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线城市成为城市信息化重要驱动力

(2008-12-17 15:59:44)
标签:

电信

wimax

无线城市

驱动力

it

 虽然目前中国各地无线城市商业模式都还在探索之中,但是业界
已经对无线城市要实现的功能达成了共识,就是服务于城市信息化,
为政府、企业、群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无线城市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召
开,无线城市在中国迎来了新的建设高潮,北京、厦门等地陆续建成
了无线城市网络。虽然目前各地无线城市商业模式都还在探索之中,
但是业界已经对无线城市要实现的功能达成了共识,就是服务于城市
信息化,为政府、企业、群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无线城市建设五大推动力
  “通过对北京、上海、厦门等城市无线城市建设进行考察可以看
到,构建无线城市有五大驱动力:政务和谐、便利生活、整合信息、
提升经济、丰富文化。”北京移动副总经理范云军告诉《中国电子报》
记者。

  他认为这五大推动力是相辅相成的,政府推动是第一大驱动力,
其次是要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为了让无线城市应用能够更好地
满足人们的需求,运营商还需要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整合,提供有针对
性的应用。当然无线城市建设需要有一个良性的商业模式,要让参与
无线城市建设的各方都有很好的收益。最后在建设过程中要有丰富的
文化理念,构建一个大家合作共赢的文化氛围,因为无线城市需要政
府、运营商、渠道商进行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无线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不是运营商建网、用户付费
的单纯商业行为,也不是政府出资让所有人免费使用的纯粹公益项目。
它的这种特殊属性要求在无线城市项目启动之初,政府、运营商、服
务商等参与各方之间就要进行通力合作。无线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需要
利用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比如市政灯杆、管线等,没有政府的支持
无线城市建设成本就会高到让运营商难以接受的地步。而没有运营商
的支持,无线城市的运营、维护就很难落到实处。

  无线城市在建成之后,需要用泛在的网络去支持泛在的应用,给
使用者构建更自由的生活空间,让政府、企业的数字化工作更有效率、
成本更低,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城市信息化需求旺盛
  无线城市建设高潮迭起是和城市信息化服务逐渐走向深入分不开
的。
  中电华通总工办总监张晓旭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无线城
市主要的市场驱动力是源于城市信息化旺盛的需求,也有消除数字鸿
沟便民利民的作用。无线城市具有低成本、高带宽、专署应用和个人
应用相结合的特征,具有广泛非无缝覆盖、随时连接、低成本互联网、
上行高带宽、长时间占用等特点。”
  正是由于无线城市建设主要服务于城市信息化,那么政府的统筹
安排必须可少。
  张晓旭说:“在无线城市建设中离不开与政府的良好互动,建设
无线城市要经过政府立项、统一规划、统一认证、统一运营、统一标
准。政府相关领导牵头成立领导小组,推动项目建设和发展也是十分
必要的。政府还要为运营商免费开放和协调市政资源,例如灯杆、管
线、站址等。我们主张在无线城市建设中进行试点建设,然后分步实
施,突出应用,便民利民,同时政府要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持。”
  北京无线城市建设就是政府和运营商合作开展城市信息化服务的
典范。北京市信息化办公室应用推广处处长张宇航告诉《中国电子报》
记者:“在北京无线城市的建设上我们有以下几条建设思路:第一,
适度超前、调动公众、应用创新、保持理性。第二,统一规划、分步
实施、试点先行。第三,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第四,政
府主导、服务外包、企业运作。最终建设完成渗透至各行各业、覆盖
全市城乡地区的无线宽带城域网络。落实信息强政、信息惠民、信息
兴业,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面向未来,发展创新应用,
成为建设信息社会的基础。”
  城市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要以整合的行业应用为
第一目标建设点,再逐步带动和延伸到公共建筑物、居民楼公众接入
业务上,关注互联网服务细分带来的数字媒体类增值业务,最终实现
无线连接无处不在,消除数字鸿沟,提升城市信息化竞争力的目标。
无线城市建设也要跳出早期“无线城市”在“公众上网”红海挣扎的
局面,走综合ICT平台整合、融合、创新的路子,在实践中建立成功
的商业模式。
  为了更好地满足无线城市建设要求,政府需要努力研究政府应用,
推广移动政务,构建移动政务平台,促进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同时要注意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移动电
子商务向公众和各个行业渗透,繁荣市场,为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新发
展在业务结算和支付、宏观经济统计和监管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信息化
支持。
  打造互联互通网络环境
  服务城市信息化建设也要落到具体的应用上来,没有应用支持服
务城市信息化就会是一句空话。政府的许多应用可以用无线城市网络
来承载,比如安全监控、交通调度等,政府可以成为无线城市的最大
客户。企业也可以利用无线城市进行网络化办公,普通用户也可以利
用无线城市低价上网的便利体验现代网络生活。
  当然,提供这些多姿多彩应用的前提是需要有一个覆盖完善、互
联互通的网络环境。
  张宇航表示:“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比
如北京市固网建设规模很大,无线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光纤
进行网络建设。同时还要重视终端的推动作用,推广能够兼容多种接
入方式的终端。另外要做到账户互通,以市民方便使用为重点。政府
应当结合政府监管的统一认证来推动现有的多个网络达成漫游协议,
积极推广应用互连,减少信息孤岛,让信息增值,还要注意‘现在’
和‘未来’要互通,避免投资浪费、保护应用演进,为未来的无线技
术预留发展空间。”

  从目前来看,国际上无线城市建设大多是以WiFi(即802.11b标准
)技术为主,同时为了扩大覆盖范围和进行中继连接,固定WiMAX(802.
16d)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对于WiMAX来说,无线城市是其最
佳的落脚点。现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武汉、青岛、大
连都在进行无线城市的规划试点。在所有的无线城市规划当中,固定
WiMAX(802.16d)都是作为主流技术被推荐和选择的。
  当然,无线城市需要一个泛在网络支持,应当把应急通信系统、
集群指挥系统和运营商覆盖广泛的2G、3G网络都纳入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