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way入中国:为了最终被并购吗?
Gateway终于进入中国了,日前,美国第三大PC厂商Gateway与中国最大的IT分销商神州数码(简称神码)在京举行签约仪式,宣布Gateway正式进入中国。神码成为Gateway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独家经销商。尽管媒体对于Gateway进入中国有着各种各样的分析和猜测,但笔者认为,此次Gateway进入中国的最终目的很可能是为了最终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并购。

Gateway从美国进入中国市场绝非是网页的变化那么简单

美国主场 Gateway每况愈下
自从2004年收购计算机厂商e
Machines公司以来,Gateway就一直处于苦苦挣扎之中。2006财年Gateway公司收入达到了39亿美元,赢利仅为960万美元。目前Gateway公司已经关闭了其全国范围内的专卖店,并开始通过诸如沃尔玛、Best
Buy、Circuit
City和CompUSA之类的零售商销售PC机,以和戴尔和惠普抗衡。但令人担心的是一系列的举措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
2007年第一季度中,公司的净亏损为858万美元,公司的净销量也从去年同期的10.8亿美元下滑到了10亿美元;Gateway的毛利润率也从去年同期的7.3%下滑到4.9%。公司零售业务部门营收几乎维持不变在7.66亿美元的水平。而专业销量和直销销量则分别下滑了23%和20%。而在最新的第二季度财报中,Gateway可谓是喜忧参半,导致股价大跌8%。尽管Gateway第二季度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90万美元,不过,该公司的营收却由去年同期的9.19亿美元下滑到了8.41亿美元。目前Gateway虽然在美国个人电脑市场位列第三,不过距离前两名惠普和戴尔的差距还很大。据统计目前该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只有5.6%,已经被苹果公司赶上,并列美国市场的第三名,而同期的戴尔为28.4%,惠普为23.6%,远远高于Gateway的市场占有率。更令人担心的是,为了与惠普和戴尔竞争,Gateway不得不采取降低售价的策略,但即使是在以低价竞争的策略下(这恐怕是厂商保持市场份额最被动的,带有自杀式的方式),其在美国PC市场的份额还是在不断下滑,市场占有率从去年第二季度的6.5%到今年第二季度的5.6%,下降了7.1%。
2007年第二季度美国PC市场供货量统计资料来源:IDC
众所周知,美国PC市场是Gateway的根据地和大本营,大约占据了其市场总量的85%。但从上述在美国市场的表现看,Gateway是每况愈下,甚至之前还传出了其要被ACER和联想收购的传闻,看来是无风不起浪。在自己市场份额比例最大和最熟悉的主场,Gateway都增长乏术,在这种情况下进军市场竞争环境更为激烈和复杂的中国PC市场,Gateway胜算几何呢?
中国客场 天时地利人和均无缘
与在美国PC市场相比,笔者认为远涉重洋的Gateway来到中国的客场至少从目前来看,成事最为关键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与Gateway均无缘。
首先从天时和地利来看,目前中国的PC市场,尤其是Gateway要主攻的1、2、3级市场已经呈现饱和状态,即便还有微小的空间,竞争的惨烈早已令人汗颜。在这些市场,且不说中国的联想、方正、同方早已将这类市场瓜分殆尽,就是Gateway的美国同胞惠普和戴尔早在20年前就进入了这个市场,目前也已经拥有自己比较稳定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在这个市场,Gateway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再看中国的4、5、6级市场,中国国内厂商的知名度要远远高于国外的PC品牌,此外,从渠道上看,联想等国内PC厂商早就开始进入,目前已经进入所谓的深耕细作的阶段,而惠普和戴尔也已经根据其在中国市场的经验制定了详尽的抢占这类市场的策略,与之相比,在4、5、6级市场Gateway也是希望渺茫。据易观国际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国市场PC市场的品牌集中度极高,前五大台式机厂商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74.4%,前五大笔记本厂商的市场份额达到了71.3%,单就PC产品来说,整体市场已经相对成熟,新进入者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市场拓展困难较多。
再看所谓的人和,就是中国的用户对于Gateway的品牌认知度非常之低。而品牌的建立和推广岂止是一日之功,它需要的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持续投入,而从这三个方面看,对于每况愈下的Gateway无疑是雪上加霜。惠普、戴尔也是在上述三个方面予以了持续的投入才在中国用户的心目中树立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其次就是价格。从前段时间Gateway试水中国市场的两款笔记本产品来看,无论是从产品的品质、时尚、价格上,Gateway没有显示出任何的独到优势。有媒体称,Gateway的笔记本品质上比不过联想的ThinkPad;时尚方面抵不过Sony;价格上与惠普和戴尔相比也没有绝对的优势,更让人担心是,这两款笔记本的上市甚至引发了用户对于其同等配置但价格却比友商高的质疑,这对于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Gateway的品牌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最后就是其找了中国的神州数码作为其品牌在中国地区的唯一总代理,尽管神码是中国目前最大的IT分销商,但目前旗下代理着数十种的PC品牌,能否全情(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一个进入中国的陌生品牌,变数很大。席间也有媒体对此提出了质疑,并称目前神码只是在用为东芝代理的部分人员来兼着为Gateway提供支持。更让人担心的是,神码代理产品的厂商中,多数都应该是Gateway的竞争对手,看来Gateway选择神码作为在中国的总代,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但笔者认为选择神码,对于Gateway来说最终的结局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主客场均无建树 Gateway意欲何为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Gateway无论是在进退维谷的美国PC主场,还是刚刚进入竞争惨烈的中国PC客场,Gateway的前途是凶多吉少。那么Gateway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些吗?笔者认为,Gateway此次进入中国市场的目的一来肯定是想在中国市场赌上一把,毕竟美国PC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在这个市场要想取得哪怕是微小的增长都是非常困难的,况且Gateway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呈现的是下降的趋势,所以开辟海外市场是Gateway的不二之选。但假如在中国的赌博输掉了,笔者认为Gateway也会为其最终的出售筹措部分的砝码。其实早在Gateway进入中国前,业内人士表示,基于零售模式的Gateway的成本过高,而且员工数量太多。对于Gateway来说,它没有退路了,因为股东希望Gateway被收购。来自高盛的分析认为,当前季度Gateway的业绩有所回升,主要是受微软Vista操作系统的拉动,但是该PC厂商需要持续改进其赢利增长模式,以突破其1.50至2.50美元的交易价格,到那时它就愿意被收购了。从这个分析不难看出,Gateway出售自己的意愿始终没有改变,只是期望在出售前能够捞到一个更好的价格。
看看最近发生的几则新闻,先是联想要收购Packard
Bell和声称进一步收购Gateway,然后就是联想弃手神州数码,继而就是神码成为Gateway在中国的总代。在这些新闻之中,联想、神码、Packard
Bell和Gateway之间复杂的联带关系,让人在迷惑的同时不得不引发猜测。笔者认为,神码正在为Gateway最终出售而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不管是做好还是不佳,Gateway都难逃出售的命运。如果做好的话,可以提高Gateway出售的砝码(Gateway最愿意看到和希望的),如果做不好也会为联想集团最终以最优惠的价格(由于在中国市场的挫败和美国市场的萎缩而市值缩水,是Gateway不愿看到的,难道是联想、神码的默契吗?)收购Gateway奠定基础。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个大胆的猜测。但种种的迹象表明,笔者的猜测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变成现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