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性能计算普及:面临成本与管理之痛?

(2010-12-10 15:50:46)
标签:

中国

top500

微软高性能计算

使用成本

it

随着年底全球高性能计算TOP500榜单发布,中国“天河一号”荣登榜首,以及2010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 2010)”的召开,有关高性能计算如何更快、更好地走向普及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虽然说全球高性能计算TOP500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今高性能计算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水平,但毕竟在高性能计算的实际应用中,那只是冰山一角,高性能计算惟有走向普及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其实高性能计算发展至今,之前许多阻碍高性能计算发展和应用的技术上的瓶颈已经被逐渐打破,系统本身的成本也得以大幅降低,这个时候,成本(高性能计算使用中)和管理成为了高性能计算普及的最大障碍。而说到成本和管理,也就自然让人们想到了高性能计算领域中的微软和Linux之争。

 

提到Linux,业内首先想到的就是免费,而从今年全球高性能计算TOP500中,采用Linux的系统占有90%以上的绝对优势,似乎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Linux免费策略的成功。但就像笔者上面所说的,TOP500只是全球高性能计算应用中的极小部分,仅仅满足了高性能计算市场中金字塔顶端极少数用户的需求。所以由此判定Linux免费策略的适用性,尤其是是否真的可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和管理,颇值得商榷。

 

微软高性能计算市场部门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其中的问题是:“您的部门在高性能计算应用当中所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有42%的人回答是很难聘到合格的系统管理人员。这其实就是管理的问题。

 

《微软高性能计算》一书的作者,现任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服务器与开发工具事业部(中国)HPC架构师的徐明强博士向笔者介绍,现在大部分高性能计算是基于Linux 系统,而管理Linux 系统和会懂Linux 系统开发的人员都是比较缺乏的;另外就是管理Linux 集群不光是需要能够做一般的系统节点级别的管理,还需要有很强的网管能力。这无形中又让门槛抬高了不少。所以,即使聘请到了合适的Linux 系统管理人员,他们的工作敁率也不高。

 

对此,美国宝洁公司IT 总管称,高性能计算对宝洁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可是他们的管理员并没有把时间花在刀刃上。他们的系统管理员花许多时间在做系统集成商的工作。原因是他们整个公司有许多产品,工程师在设计产品时使用许多的应用。不同的应用支持不同Linux 内核版本。有的用Redhat,有的用SuSEInfiniband 网络设备驱动也因为操作系统内核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宝洁每次升级系统和应用要做的测试量是非常庞大的。而微软新近发布的Windows HPC Server 2008 R2则很好地解决了它们管理中的难题,在简化管理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说到成本,公共软件厂商和开源基准测试结果表明Windows HPC Server的性能与Linux的性能不相上下。在这一基础上,过去5年,Windows HPC Server的成本比Linux HPC系统便宜32%51%。具体到案例,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采用Windows HPC Server后,相比之前的基于 LinuxHPC 系统,其总系统使用成本降低了30%40%,同时,为其工程师提供了一个更加熟悉的工作环境,生产效率至少提高20%。迄今为止,该公司的大约200 名工程师在五个部门使用该基于 Windows HPC Server 的集群,这一数字仍在继续增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性能计算要想最终走向普及,仅仅靠TOP500的排名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客观反映出高性能计算的实际水平,这也是为何近期业内开始质疑TOP500的评判标准是否具有实用性的重要原因。但从用户实际使用高性能计算的反馈看,过高的使用成本和复杂的管理已经成为阻碍高性能计算普及之痛确是事实,这同时也影响着新用户对于高性能计算的采用。如何化解?这还需要业内相关厂商的共同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