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底,就在清明节的前几天,新浪宣布停止使用谷歌搜索引擎服务,开始启用自有搜索引擎技术。这似乎成为了谷歌退出中国内地市场之后最后的挽歌。新浪现在停用谷歌搜索,应该是合同到期后,让这一合作无疾而终,临近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应当仅是一种巧合。相信新浪高层不会有故意选择清明前夕搞出这一重大消息的恶趣味。这对新浪长远发展来说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其实早在2007年6月,新浪宣布和谷歌在搜索引擎领域进行合作之时,笔者就非常费解,为什么新浪要放弃大有前途的自有搜索技术“爱问”,完全把主导权转给谷歌,替谷歌做免费宣传呢?当时网易、搜狐、新浪三大门户都在开发自己的搜索引擎技术,新浪的爱问还在各种媒体大张旗鼓的做着广告宣传。结果只有新浪突然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放弃爱问,直接结盟谷歌,另外两家还是坚持推自己的有道、搜狗。现在看来,新浪和谷歌结盟,无外乎新浪自有的爱问技术不成熟,还有搜索引擎投入规模巨大,难以短期见到效果,资本市场对其压力过大。尤其是后一条理由,可能对于新浪更为重要,新浪的股权非常分散,不像是网易、搜狐那样,网站创始人具有强大的掌控权。
在谷歌退出中国内地市场一年之后,新浪停止和谷歌的合作,再次开启自由搜索技术的开发,其实已经大大落后了一步,很难再追上它的门户对手。起码在短期内,新浪搜索难有作为。
第一,我们先看一下现在各大搜索引擎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百度71.6%。占据绝对领先地位,谷歌26%,搜狐搜狗1.1%,腾讯搜搜0.5%,其他的搜索引擎加在一起仅占0.5%。现在的搜索引擎市场被百度和谷歌牢牢地把持着,搜狗和搜搜费尽力气加在一起也就占了2%。从潜在的市场空间来看,留给新浪自有搜索的发展余地非常之小。
http://s12/middle/4cab3b59t9f9ab8cbf4bb&690搜索大战已落后其他门户对手" TITLE="新浪停用谷歌 搜索大战已落后其他门户对手" />
第二,新浪和其他门户相比。由于和谷歌合作,新浪错失了谷歌退出中国内地市场的空窗期,已经远远落后于搜狐、腾讯、网易等竞争对手。新浪在没有市场基础的情况下,再想迎头赶上难度非常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三,赢利压力大。在前文已经有了简要分析,搜索引擎投入巨大,而且投资周期长,需要强大的技术、硬件支持和长时间的数据积累。新浪的股权分散,很难说服投资者去忍受搜索长时间的亏损。
第四,还是财务方面的原因。2010年,新浪净亏损1.2520亿美元,腾讯净利润12.254亿美元,搜狐净利润1.4863亿美元,网易净利润3.39亿美元。四大门户之中,只有新浪处于净亏损状态,在这种状况下,新浪也难以在短期内投入巨资来推动搜索引擎的发展。
第五,新浪自己的战略考虑。目前新浪最热的应用是微博,总用户数已经强势超过了1亿人。微博这一产品的媒体属性,非常符合新浪的战略定位,依托于在博客时代形成的意见领袖大多入驻新浪的优势。微博获得了足够多的眼球。微博才是新浪目前的战略重点。搜索?在资源投入上应该还是会让位于微博。
现在新浪自有的搜索引擎只支持站内搜索,还谈不上和其他搜索引擎的竞争关系,未来就算是新浪开展站外搜索,短期内应该还是难以追赶上其他门户的竞争对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