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价PC:价格上扬 命悬处理器

(2008-03-30 22:47:06)
标签:

低价pc

华硕

易pc

价格

处理器

it

低价PC:价格上扬 命悬处理器

 

    最近超低价的超便携PC受到了PC厂商们的热捧,自去年华硕首推的Eee PC(易PC)初试成功后,主流的PC厂商惠普、戴尔、Acer等都纷纷表示要向市场推出自己的超低价PC。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随着华硕新一代预装有Windows XP易PC的推出,其价格正呈现上扬的趋势,据称华硕新一代易PC的价格在3499元,而华硕最早推出的易PC的价格仅为2999元。价格上涨了500元,按照真正到达用户手中的价格,恐怕要高于3499元。尽管新一代易PC做了操作系统、送4GB存储卡及鼠标等升级和变向的优惠,但让用户的感觉并非是物有所值。更令人担心的是,由于预装了Windows,仅仅操作系统就基本上占据了原有的4GB固态硬盘,这样来看,华硕附送的4GB存储卡其实也就不是什么优惠了,应该是必备才是,否则用户拿着仅仅安装了操作系统的易PC去干什么呢!

 

    追溯低价PC(笔记本)的起源,就是大家都知道的OLPC(每个孩子一台笔记本),但OLPC直到今天依旧没能成就当初自己定位的市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初对外宣称的100美元的定价,到最后却上升到了200美元,价格高出了1倍。而华硕易PC初试的成功,与其低价策略密切相关。其实低价PC初始就面临着性能与价格的矛盾,所以推低价PC的厂商将卖点定在了价格和所谓的特殊需求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预装有Linux操作系统的低价PC操作的不易性及少的应用程序的支持,大大限制了低价PC的市场拓展,例如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近日就宣布,由于试售的199美元低价Linux电脑未能获得顾客的青睐,一直处于销售惨淡的局面,因此停止此类电脑的试销计划。种种现实使得推低价PC的厂商们不得不开始转向Windows平台,据称华硕的未来易PC出货中将会有60%左右要预装Windows系统,OLPC也有意要与微软合作采用Windows平台,而惠普最近推出的一款低价便携PC更是采用了Windows Vista系统。由此来看,未来的低价PC将更加趋向于Windows平台。

 

    但接下来低价PC厂商面临的问题是除了成本增加外,将是性能的不足。例如前面华硕的易PC就是很好的例子。此外,除了厂商外,从用户的角度看,如果厂商推出了预装有Windows的低价PC,势必会造成用户应用程序的增加,届时,低价PC性能不足的劣势将更加明显。从目前市场推出的低价PC的配置看,导致其性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要素主要是在于处理器和硬盘(低价PC一般使用的是低容量的固态硬盘,不能升级)。众所周知,在低价PC中,目前厂商用的处理器多是英特尔的赛扬M、威盛的C7-M和AMD的Geode 系列处理器,如果之前装有上述处理器的低价PC在Linux的环境下尚可比较快速运行的话,那么如果转向Windows XP或Windows Vista的话,将会显得力不从心,至少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下降。但采用主流的移动处理器不但会造成低价PC体积的增加(这无疑有悖于低价PC的超便携特点),同时功耗也会成为瓶颈。所以在未来低价PC的发展中,专门针对低价PC市场的性耗比高的处理器平台的推出和采用将显得十分重要。

 

    据称英特尔在即将举行的IDF上,正式对外发布其Atom(凌动)系列中针对超低价便携PC和MID(互联网接入设备)的Diamondville和Silverthorne处理器。而这之中,尤以Silverthorne引人注目。由于采用了业内最新的45纳米的制造工艺,该处理器平台的功耗保持在0.55-2.5瓦之间。而从Silverthorne的对手来看,虽然威盛C7—M也可以达到1W的功耗,但Silverthorne在演示中只有0.55W而且性能较好。而AMD的Geode 系列处理器最高型号耗电高达9瓦或者14瓦,一般为6瓦,功耗尚不足和Silverthorne抗衡,同时,其频率最高为1.4GHz,也逊于Silverthorne的 1.7GHz。最重要的是:Silverthorne还是一款非常注重生产成本的处理器,能适合应用到以超低价为卖点的类似华硕的易PC的超便携笔记本上,并有可能保持甚至产生更低的价格,届时,低价PC(笔记本)在处理器平台上的瓶颈将有望得到突破。

 

    此外就是低价PC的存储容量的瓶颈。出于成本和功耗的考虑,多数的低价PC在存储上都选择了固态硬盘。比如华硕的易PC就采用了4GB和8GB的固态硬盘。鉴于固态硬盘的成本要高于普通的硬盘,导致了装有固态硬盘的低价PC的存储容量与当前装有传统硬盘的主流笔记的容量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即使不考虑成本的话,固态硬盘的容量也要远远小于普通的硬盘。尽管厂商们定位自己的低价PC在单一的应用,但从华硕推出的采用Windows的平台看,其固态硬盘容量低的缺陷已经开始显现出来。所以笔者认为,未来的低价PC从用户对于容量的需求和成本的考虑,将会逐渐转向以传统的硬盘为主,或者至少为用户提供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两种选择。例如惠普宣布即将推出的低价笔记本HP 2133就采用了120GB的硬盘;万利达Malata低价笔记本配备60GB的硬盘;Acer即将发布的低价笔记本也将采用传统的硬盘。而精英电脑计划推出的系列Simply Smart ECS G10IL低价笔记本则为用户提供了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两种选择。从主流的PC厂商和新进入低价笔记本厂商要发布的低价笔记本多采用传统的硬盘来看,传统硬盘将会在未来的低价PC中占据主流,就像近期内针对华硕Eee PC使用者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容量传统硬盘仍较受消费者青睐。除非固态硬盘能够在短期内解决成本和容量的弊端。

 

    不过如果未来的低价PC更多采用传统大容量硬盘的话,势必又会对于超低价PC的体积和功耗提出挑战,但从目前传统硬盘技术的发展看,改进的余地不大,所以保持和继续减小低价PC的体积和降低功耗的重任又转嫁了处理器平台上。

 

    从近期厂商升级和即将推出的超低价PC的趋势看,超低价PC的性能正在逐渐提高(也许是用户需求所致,也许是厂商不自觉地行为),操作系统平台有向Windows平台迁移的迹象(这无疑对于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存储设备开始向大容量的硬盘转移,如此导致了超低价PC的价格一再上扬。如果照此发展下去的话,超低价、超便携PC这一新兴的市场的价格将不可避免地与主流的低价笔记本市场相交,如果这样的话,超低价PC在性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仅靠便携性这一特点将很难吸引到足够的用户。那么如何保持超低价PC的本质,即超低价、超便携和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应用体验,恐怕只有从最基本的处理器平台来挖潜了。即如何将处理器的面积做得更小、功耗更低、性能更强、价格更低将关系着未来超低价PC的发展前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