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订单出错:国人当Think
日前,联想集团美国网站出售的ThinkPad笔记本因为网站出现故障而报价出现差错,其定位高端的T61最低仅售224美元(约合人民币1630元),之后联想美国网站在出现故障4个小时后恢复正常,相应错误的报价也恢复了正常,但在故障将近4个小时的时间里,已经有部分的用户(因为中美时差的关系,多数下单的用户多为中国大陆的用户)下单。之后联想以邮件通知的方式,宣布在此时间段所下订单取消,对此中国的各大门户(包括IT门户)对此都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关注的重点除了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外,更多是期待联想如何处理这一突发事件。当然不出笔者所料的是,多数的业内人士认为,联想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应该按照错误的报价,向已经下单的用户无条件发货,并对联想取消订单的处理方式予以了抨击。笔者不想对联想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发表评论,毕竟那是人家联想的事情,但分析整个事件的经过,笔者认为最应该思考的倒是那些明知道是网站故障导致的错误报价而仍旧下单的用户。
首先从这个事件的报道看,在下单的用户中,中国大陆的用户占了绝大部分。想来这些下单的用户应该是Think的忠实FANS们,所以他们对于Think的关注应该甚于一般的消费者,对于Think性能、配置,价格应该有相当的了解,那么当看到高端的ThinkT61
仅为224美元(约合人民币1630元)的报价出现在联想网站的时候,首先第一反应肯定是报价出了错误。因为当时的网页并没有任何的促销或者什么活动之类的标示和提示,如果是一个真想下单购买Think的用户的话,那就应该去中国的网站去核实一下,这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惜的是,好像并没有用户这样做。在此笔者根据当时联想美国网站错误报价为224美元的T61(配置为酷睿2双核T8100(2.1GHZ)的CPU、
1G内存、250GB硬盘、 nVIDIA Quadro NVS
140M显卡、康宝光驱、4芯电池、14.1吋WXGA+高分辨率屏幕、VISTA家庭版操作系统)作了估算,即使是在中国大陆的水货的报价至少也在16000元人民币,15000元和1630元,将近10倍的差距(而且这1630元又是行货的价格),稍对Think有所了解的人都会认为这个报价肯定是错误的。
其次是在此次事件的相关报道中确有用户通过输入不同的配置,而出现了T61高达11万美元的报价,当时这位用户至少已经证明了联想美国的网站出现了问题而导致T61报价的错误,但令笔者不解的是,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的中国大陆用户下单。在此,笔者大胆预测的是,在下单的用户当中有接近100%的用户应该是已经在了解了T61错误的报价信息后下的订单,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些用户的动机。是真的爱Think吗?是真的爱联想吗?在已经是lenovo旗下的Think的情况下,依然在关注Think,这至少说明Think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仍旧是品质未减,那么如此的做法能称得上是Think的FANS吗?
在已经知情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与联想美国网站联系,或者与联想中国联系询问此事,尽快让联想发现网站的错误及时予以修正,将损失降低到最低,至少是自己不再下单。所谓不釜底抽薪,这恐怕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况且这些下单的人又是Think的FANS们,难道FANS们就这样对待自己心仪的产品吗?也许有人拿出当年IBM光驱事件来说明IBM维护品牌形象的大度之举,这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换个角度思考此事,IBM的品牌形象得以维护甚至是提升了,那咱们国人的形象在人家哪里是怎样的呢?
总有人抱怨人家瞧不起咱们中国人,为何?因为我们没有人家IBM、微软、英特尔和Google等这样的世界级的企业。而常识告诉我们,世界一切事物都不是完美的,企业更是如此,不知道这些美国的企业出现错误的时候,人家美国人首先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怎样的?而当我们中国的企业在步履蹒跚之中走向海外的时候,他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人家的歧视,但他们代表着中国。联想今日的国际化成果来之不易,目前正面临进军海外消费PC市场的关键时刻,这时候的联想需要的是什么?作为我们国人,当联想出现不可预知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帮忙,可以不闻不问,但绝对不能火上浇油,更不可釜底抽薪。尽管联想对于此次报价出错的处理方式有待商榷,但笔者认为,更应该Think的是我们国人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