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惠普能否挑战IBM
始终期望以并购在IT服务挑战IBM的惠普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日前,惠普正式对外宣布,公司将以每股25美元的价格收购电子资讯系统公司(EDS,Electronic
Data Systems
Corp.),包括EDS的负债在内,协议总金额高达139亿美元,惠普预计该收购协议将在下半年完成。那么在PC领域取得成功的惠普能否通过并购EDS完成当年期望通过收购普华永道进入IT服务市场的夙愿?此番的大手笔的收购对于业内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惠普挑战IBM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尽管有分析师和业内人士对于惠普以如此的重金收购EDS持怀疑的态度。但从目前IT服务市场的格局看,此次并购将会直接提升惠普在IT服务市场的份额会有直接的帮助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市场分析公司Gartner
的统计,在过去的2007年,计算机服务业的收入为7480亿美元,增长了10.5%。IBM依旧以市占率7.2%独占龙头,EDS居第2位,市占率3%;惠普为第5位,2.2%市占率。从这里可以看出通过并购EDS,惠普在IT服务市场将直接跃居到第二位,仅次于IBM,尽管和第一名的IBM仍存有一定的差距,但从目前IBM所占的7.2%的市场份额看(这一市场非常分散),IBM也并非在这一市场具有绝对的优势。鉴于目前全球IT服务市场竞争的激烈(例如受到印度等低成本公司的冲击)和客户选择合作伙伴的日益分散(将不同的项目外包给不同的公司),那么惠普收购EDS之后与IBM之间2%的差距由于上述的不确定因素发生异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实就IT服务合同项目基本上是数十亿美元级别来计算的话,有可能一个客户选择的变化,就有可能影响到市场的排位。
其次,从目前IBM的服务发展来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IBM就借助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向IT服务转型,并通过一系列并购,在1995年超过了当时IT服务的全球老大EDS,成为全球最大的IT服务商。自那时起,IBM的战略就一直是先解决客户的IT问题,在取得信任后,再向它们销售实施IBM解决方案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其实时至今日,IBM的硬件仍旧在IBM的业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难怪业内流传着IBM的服务是IBM硬件销售的“武器”的说法。但从今年IBM硬件部门进行了16年的第一次大规模重组,与此同时,IBM不惜重金来鼓励用户从对手的平台迁移到自己的IBM
Power
Systems平台上来看,至少证明IBM在硬件领域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惠普的巨大压力。
具体在服务器市场,在过去的2007年,虽然IBM在销售收入上还占据着首席的位置,但在市场份额上已经被惠普超越,而且惠普2007年在服务器销售收入方面接近了IBM,提高了在服务器销售量方面的领先优势。据Gartner统计,IBM在2007年的服务器销售收入为17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从2006年的32%下降到了31.1%。同时,惠普的服务器销售收入增长了9%,市场份额提高到了28.3%。按销售量统计,最接近惠普的竞争对手戴尔、IBM和Sun的市场份额都下降了。尤其是在增长最快的刀片服务器市场,更是让惠普后来居上占到了第一的位置。据Gartner统计,2007年刀片式服务器销售收入增长了44.5%,出货量增长了19.9%。惠普2007年在刀片式服务器市场排名第一位,出货量占刀片式服务器市场份额的41.7%。IBM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30.9%。
此外,从IBM自身的收入上看,IBM的硬件在其业务的营收中,继去年第四季度下跌4%之后,今年的第一季度仍然没有止住下跌的势头,达到了7%。从未来看,IBM、惠普、戴尔都将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改造作为自己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对此,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日前称,IBM打算充分利用大公司数据中心升级换代的机遇,出于减少占地空间和节省能源的需要,许多大公司都打算升级数据中心,许多公司宁肯花费三倍以上的时间来管理数据中心,而不愿购买产品对其进行升级。数据中心的现代化改造将为IBM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因为无论从软件、服务器与服务方面来看,IBM还是唯一一家能够解决“终端到终端”问题的厂商。从这里可以看出IBM对于数据中心于IBM机会的认可和重视,但服务器等硬件设备是数据中心的基础。而惠普并购的EDS数据中心业务是EDS的基础业务,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EDS在整合服务器、软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数据中心关键部分方面丰富的经验,此外,目前EDS在全世界范围内管理着6.5万多台服务器,支持300多万个最终用户,并购之后,惠普还可以利用EDS的客户基础,吸引利润丰厚的高端客户(日前IBM也声称将目标锁定在高端用户上)。这些将给惠普在数据中心领域与IBM的竞争力带来极大的提升。可以说,并购EDS,对于在服务器等硬件领域正在超越IBM的惠普来说弥补了其与IBM竞争中“软”实力的不足。更关键的是,惠普并购EDS对于未来提升自己在“云计算”领域(需要的是服务器、软件、存储等综合的解决方案)与IBM的竞争实力大有裨益。由此可见,惠普并购EDS之后,有可能从目前自己占优和处于变动及下滑中的IBM的硬件切入,先动摇其根基,进而向IBM的IT服务市场发起进攻。
第三从EDS的合作伙伴看,通过并购,惠普还会间接促进PC、服务器等硬件市场的增长。例如EDS自从1990年以来就与戴尔进行合作。在2004年,EDS与英国Barclays银行签署了一项为期七年的协议。根据这项协议,EDS将供应41700戴尔台式电脑。此外,根据EDS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2000年签署的一项为期15年的服务合同,戴尔还将提供6万台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此外,EDS还从Sun公司采购硬件产品。被惠普收购后,惠普自然希望之前EDS的客户在未来会选用自己的硬件产品,这也意味着EDS同戴尔的联盟将会就此结束,因为惠普自己拥有一个巨大的服务器和台式机经销渠道。由此笔者认为,惠普并购EDS可谓一箭双雕,即对IBM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又会削弱戴尔在PC和服务器市场的竞争力,使得惠普继续保持其在PC和服务器市场的优势。要知道,惠普的PC业务目前仍是惠普的重头,也是IBM的空白(IBM的PCD已经卖给了联想)。从目前和未来PC市场的发展态势看,PC市场还会稳步增长,尤其是新兴的超低价PC更为PC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这也让惠普在与IBM的IT服务市场竞争中多了一个额外的筹码和信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尽管惠普139亿美元并购EDS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其对于惠普的战略意义显然要远高于风险。想当年惠普并购康柏也曾经历了几乎是要拆分PC业务的危险境地,但惠普仍旧通过自己的整合、管理、耐心和坚持挺了过来,并坐上了全球PC老大的位置。相反IBM最终还是不堪重负地将PC业务卖给了联想。仅从这点上看,惠普应该具有挑战IBM的实力。其实从收入上看,惠普已经超越了IBM,而最新的其2008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惠普由于个人系统集团表现突出,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6%,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惠普服务部门和软件部门第二季度营收为同比增长12%和28%。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惠普收购EDS应该引起IBM的高度警惕,因为仅仅剩下一条腿走路的IBM不像目前的惠普进可攻IT企业级(包括IT服务)市场,守仍有前景可佳的PC市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