趋势还将持续,但是幅度已不会像过去两个月那么大了。也就是说,考虑到中小股票投资的冲击成本,对于大规模的基金来讲,在目前再作风格的切换似乎已经效用不大了。这也是许多大规模基金的基金经理们非常犹豫不决的原因所在。是否真是这样呢?我们还是从宏观面、微观估值和流动性三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宏观来看,明年在政策面还有可能是先紧后松的态势。至少在一季度,从紧的宏观政策显然会对大市值行业,比如金融和地产等带来负面影响。相反,许多中小市值的行业和公司受从紧的宏观政策影响相对小一点,有些行业还会受益于宏观调控政策,如消费品、零售、医药、科技等行业。总体来讲,从宏观面来看,中小市值股票所处的环境会相对好一点。
其次,从流动性来看,明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势必会影响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通过对过去一段时候的资金供给面情况和大小盘风格切换的分析,我们看到非常有趣的现象:在预期未来资金相对充裕的时候,大市值股表现超越中小市值股票。反之,则中小市值股票表现相对优异。显然,如果认为明年从紧的货币政策会使股票市场的资金宽裕度不如今年的话,中小市值股票将胜出。
最后,从估值来看,中小市值股相对于大市值股之间的市盈率溢价在今年的十一和十二月份已降到历史的低位,分别为33%和47%,而过去两年历史平均的中小市值股指数的市盈率相对于大市值股指数的溢价率为190%!
我们知道,在A股市场,较高比例的大市值股票的盈利通常受宏观经济或资本市场收益的影响非常大,而更高比例的中小市值股票反而隶属于受宏观影响小的行业。如果结合中小市值股相对更高的成长性和与宏观调控相对更弱的相关性,以及大市值股指数受宏观或资本市场影响相对更大,而且存在更多的业绩成长性下调的可能,大市值股的估值优势已不如前几年明显了。
所以,从明年开局的宏观面、微观面和流动性来分析,很有可能是目前的中小市值股票表现优于大市值股票的趋势还会继续。我们需要持续跟踪以上因素,尤其是宏观面的因素,来判断大市值股票的投资机会是否重新来临。但是,如果上述因素在明年较长时间存在,中小市值的溢价是否会从现在的低点,往过去两年平均的190%溢价率靠呢?风格何时转换,如何转换?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笔账。让我们大胆猜想、小心投资,迎接2008。
祝大家新年快乐!感谢交银成长基金的投资者对我的支持!
(交银成长基金经理 周炜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