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报:联想收缩战线 增速待提

(2008-08-08 09:42:24)
标签:

经济

财报

pc

营收

thinkpad

中国

it

财报:联想收缩战线 增速待提

 

昨晚,联想低调发布了其截至2008630日止第一季度业绩。之所以笔者认为其低调,主要是因为联想此次财报的发布并未像之前那样向媒体进行财报发布的直播。可以理解联想对于最新的2008200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的谨慎。那么通过联想20082009财年的首季财报,反映出联想PC什么样的状况?联想PC面临怎样的挑战?

 

首先看下业内最为关注的联想在中国PC市场的表现。联想最新的财报显示,在大中华区,联想的个人电脑销量增长17%,带动第一季度综合销售额上升22%17亿美元。尽管受到四川地震和洪水等灾害的影响,联想凭借各产品系列的强劲销售,继续在大中华市场稳占领导地位,占据27.9%市场份额。季内,大中华区业务占集团总销售额41%。由此可以看出,中国PC市场仍旧是联想国际化的大本营(即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与上个季度相比,联想在中国PC市场的营收从12.9亿美元上升到了17亿美元,这也很自然地使得联想大中华区业务占集团总销售额的比例从34%上升到了41%。但从增长速度看,联想在大中华区则从上个季度的25%下降到了17%,增速减缓达到了8%,笔者认为,增速的减缓,直接导致了联想在第二季度全球PC市场增长速度低于全球PC增长率,同时也使得联想在中国PC市场的份额从第一季度的28.8%,继续下滑至27.9%。营收和所占营收比例增加,但增速和市场份额反而降低,这说明联想在中国市场面临竞争对手很大的压力(因为惠普、戴尔、Acer在中国PC市场的增长均高于联想)的同时,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也在下降。而面对此压力,联想只能以更低的价格来力挺其中国市场的优势,其实这从近期联想一系列对于其主打产品ThinkPad变相大幅降价的举措出可见一斑(即期望以ThinkPad换取市场份额)。业内知道,在中国PC市场,联想的ThinkPad1/3的销售获得近1/2的利润,这样做的结果无非是联想利润的下滑。

 

这里,笔者把联想与去年同期其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做下比较,联想在20072008财年的第一季度,自于大中华区的营收为15亿美元,同比增长14%,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9%。从与去年同期的比较中,笔者认为,在联想对外宣称其国际化进程加快,海外营收逐步占主导一年之后,其在中国PC市场营收的比例不降反增,也从另一侧面说明,联想在迫于海外市场进展不畅的情况下,收缩战线至中国市场,但这次是被动地以牺牲利润来换取的,即使这样,也未能阻止联想在中国PC市场份额的下降。由此笔者认为,尽管从最新财报表面上看,联想在中国PC市场很是稳固,且有营收的增长,但其背后的隐忧当令联想警惕。

 

其次从海外市场看,联想的表现也并不令人乐观(主要是从增长速度上看)。例如在美洲PC市场,虽然连续六季度实现盈利,但本财季较上财季下滑势头严重,环比下降76.88%。其主要原因是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尽管此前,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一再对外宣称,因为联想在美洲市场的份额不高,所以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最小,但从事实看,联想受到的影响恐怕是最大的。同样是与去年同期相比,联想在美洲PC市场的营收同样是11亿美元,但其占集团总营收的比例从29%下降到了26%。这说明,在一年之后,联想在美洲PC市场的进展依然缓慢。在联想在欧洲、中东及非洲区的PC市场,虽然销量于第一季度上升26%,但与上季30%的增长相比,还是出现了4%增长率的下滑。正是由于增势的减弱,使得本财季联想欧洲区业务运营利润仅仅是小幅上升,只有2000万美元。而在亚太PC市场,连联想同样遇到了增速减缓的问题。即从上个季度的18%下降到了本财季的11%,下降幅度为7%,这也直接导致联想在本地区的营收从上季的5.43亿美元下降到了4.97亿美元,所占集团营收比例也从15%降到了12%。基本是一年前的水平(20072008财季第一季度营收为4.96亿美元,占集团营收比例为13%)。

 

通过上述对于联想新财报简单的分析,笔者认为,由于联想增速的减缓,甚至低于业界平均的增长,使得联想整体的PC业务并不理想。例如最新的财报显示,联想第一季度净利润1.1亿美元 同比增长65%,但与上季相比,其增长已经下降了45%(上季增长为113%),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下降53%(去年同期为118%)。这同时反映出联想在海外PC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同时在国内PC市场对手的竞争压力下,为了保持发本营的稳固,又以牺牲利润作为代价,这对于恢复盈利性增长的联想并不是好事情。所以未来的联想如何提高增速和市场份额将是至关重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