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惠特曼复兴惠普移动互联网it |
今天,惠普新任CEO惠特曼在其上任仅5周后便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经过战略评估后,决定保留惠普的PC部门,比之前预计的做出战略评估的决定时间要提前,同时也让之前业内一直争论和担心的惠普PC部门的去留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保留PC业务的正确决定,无疑新任惠普CEO的惠特曼为惠普之前的不当战略决策扳回一分
其实自惠特曼代替李艾科任惠普CEO后,业内对于其能否带领惠普走向复兴一直存有疑惑(包括笔者),而如何决定和处理她的前任李艾科在被开除前所做的三个重要的所谓事关惠普前途的决定,即剥离甚至出售惠普的PC部门;放弃WebOS及并购Autonomy,无疑就成为了衡量惠特曼战略眼光和执行力的关键。
在笔者看来,结合惠普在软硬件方面的优势及其在行业的地位和客观的市场事实,最理想的决定是继续保留PC业务;不要并购Autonomy;再慎重考虑WebOS。而惠特曼继任后,不知是何原因,很快就批准了并购Autonomy,目前该交易已在进行中,至于说到并购Autonomy的战略意义,笔者之前曾经做过分析,在此不再赘述,100多亿美元的溢价并购,对于惠普来说是不大不小,这也让其战略意义变得可有可无,因为无论是从营收、利润还是弥补与IBM、甲骨文等竞争的软肋上,并购Autonomy都是一个鸡肋的选择。莫非是惠特曼在给她的前任留些面子?
不过惠特曼在接下来处理惠普PC业务去留的选择上显示出了她的果断和明智。就像她在电话会议上发表声明所称,惠普的PC业务部门是“惠普的核心资产。”此言可谓是一语中的。
Rank |
Vendor |
3Q11 |
Market |
3Q10 |
Market |
3Q11/3Q10 |
|
|
|
|
|
|
|
1 |
HP |
16,652 |
18.1% |
15,811 |
17.8% |
5.3% |
2 |
Lenovo |
12,579 |
13.7% |
9,242 |
10.4% |
36.1% |
3 |
Dell |
11,007 |
12.0% |
11,183 |
12.6% |
-1.6% |
4 |
Acer Group |
9,207 |
10.0% |
11,592 |
13.1% |
-20.6% |
5 |
ASUS |
6,002 |
6.5% |
4,610 |
5.2% |
30.2% |
|
|
|
|
|
|
|
|
Others |
36,432 |
39.7% |
36,241 |
40.9% |
0.5% |
|
|
|
|
|
|
|
|
All Vendors |
91,879 |
100.0% |
88,679 |
100.0% |
3.6% |
刚刚过去的季度中,惠普PC在保持老大地位的同时,也出现了高于业界平均水平的增长
首先从营收上看,一年400多亿美元的收入目前仍占据惠普1/3强的收入,这给惠普带来大量的现金流,同时惠普的PC业务可以给惠普带来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PC产业在今天和未来仍然是不可替代且会保持增长(只是增长趋缓),而惠普仍是这个产业的老大。虽然利润较惠普的其他业务偏低,但在整个PC产业中,惠普PC的利润率还是最高的。
此外就是在众多的PC厂商在进军移动互联网(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不利的情况下,保持既有优势业务的增长就显得异常重要。中国有句俗话:丢了西瓜捡芝麻。如果此时放弃自己的优势业务,无异于丢了西瓜,但芝麻也未必还捡得到。而惠普此次保留PC业务,至少为其今后重新进入移动互联网保持了一个既有的强大的后盾。
还有就是从PC产业的竞争特点看,成本之争将是未来决胜的根本。由于惠普除了PC之外,还具有服务器、存储等硬件业务,而保留PC业务,不但可以保持既有的采购成本的优势,还能够在面向市场和用户的销售中起到协同的作用,即服务器、存储和PC的销售能够互相促进。
接下来惠特曼面临的就是最后的一个选择,即WebOS的去留问题。其实在这里,笔者认为,在放弃了WebOS的硬件开发后,是否保留WebOS似乎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如果继续保留WebOS软件的话,采取何种发展的商业模式,惠特曼到是应该颇费一番脑筋。这也是笔者认为,在WebOS上惠特曼也要慎重考虑的原因。所幸的是,WebOS在目前惠普的业务中并不像PC那样具有战略意义。
综上所述,如果说同意并购Autonomy还是惠特曼一个介于对和错之间的选择的话,那么此次保留PC业务,毫无疑问为惠普之前的错误战略决策扳回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