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恩智浦与电视芯片企业泰鼎微电子(Trident)宣布,合并双方数字电视和机顶盒事业部。泰鼎将购并恩智浦旗下机顶盒(STB)、电视芯片产品线及IP。而恩智浦通过该项业务和3000万美元,获得该公司60%的股份。在半导体产业增速不断放缓的近三四年中,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际著名半导体公司展开了一系列结构调整的动作,以期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要数恩智浦和意法半导体等公司。
低增速下企业重组频繁
恩智浦自去年开始展开了一系列较大规模的结构调整。而且,其调整步伐在今年初刚上任并被称业界称为“M&A(购并)”运作高手的首席执行官Rick
Clemmer的带领下正在提速。例如,在宣布与泰鼎战略结盟的同时,恩智浦还宣布同意把部分先进CMOS技术IP、相关部门160名员工以及特定资产,以换股方式出售给Virage
Logic公司。在此之前,恩智浦与意法半导体(ST)在2008年宣布整合手机芯片业务,成立合资公司。后来,该合资公司又与爱立信移动平台(EMP)整合,成立了今天的ST-Ericsson。而在此过程中,通过变更,恩智浦彻底脱离了手机芯片业务领域并获得大量现金。恩智浦CEO
Rick
Clemmer在最近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一系列结构调整可以使恩智浦更加专注于发展高性能混合信号业务。
除了恩智浦,意法半导体也在2005年上任CEO Carlo
Bozotti的带领下,开展了大规模的重组和整合。该公司先是与英特尔剥离了各自的闪存业务,与私募公司一起合资创立新的闪存半导体公司Numonyx,专注于闪存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它还收购电视后处理芯片公司Genesis,增强其数字电视业务实力。之后,意法半导体剥离其无线业务,先后与恩智浦及爱立信移动平台成立合资公司。意法半导体CEO
Carlo Bozotti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在一系列重组和整合之后,意法半导体把业务专注于多媒体融合和功率应用领域。
此外,飞思卡尔、德州仪器等企业也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业务调整和重组。2008年上任的飞思卡尔首席执行官Rich
Beyer明确表示要出售其无线芯片业务,把业务集中在汽车电子、工业和通信网络等优势项目上。今年,它与摩托罗拉一起,将有关3G基带芯片等技术以及摩托罗拉的协议栈技术转让给京芯半导体,这可能是它无线业务调整的一个前奏。德州仪器也计划出售其经营低成本手机平台的商用手机基带部门。同时,他们收购了一些小型模拟公司和基于ARM核心的MCU企业Luminary,意欲加强公司的模拟和控制器业务。
实现业务专注和现金流充沛
上述著名公司的业务调整都体现出几个类似的规律:
首先,业务调整和重组使其业务更专注。如今半导体企业重组都是将自己在市场上已不占绝对优势的业务调整出企业主营实体,并使投资更专注于自己的优势业务或高增长业务。例如,通过业务调整,恩智浦更专注于射频、照明、功率、汽车电子以及微控制器等既有增长潜力又有一定技术专长的高性能混合信号业务上。而意法半导体的一系列调整和重组使其更专注于包括工业电源、电源转换和汽车电源在内的电源应用领域以及消费电子融合业务领域。这些业务基本上都是意法半导体排名全球第一或第二的业务。
其次,调整出企业主营实体的业务寻求整合,以获得一定的市场领导力。例如,在合并之前,无论是恩智浦还是泰鼎,都不是数字电视或机顶盒业务领域的前三名。而两家业务合并在一起之后,将跻身全球前三大数字电视芯片供货商。“恩智浦与泰鼎在技术上的结合使我们与全球主要的电视制造商都有了合作关系。”恩智浦首席执行官Rick
Clemmer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而意法半导体、爱立信移动平台以及恩智浦手机芯片业务的整合,使该公司也跻身手机无线业务前三甲。“有了这些合作之后,我们就可以为世界上前5大手机供应商提供产品服务。”
意法半导体CEO Carlo Bozotti对《中国电子报》记者如是说。
再次,这些调整和重组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优化企业目前的现金流。在半导体产业增速放缓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优化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得更好的关键。英特尔和意法半导体剥离并合并闪存业务,不仅为闪存产品提供了更适合其运营的管理架构,也减少了业务亏损对两家公司的影响。
此外,在目前重组越来越困难的经济环境下,为了更快地实现调整与重组,把一些业务“送”出去发展,重组的模式也变得多样化。而且一些业务重组现在可以被称为战略结盟。例如,对于恩智浦与泰鼎的战略合作,恩智浦CEO
Rick
Clemmer先生向记者解释说:“我们并不是真把这项业务完全剥离出去,而是创建一个独立的法律基础架构,为了是让它能够在数字家庭市场上获得成功。我们仍然拥有60%的合资股份公司,因此,我们与那家公司有经济利益关系。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确保为客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规模经济神话被打破
在著名半导体企业更专注于特定业务的调整中,企业的规模似乎都在“缩水”。例如,恩智浦在历史上曾是一家年营收达到60亿美元的公司。但随着业务的重组,从今年前三季度的财报我们可以推算,经过业务的重组,其规模将缩减至40亿美元左右。意法半导体对闪存业务的剥离直接使其营收减少15亿美元。这些都与过去半导体业倡导的依靠规模经济胜出的发展思路出现了偏差。
“过去,半导体企业要想做强,就要先把自己的规模做大。因此,大家拼命投资,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获胜。”Spasion公司企业营销总监John
Nation不久前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但现在,半导体业已经走过了这种依靠规模经济来发展的时期。由于要上规模就需要大量的投资,但这并不一定能使企业变强,还容易使企业因缺乏运转资金而破产。因此现在大家的思路发生了改变,要做规模上小一点、业务集中度更高但利润率更好的公司。只有这类企业才能适应今天的市场环境。”
Spasion公司在今年初宣布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在近一年来,该公司进行了战略调整,关闭了号称业内最领先进的研发实验室,重新考虑其12晶圆厂业务并将原来的闪存产品专注于无线和移动业务。经过这一系列调整,2009年一季度该公司营运成本控制在9900万美元,同比降低50%;二季度营运成本比一季度再降低20%。公司的现金流也由负变正,公司预计将在年底前脱离破产保护法。
行业专家莫大康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由于半导体业已经走过了上世纪90年代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的高速发展阶段。例如,最近5年半导体业的同比增长率已经滑落到个位数甚至负增长。因此,那种依靠规模效应的做法已经不能让企业盈利。而做更专注、盈利更高的公司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恩智浦就是一个明证。在其最新出炉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其纯利润率已经接近40%。因此,半导体业界规模经济的神话已被打破。“做更专注、更赚钱的公司”才是目前产业发展阶段的新规则,也是一个务实的做法。
在被问及恩智浦未来会变得多小时,CEO Rick
Clemmer先生说:“我同意规模很重要这样的观点。但对我而言,我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我们所选择参与的半导体市场上获得领导地位。因为,我们的利润来自我们的领导力,这也允许我们比竞争对手投入更多,并持续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