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中了Intel的“套”
近日,AMD高调发布了其购并ATI之后的新一代图形显示新品RadeonHD2000系列。此间媒体纷称,RadeonHD2000系列显卡的推出标志着全新AMD已完成了CPU+GPU+芯片组的整合平台布局。而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也认为此次Radeon HD 2000系列新品的发布,标志着AMD的平台化战略已经成熟。紧接着AMD又做出更换目前台式电脑处理器命名方案。新的命名方案将把2个字母和4个数字结合在一起;之后就是东芝笔记本开始与AMD的合作,不知业内高人对于AMD近期的举动有何感想,但笔者认为AMD正在走入Intel设置的“圈套”之中。
首先从AMD目前发布的产品看,AMD远没有达到所谓平台化的地步,看看Intel的Santa Rosa,你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平台了,CPU+芯片组+无线模块,而AMD显然缺少些什么,尽管AMD在倡导自己的平台化策略与Intel不同,是完全开放式的,但毕竟平台化是Intel首先提出来的,到目前,Intel的“迅驰”平台已经发展了四代,但目前AMD所称的Kite平台,知道的人是微乎其微,而AMD真正意义的平台Puma恐怕要在2008年才能推出,但届时,Intel的第五代“迅驰”—Montevina平台将粉墨登场,所以AMD在Intel平台化策略体现和发展最佳的笔记本领域屡屡提及平台化,恐怕让人们想到更多的是Intel而不是AMD。而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AMD在平台化上为Intel做了嫁衣。
其次就是AMD产品命名规则的更改。众所周知,AMD以往处理器的命名十分简单明了,为此AMD曾经抨击Intel发布新品的速度过快而不利于用户的选择,其实之所以Intel给人的感觉是新品不断,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Intel为了细分市场和用户,同一款处理器采用了不同的命名方式,那么今天AMD为何要走Intel的老路呢?据称,AMD新的命名方案比英特尔的Core 2 Duo系列处理器以及它当前的命名方案还要复杂。这个过渡预计需要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与之相比,Intel这种市场推广策略已经实施了很久,有部分用户对此已经有所了解和熟悉,而对于AMD来说,则需要用户根据新的命名规则重新去界定AMD处理器的定位,从而造成选购上的困惑。走曾经攻击过对手的老路,是想借此证明自己的产品线丰富吗?还是完全出于和Intel竞争的考虑?着实让人不解。
第三就是AMD在OEM市场取得的所谓胜利。其实大家知道AMD最大的优势是在零售渠道,但从2006年开始,AMD频频发力OEM市场,尽管将全球最大PC供应商Dell收入囊中,但其在零售渠道市场则给与了Intel机会。此外,过分注重OEM市场,对于AMD的产能也造成了压力,而Intel近期又以降价不断给AMD施压,更值得关注的是,Intel近日宣布其在国内销售的E2160和E2140两款台式电脑处理器将全面更换为中文包装,这是英特尔自公司创立以来,首次在一个国家采用独立的品牌包装。此举昭示了Intel将会在零售渠道市场继续蚕食AMD的市场优势,不知AMD是否有所警觉,笔者认为,AMD今年之所以利润和和市场占有率,尤其是零售渠道市场占有率下滑,与其重心在OEM市场而忽略零售渠道市场密切相关。但这恰恰应该是AMD的优势所在。忽视自己的优势而与Intel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大意失荆州,做你自己最擅长的,想必AMD应该知道这其中的含义吧。
AMD曾经以64位双核Opteron让Intel首次成为了追赶者,但随着Intel技术不断地出新和市场策略的变化,今天的AMD显然有些慌乱,仅从近期发生的一些事情不难看出,AMD正不知不觉地走进Intel有意或无意间设置的“套”中。但最后的胜与负也许就在这有意和无意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