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ptv三网电信设备 |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规定》、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
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8]1号,下简称“1号文”)等文件,这些
新出台的政策都明确支持了广电和电信之间在视频服务领域的互相融
合,同时“1号文”还专门制定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条目。这些都标
志着三网融合在中国有了新的开端,为未来的融合视频服务打开新兴
的希望之门,尤其是对于目前发展规模尚不尽如人意的IPTV(交互式
数字网络电视)来说,应该是一个利好消息,发展前景可期。
IPTV发展新契机
IPTV业务是电信运营商转型大计的重要支撑,但是受制于政策制
约,只在几个有限的省市发展较好,并没有为运营商转型做出足够多
的收入贡献。截止到2007年11月底,IPTV用户规模达到114.2万户,用
户仍主要集中在上海、河南、浙江、黑龙江四个省市。与之相比2007
年底全国数字电视用户数则已接近2800万户,整体转换率接近24%,发
展水平远远超过IPTV。
实际上,IPTV和数字电视都属于新型的数字视频服务,在业务层
面很多地方都可以实现融合。最近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推进三网融合政
策为IPTV和数字电视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开始有限度地允许
广电和电信在视频领域互相进入,这对于长期受制于政策限制的IPTV
来说,应该是一个利好。
中国网通集团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高文教授在接受《中国电子报》
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规定》的出台,无疑
为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开展IPTV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降低了政策
门槛。推动三网融合应该是大势所趋,互相开放进行良性竞争,既对
用户有好处,也对广电和电信双方都有好处。当然广电和电信互相进
入之后需要监管措施跟上,监管到位才能保证竞争在合理的范围内。”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也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
看法,他说:“固网企业一直对IPTV有诉求,从技术上讲网络电视需
要宽带的支持,而世界范围内宽带网络掌握在电信运营商企业手中,
如果广电重新建设新的宽带网络,就是资源浪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需要三网融合,所以需要广电网和通信网的融合。这次的政策是一个
很好的信号,将推进三网融合进入快车道。三网融合驶入快车道,只
要政策门槛取消了,政策明确了,其他的发展就很迅速了。我预计2008
年IPTV和手机电视可能都有很大的起色。”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于这些政策的出台表达了相对谨慎的态度,
网舟咨询总监赵晖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如果仔细分析,实
际上这些政策对于三网融合还是仅限于相对较浅的层面,对于电信、
广电的基础业务还是不允许互相进入。比如电信运营商不能涉足内容
制作,广电运营商则不能经营基础电信业务。而且我认为不论是数字
电视还是IPTV,阻碍其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政策,而是市场需
求不足,老百姓对现有的商业模式不认可。因为中国的消费者习惯于
免费或者极低的价格观看电视,没有形成付费看电视的习惯。”
此外,他强调对于数字电视和IPTV非常重要的付费增值服务中国
的消费者认可程度更低,这就难以发挥出数字电视和IPTV的优势,不
能给运营商带来预想的收益。未来两者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还是主
要应该在商业模式上下功夫。
不过总的来说,这些新政策的出台为融合视频服务提供了必要的
政策支持,IPTV、数字电视这些数字视频服务都将从中找到新的发展
机会,尤其对于发展情况不佳的IPTV来说更是一场“及时雨”。
设备商技术层面已经就绪
“1号文”中提出的允许国有电信企业在内的国有资本参与数字
电视接入网络建设和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为电信运营商参与数字电
视网络建设扫清了阻碍。如果电信运营商向广电领域拓展,当然也需
要与其长期合作的电信设备商的支持,为将来可能出现的融合视频服
务提供支撑。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固定接入事业部产品经理王坚对《中国电子报》
记者表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很早就看好融合视频业务的发展前
景,将其视为公司最重要战略业务之一,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上海
贝尔阿尔卡特和众多的视频业务产业上下游企业成为合作伙伴,比如
和国内众多的机顶盒厂家实现合作,不仅支持多种编码格式,而且开
放接口,有效降低终端成本;同时与央视、上海文广集团等建立战略
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国内IPTV市场发展。”
记者还采访了UT斯达康、中兴、华为等著名电信设备商,不过他
们对融合视频服务的话题出言谨慎,没有直接接受采访。他们认为电
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两方面都还没有正式动作,作为制造业直接去
谈三网融合有些为时过早。
不过据记者了解,这些电信设备商虽然对于融合视频服务话题表
现低调,其实他们早就在技术、设备层面做好了准备,绝大多数从事
IPTV设备制造的企业也会涉足广电领域的数字电视设备的生产制造,
并且已经有了很多的商用案例出现。
赵晖也表示传统电信设备商进入广电领域并没有什么技术层面的
阻碍,从网络传输层面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区别,UT斯达康、中兴、华
为等企业也都有针对广电数字电视传输需求的设备,从这一角度来说
广电和电信在技术、设备层面的融合实际上已经出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电信运营商参与广电数字电视接入网
络改造,在技术、设备层面电信设备商继续提供支持是不会有任何问
题的。
政策成效尚待观察
当然,政策的出台仅仅是第一步,具体的效果还要看后续的实施
细节。
目前由于这些政策出台时间尚短,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都还
没有大的动作。这是一些电信设备商出言谨慎的重要原因。不过,从
发达国家已有经验来看,三网融合的大势是不可阻挡的,比如美国在
信息服务领域已经形成了有线电视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以及为数众多
的虚拟运营商三足鼎立之势。
对于中国来说广电和电信的互相进入在新政策的推动下一定会有
所突破,双方是合则两利。其实,此前杭州、山西等地电信、广电部
门就曾共同合作,推进了当地的数字电视和IPTV业务的发展,广电提
供内容服务,电信提供传输通道,双方实现了共赢。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
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8]1号,下简称“1号文”)等文件,这些
新出台的政策都明确支持了广电和电信之间在视频服务领域的互相融
合,同时“1号文”还专门制定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条目。这些都标
志着三网融合在中国有了新的开端,为未来的融合视频服务打开新兴
的希望之门,尤其是对于目前发展规模尚不尽如人意的IPTV(交互式
数字网络电视)来说,应该是一个利好消息,发展前景可期。
IPTV发展新契机
IPTV业务是电信运营商转型大计的重要支撑,但是受制于政策制
约,只在几个有限的省市发展较好,并没有为运营商转型做出足够多
的收入贡献。截止到2007年11月底,IPTV用户规模达到114.2万户,用
户仍主要集中在上海、河南、浙江、黑龙江四个省市。与之相比2007
年底全国数字电视用户数则已接近2800万户,整体转换率接近24%,发
展水平远远超过IPTV。
实际上,IPTV和数字电视都属于新型的数字视频服务,在业务层
面很多地方都可以实现融合。最近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推进三网融合政
策为IPTV和数字电视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开始有限度地允许
广电和电信在视频领域互相进入,这对于长期受制于政策限制的IPTV
来说,应该是一个利好。
中国网通集团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高文教授在接受《中国电子报》
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规定》的出台,无疑
为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开展IPTV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降低了政策
门槛。推动三网融合应该是大势所趋,互相开放进行良性竞争,既对
用户有好处,也对广电和电信双方都有好处。当然广电和电信互相进
入之后需要监管措施跟上,监管到位才能保证竞争在合理的范围内。”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也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
看法,他说:“固网企业一直对IPTV有诉求,从技术上讲网络电视需
要宽带的支持,而世界范围内宽带网络掌握在电信运营商企业手中,
如果广电重新建设新的宽带网络,就是资源浪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需要三网融合,所以需要广电网和通信网的融合。这次的政策是一个
很好的信号,将推进三网融合进入快车道。三网融合驶入快车道,只
要政策门槛取消了,政策明确了,其他的发展就很迅速了。我预计2008
年IPTV和手机电视可能都有很大的起色。”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于这些政策的出台表达了相对谨慎的态度,
网舟咨询总监赵晖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如果仔细分析,实
际上这些政策对于三网融合还是仅限于相对较浅的层面,对于电信、
广电的基础业务还是不允许互相进入。比如电信运营商不能涉足内容
制作,广电运营商则不能经营基础电信业务。而且我认为不论是数字
电视还是IPTV,阻碍其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政策,而是市场需
求不足,老百姓对现有的商业模式不认可。因为中国的消费者习惯于
免费或者极低的价格观看电视,没有形成付费看电视的习惯。”
此外,他强调对于数字电视和IPTV非常重要的付费增值服务中国
的消费者认可程度更低,这就难以发挥出数字电视和IPTV的优势,不
能给运营商带来预想的收益。未来两者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还是主
要应该在商业模式上下功夫。
不过总的来说,这些新政策的出台为融合视频服务提供了必要的
政策支持,IPTV、数字电视这些数字视频服务都将从中找到新的发展
机会,尤其对于发展情况不佳的IPTV来说更是一场“及时雨”。
设备商技术层面已经就绪
“1号文”中提出的允许国有电信企业在内的国有资本参与数字
电视接入网络建设和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为电信运营商参与数字电
视网络建设扫清了阻碍。如果电信运营商向广电领域拓展,当然也需
要与其长期合作的电信设备商的支持,为将来可能出现的融合视频服
务提供支撑。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固定接入事业部产品经理王坚对《中国电子报》
记者表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很早就看好融合视频业务的发展前
景,将其视为公司最重要战略业务之一,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上海
贝尔阿尔卡特和众多的视频业务产业上下游企业成为合作伙伴,比如
和国内众多的机顶盒厂家实现合作,不仅支持多种编码格式,而且开
放接口,有效降低终端成本;同时与央视、上海文广集团等建立战略
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国内IPTV市场发展。”
记者还采访了UT斯达康、中兴、华为等著名电信设备商,不过他
们对融合视频服务的话题出言谨慎,没有直接接受采访。他们认为电
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两方面都还没有正式动作,作为制造业直接去
谈三网融合有些为时过早。
不过据记者了解,这些电信设备商虽然对于融合视频服务话题表
现低调,其实他们早就在技术、设备层面做好了准备,绝大多数从事
IPTV设备制造的企业也会涉足广电领域的数字电视设备的生产制造,
并且已经有了很多的商用案例出现。
赵晖也表示传统电信设备商进入广电领域并没有什么技术层面的
阻碍,从网络传输层面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区别,UT斯达康、中兴、华
为等企业也都有针对广电数字电视传输需求的设备,从这一角度来说
广电和电信在技术、设备层面的融合实际上已经出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电信运营商参与广电数字电视接入网
络改造,在技术、设备层面电信设备商继续提供支持是不会有任何问
题的。
政策成效尚待观察
当然,政策的出台仅仅是第一步,具体的效果还要看后续的实施
细节。
目前由于这些政策出台时间尚短,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都还
没有大的动作。这是一些电信设备商出言谨慎的重要原因。不过,从
发达国家已有经验来看,三网融合的大势是不可阻挡的,比如美国在
信息服务领域已经形成了有线电视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以及为数众多
的虚拟运营商三足鼎立之势。
对于中国来说广电和电信的互相进入在新政策的推动下一定会有
所突破,双方是合则两利。其实,此前杭州、山西等地电信、广电部
门就曾共同合作,推进了当地的数字电视和IPTV业务的发展,广电提
供内容服务,电信提供传输通道,双方实现了共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