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为再多些温情

(2008-03-07 23:38:41)
标签:

it/科技

华为

it

一次到高校采访,偶遇华为的校园招聘会。现场气氛很好,坐得满满的大学生、硕士、博士们时而静听华为招聘人员的解说,时而积极提问,表现出了对华为由衷的向往。

的确,多年来,华为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一个激情奋斗、连创辉煌的企业形象。全身心投入工作,为企业带来出色业绩,为个人带来高薪和荣誉——这不正是年轻人的梦想吗?可是在一系列突发事件发生后,华为的这种企业精神和形象正在受到不少人的诟病。

上个星期,华为成都一名员工跳楼自杀,网上立刻有人为此抨击华为,个人觉得有些过分,同时也认为华为不该对此类事件保持沉默。后来事情的起因很快被查明,纯粹是因为个人原因,与华为公司没有任何牵连,算是还其清白了。时隔一个多星期,昨天网上有消息称,华为又一名员工坠楼身亡,心里不由得一声叹息,为轻生者惋惜之余,料想批评华为的声浪一定会再次掀起。

记者经常采访通信、IT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压力还是很有体会的。由于行业产品、技术更新快,而且竞争对手都是世界一流企业,从管理层到销售、研发等部门,连着几天甚至几个月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很难说这是来自企业上级管理层的硬性压力,不服输的年轻人相互之间就在暗自比较,力图做出与众不同的成绩来,何况是在云集了全国各个大学理工科精英的通信企业里。不过话说回来,从一片空白到足以与经营数十年、上百年的国际巨头比肩,没有点拼搏精神怎么可能做到?

员工们如此勤奋,只忙工作而无暇他故,对企业自然是好事情,但问题可能就出在“无暇他故”上。大家各忙各的,连吃饭都在讨论技术问题,谁来关心他们内心存在的问题?有了难以排解的压力,又能告诉谁?不能靠运气,期望有一位友善的部门领导,经常的跟员工们聊一些工作之外的话题,鼓励、缓解大家的情绪,应该建立一套关怀员工的“温情”制度。在这个方面,很多国有大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等有不少经验可以借鉴。也许他们的效率不如华为等企业,但在内部交流、生活关怀、员工活动等方面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总之,就是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疏解一些心理问题,同时提倡上下级、员工之间相互关心。工作上需要团队精神、共同奋斗,个人之间也需要有团队友情,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和排解情绪。不要整日埋头工作,“无暇他故”。

通信行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接连有人轻生,心里感觉非常沉重。其实无论面临的问题有多么大,只要人还在,总能找到解决办法。一个人选择剥夺自己的生命,虽然主要原因在自己,但周围的人如果能把应负的责任担起来,很多悲剧原本可以避免的。现在不是抱怨、指责谁的时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还是多做努力,让这样的悲剧尽可能少一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