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能手机:诺基亚会成为Wintel的载体吗?

(2009-08-18 11:14:38)
标签:

智能手机

symbian

诺基亚

英特尔

it

智能手机:诺基亚会成为Wintel的载体吗?

 

继前不久诺基亚宣布与英特尔合作之后,近日,诺基亚又与微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目前的相关评论看,普遍认为诺基亚与微软的合作是为了挑战RIM。但从现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看,诺基亚仍然占据着智能手机市场45%左右的市场份额,这一份额远远超过排名第二的RIM和排名第三的苹果。因为据Gartner的统计,后者的份额分别为18.7%13.3%。所以说RIM也好,苹果也罢,远未达到可以挑战诺基亚的地步。况且RIM和黑莓目前优势的市场还是在北美。那为何诺基亚近期要选择与英特尔和微软合作呢?换个角度也可以说,为何英特尔和微软都不约而同地将手机(包括智能手机)市场的老大诺基亚作为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呢?

 

从手机终端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已是必然。但在智能手机发展的初期,更多地应用还是集中在企业级,但随着诸多手机厂商的加盟,智能手机也会像当年的PC一样,兼顾企业级和消费类用户的需求,成为企业和普通消费用户的选择。这时候智能手机市场就会像PC一样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智能手机自然就会成为继移动互联网设备(例如笔记本、MID)之后最重要的市场。但从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情况看,在PC领域的Wintel似乎做得都不是很成功。例如针对智能手机,微软有自己的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及其应用,但面临着诺基亚的SymbianGoogleAdroidRIM和苹果的竞争,其市场份额始终处在不温不火的尴尬状态。同样,英特尔在此领域也面临着ARM的有力竞争。但面对这一代表移动互联网终端最大的市场,Wintel自然不会视而不见。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尽快及以何种方式切入这一市场。从全球手机和智能手机看,无论是品牌、技术还是份额,诺基亚至少目前都堪称老大,自然诺基亚成为了Wintel选择的最快,最有效率的合作目标。

 

再看诺基亚,与所谓的对手,例如RIM和苹果相比,在硬件层面(例如芯片)并未有差异,但在软件上,虽说有自己的Symbian操作系统,但RIM和苹果也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但在应用上,它们似乎更胜诺基亚一筹。此外,诺基亚在软件应用上还面临着GoogleAdroid的威胁。所以如何寻找在智能手机领域差异化的竞争,成为未来诺基亚能否在智能手机市场延续其在非智能手机市场优势的关键。而在PC领域的最佳组合Wintel自然进入了诺基亚合作的视线之内。

 

从之前诺基亚与英特尔的合作看,英特尔首先要达成的目的是与诺基亚推出一款新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很可能就是类MID的东西,但笔者认为,英特尔最终的目标是诺基亚能够在未来自己的智能手机上采用英特尔架构的处理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操作系统和应用。因为毕竟诺基亚的Symbian系统与ARM架构的芯片搭档良久,其上的很多应用也非常成熟和高效。所以选择与英特尔合作,诺基亚未来将会面临操作系统和应用的重新选择。但究竟是采用新的操作系统,还是继续沿用已有的Symbian,这主要取决于未来英特尔架构在诺基亚Symbian系统及应用上的效率表现,但从目前看,这还是个未知数。不过近日微软与诺基亚的合作,似乎让这个未知数有了一些明朗化的趋势。

 

从微软与诺基亚的合作看,主要是微软的相关应用移植到诺基亚的Symbian平台上。例如OfficeShare Point等。但与诺基亚和英特尔合作面临同样的问题是,微软的应用在诺基亚平台上的运行效率如何也是个未知数。此外,与英特尔不同的是,微软在智能手机市场还有自己的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接下来诺基亚和微软都会面临系统的选择问题。不过从合作双方的表态看,微软和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依然会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至少从目前看,这对于双方都是有力的。就像笔者上面分析的,微软自己的Windows Mobile系统处于尴尬之中,这无疑连带影响着微软应用软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推广,例如Office等。那么先借诺基亚的平台来推广和扩大自己应用软件的推广何乐而不为。但从未来看,微软的应用在诺基亚的Symbian和自己的Windows Mobile平台上的运行效率肯定会存在差异,尤其当有一天诺基亚真的采用英特尔平台的话,届时诺基亚和微软都会面临在智能手机市场平台的选择或者说是取舍的问题。究竟是诺基亚放弃自己的平台,还是微软依靠诺基亚的系统?笔者认为,按照微软的行事风格及与英特尔在PC领域的默契,保留自己的Windows Mobile平台的可能性很大。当然这之中主要的决定因素还在于诺基亚与英特尔的合作程度和速度。更关键的是,由于PC作为互联网时代不可或缺的终端之一,从统一通信的角度看,Wintel的优势还是无人能比的。其实这从Google除了发布自己的手机Adroid系统外,明年也要发布自己PC操作系统Chrome中也可以嗅出味道。惟有打通(互联互通)PC和智能手机这两个主要的互联网移动终端,谁就能占据主动。

 

诺基亚与微软和英特尔的合作表明,PC领域的Wintel和智能手机市场的老大正在有意或无意间走到一起,笔者认为,Wintel欲将在PC领域的商业模式复制到智能手机市场的意图已经显露,而最理想的载体就是诺基亚的品牌,这和PC市场是何其相似。先拿下出货量最大的老大,这种示范效应会引来其他厂商的效仿和追随。也许到这里,有人会说,英特尔前段时间通过并购WindRiver有了自己的Linux系统,已经没有必要与微软在智能手机市场结盟了,不错,但微软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否则不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和诺基亚合作。还有一点就像笔者之前撰文分析的,就目前来看,英特尔并购WinndRiver最现实的目的是在应用端控制和打击ARM,因为毕竟在智能手机市场,英特尔在硬件平台上还不是ARM的对手,所以先从应用上遏制住ARM,不失为一种策略,但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智能手机厂商采用自己的芯片,届时还是笔者所言的系统效率的问题,因为一旦智能手机采用英特尔架构,微软的系统和应用的最大卖点就出来了。那时,Wintel在智能手机市场续写PC领域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其实从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看,各家仍旧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例如操作系统各异,应用互不兼容,这不利于未来移动互联网设备互联互通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