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想PC需要自信更要务实

(2007-09-12 01:31:24)
标签:

it/科技

联想

pc

国际化

务实

联想PC需要自信更要务实

 

ACER宣布并购美国PC厂商Gateway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联想进入相对的静默期。近日,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再次游走于媒体之间,向外界透露出联想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对于并购失利的看法。

 

在杨元庆的观点里,给笔者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首先对于并购欧洲PC厂商Packard Bell计划的暂时搁浅(由于ACER抢先手并购了Gateway从而对Packard Bell具有优先购股权)的漠然和不屑一顾。这从其在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用所谓的小case来形容并购Packard Bell的结果可见一斑。这与之前联想高调并购Packard Bell时的高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媒体用极具煽动性的标题来宣传联想并购Packard Bell对于联想国际化最终成功的战略意义,那么今日为何又说只是小case呢?此时杨元庆的这番评论很容易给人们造成“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感觉。笔者认为,其实通过联想并购Packard Bell这一事件的前后,联想从其海外发展战略、国际化经验、公关等方面汲取的东西应该很多,绝非是小case一句话所能涵盖的。至于这一事件的连带效应,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可能显现出来。联想对此应该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至少从目前看,联想借助并购进军欧洲市场的梦想暂时破灭了,就像杨元庆所言,联想将以自己的Lenovo品牌强攻欧洲市场,尽管此言流露出联想的自信,但并不排除这也是联想唯一的无奈选择了。而联想以自有Lenovo品牌开拓欧洲PC市场会遇到何种困难目前还是未知数。

 

其二就是杨元庆声称要继续大幅提升海外个人电脑市场的占有率,目标是把其占有率由目前的3.5%提升至40%,与目前的中国市场相同。尽管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时间没有说,但笔者认为联想要实现上述的目标难度和风险很大,而且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很难把控。从目前联想在海外PC市场的表现来看,尽管作为联想海外市场重点的美洲和欧洲市场均出现了盈利,但从占其联想PC整个市场的份额和营运率来看,仍呈现出极不稳定的状态,换句话说,任何海外PC市场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导致联想海外市场的波动,况且从不到3.5%提升至40%,除了稳定增长外,还需要的是速度。既要跑的快,又要跑得稳,这对于联想将是严峻的挑战。

 

其实令笔者最为担心的是,杨元庆在谈及这个目标时,并没有提到与其密切相关的国内PC市场(也许杨元庆认为这是联想中国的事情或者认为联想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不会有任何威胁)。目前联想在国内的PC市场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市场份额为35.8%(IDC针对中国内地PC市场第二季度最新统计)左右,占到了联想PC营业额的39%,营运率为6.02%,无论从营业额和营运率来看,中国市场是联想国际化的大本营。未来的联想如果真的按照杨元庆所言海外市场的份额要占到联想PC业务的40%的话,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不但要保持,还应该有相应地提升才行。但目前联想在中国市场正在面临惠普、戴尔的压力。更可怕是ACER在断了联想国际的欧洲之路之后,又称要通过收购中国国内的PC厂商来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其实通过ACER并购Gateway一事,ACER应该引起联想高度的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讲,ACER尽管在中国PC市场的份额很低,即使是通过并购国内的PC厂商对于ACER在中国PC市场份额的提升有限这一前提下,其对于联想中国的心理影响要远远超过实际的影响。因为从今天的国内PC市场格局看,中国有一定市场份额和竞争力的厂商除了联想外,也就剩下方正和同方了。但从方正和同方的PC业务来看,均是他们各自业务群中的鸡肋,如果有合适买家的话,随时放弃PC业务的可能性很大,在中国PC市场国外厂商大兵压境的今天,如果方正或者同方有一家通过被并购而退出PC业务的话,其实在中国的PC市场也就是联想一家独自与国外厂商抗衡了,失去了外围保护(方正和同方目前至少还分担着国外厂商的竞争压力)的联想会怎样不得而知,但如果出现下滑的话,对于联想国际将是致命的。笔者之前曾撰文建议联想收购国内的PC厂商,从今日ACER的举措看,这对于联想在未来稳定中国市场(更重要的是信心),同时封杀ACER强攻中国PC市场不失为一种方法。

 

其三就是杨元庆告知媒体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证明IBM PCD是一个成功的收购,将两个公司整合成一个公司,稳定原有业务;第二步,让联想PC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与中国一样高;三是推广PC以外的产品。在海外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最为困难,联想已经走完了,第二步与第三部是按计划进行,没有太多的突发性困难。笔者认为杨元庆对于这三个战略的评价值得商榷。其实从联想在美洲市场的表现看,其对于IBM PCD的整合或者说是整合的效应并没有完全完成和释放出来,就像前不久联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所言,IBM的整合目前正处在最艰难的文化整合的阶段。那么在第一阶段并未完成,而且是最关键的情况下,去设想更远的第二和第三步,难免显得自信有余而务实不足。诚然远大的战略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如果太过远大的话,就会让企业忽略当前的处境和困难,并会对未来的发展和目标感到渺茫。其实连杨元庆也承认,联想海外营收的增长空间是PC,目前在消费类PC市场是一片空白,在中小企业市场还处于试水阶段,即使在大客户市场,联想在海外的占有率也不超过15%,这与中国35%的占有率有很大的差距。既然自己都明知联想的处境,又为何不务实些呢。

 

上述仅是笔者对于杨元庆近日露面表达的一些观点的个人理解,难免有偏颇之处,其实笔者很赞赏联想的自信,因为自信是成功的首要因素,但如果过于自信,就是盲目的,就会让人们忽略眼前的困难,而务实之上的自信才是联想国际化成功的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