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无线电的“泛在服务”

(2010-08-24 12:57:30)
标签:

无线电

信息化

泛在

服务

分类: 工作日记

   编者按:“无线电是信息化无处不在的唯一载体”,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给新时期无线电下的定义。从查处各种考试的无线电干扰到保障上海世博会,从服务宁波临港经济到参与建设绍兴新古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局以服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具体实践,诠释着新时期无线电管理的深刻内涵,注解着全面融入工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的无线电管理新局面。

泛在服务之战略布局:

内设司局的多样化任务

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

 《中国电子报》记者樊哲高

 

   “当前无线电管理面临新形势,无线电管理必须适应多样化任务的要求。随着各类新业务、新技术广泛投入应用,频谱的使用从过去单一的通信部门,到现在更广泛地应用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使无线电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费连如是概括当前浙江无线电管理工作。
  浙江是位于长三角区域的沿海经济大省,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28万亿元,排名全国第4;人均GDP达到6400美元,排名也是全国第4。浙江在无线电管理方面也是任重道远。据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局(以下简称浙江省无管局)局长费连对《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截至2009年12月底,浙江省蜂窝移动手机已发展至52121266部,总数已大于常住人口数(5120万),普及率和发展速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共有各类台站180987个,其中,数量在各省中也是比较多的。费连强调,在新的形势下,无线电管理工作除了做好传统的频谱管理工作外,还要适应多样化任务的要求,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好服务和保障。

频谱资源的经济社会价值

  对浙江省无管局来说,首要任务便是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为了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浙江省加强了无线电管理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对相关的工作规划进行了完善。

  据浙江省无线电监测站站长朱吉生介绍,目前,浙江无线电监测系统设有1个省无线电监控中心,11个市分中心;全省已有固定监测站39个(含在建6个),移动监测车14辆,搬移式监测系统12套,全省各市配备了至少2套手持式监测测向设备。此外,全省共有各类检测仪器152台(套)。目前全省各市至少配备了3套高精度频谱仪,具备了对30GHz以下的无线电频谱进行监测及分析检测的能力。省监测站已具备了至60GHz频率设备的检测能力。为加强对航空频率的保护,在全省7个开通民航航班的机场安装了机场监测系统。另配备了无线电警示仪10套,多次在各类反考试作弊中发挥作用。

  费连告诉记者,除了监测系统,实现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至关重要。浙江无线电管理信息网络系统采用全省专用广域网络(2Mbps),与国家和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相连。该网目前实现了以下应用:全省无线电频率台站管理、电磁兼容分析、全省无线电监测网的联网、全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内部IP电话、以文件传输和邮件收发为主的内网办公。此外,2007年建成的可视化台站网络图形化管理软件让工作变得更为得心应手,该软件系统是无线电台站管理的辅助软件,可基于电子地图对全省无线电台站进行位置显示和查询。

  为了规范管理工作,提高无线电管理的效率,浙江省近几年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规范,包括《浙江省800MHz数字集群系统频率规划》、《浙江省无线电频率指配技术准则》等。

  在频谱资源和台站管理等方面,浙江在近几年取得初步成效。2007年,浙江开展了各类无线电台站数据清理登记工作,动态收集、更新了最新的台站数据。各市基本做到了辖区内的无线电台站分布情况清楚、设台参数清楚。浙江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探讨、创新台站管理的有效方法,利用RFID技术创新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利用EMC分析等技术全面提高频率指配和台站设置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前瞻性。

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融合

  在采访中,费连一再强调,无线电管理不但要管好资源,更重要的是要用好资源,让无线电频谱资源服务好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信息化的发展,为两化融合、三网融合、无线城市和物联网建设做好基础保障工作,当好先遣兵。
  服务3G和下一代移动通信发展。浙江省无线电管理部门积极协调,帮助研究机构申请建立测试用的无线试验网,为本地的研究机构和通信制造企业解决研发测试环境问题。为配合国家3G牌照发放,他们按照要求做好相关频段的清理和监测,主动到三家运营商开展调研,了解他们在3G建设方面的需求,确保3G业务的合理部署,同时还重点做好对我国自主创新的TD-SCDMA技术的发展和支持。他们根据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CDMA无线网络的转移经营情况,主动上门衔接网络移交事宜,协助办理设台手续。

  服务广播“村通工程”。浙江是沿海省份,大部分内陆地区已经实现了广播电视的“村村通”,但是几个沿海岛屿还不能完全实现。2009年浙江省广播电视局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无管局了解这个情况后,提前介入,与省广播电视局的同志一起,多次讨论使用点对多点微波的方式解决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问题。经过共同努力,现已完成了频率协调,工程完成后可解决舟山嵊泗到下面几个小岛,以及台州大陈岛、温州洞头等几个岛屿的电视联通工程。

  服务城市建设和交通领域。根据杭州市地铁建设的进展情况,无管局针对地铁运行中通信、信号、控制等系统的工作需求,开展调研,摸清用频需求和目前这些系统的技术标准情况,提出合理的用频建议等。

  服务两化融合和三网融合。费连认为,无线电管理和信息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有交叉,但相互间不是隶属关系,无线电管理要对信息化建设全方位支持,为两化融合做好服务。无线电是信息资源传输的重要媒介,而无线传输的特点是“随时随地到人”,因此无线电管理是“无处不在”的。关于三网融合,费连认为,目前三网融合的主要问题在管理体制机制和思路上,在技术上已没有障碍。基于这样的情况,无线电管理要为三网融合做好管理模式和技术标准等前期政策和技术储备,以便一旦时机成熟,可以有效地开展服务和管理。

  随着物联网和无线城市的发展,个人及社会对频谱资源的需求在不断上升,费连强调,无管部门要进行超前研究,各种新的无线应用究竟用哪一段频率,哪种技术更好,要制定相关的标准。此外,当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越来越多,无管部门要积极进行引导和支持,对业余无线电某些频段的管理要疏堵结合,部分频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类开放给爱好者,例如把业余频段的部分频率开放给车友、驴友,具体管理方法可以更开放灵活,但这些专用设备要锁定在这个频段。对这类设备的产业链延伸管理是系统性工作,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多样化任务与泛在服务
  费连认为,当前无线电管理面临新形势,无线电管理必须适应多样化任务的要求。他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全社会对无线电频谱的需求越来越高,信息交换、能量传输两个方面使用的无线技术越来越多。随着各类新业务、新技术广泛投入应用,频谱的使用从过去单一的通信部门,到现在更广泛地应用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使无线电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其中不光有台站数量增多引发的工作量增加,更重要的是一些新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认识。”他强调。

  费连提到的新问题,主要是多样化任务对无线电管理提出了新挑战。他总结的多样化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重大活动保障。如奥运火炬接力和世博会保障等。在重大活动保障中,指挥领导核心及各专业力量间需要通畅的无线指挥调度系统,各种专业力量的投入伴随着大量的无线电设备使用和频谱使用需求,新技术和设备的广泛使用、新闻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及现代新闻采集、编播手段的使用增加了频谱需求,一些国际组织和政府在一些重大活动中要求有频率协调和保障部门的参与。

  应对突发事件(反恐、反邪、救灾)。出现突发事件时,必须做好指挥、专业力量的频率保障,非法信号的定位查处,非法信号的压制,紧急、临时用频率调整和调用,临时无线电管制等各项工作。常规的保障任务主要有:重要外宾来访的频率协调和保障,考试保障等。目前,考试作弊手段出现多样化、高科技化的趋势。反作弊,保证考试公平,是无管部门的一项新任务,特别是在高考期间,这项任务广为众多考生家长所关注。考试保障的主要任务是查找作弊信号源、压制作弊信号。据了解,2009年浙江省无线电管理部门保障的考试有研究生入学、公务员录用、高考、高考三项考试、注册会计师、司法、执业医师资格、国家一级建造师等考试。

  费连表示,面临新的形势和多样化任务要求,目前无线电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无线电管理机构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监管力量不足,队伍建设、人员素质尚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技术装备还不能满足多样化任务的需求等等。他表示,这些问题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得到逐步解决。

  据了解,目前浙江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正在编制之中。记者了解到,浙江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主要包括法规建设、人才培养、执法、宣传、频率规划、台站管理、频率监测等方面。费连告诉记者,“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起草并颁布浙江省无线电管理条例,加强无线电管理的法治建设;科学规划基础技术设施建设项目,加强手段建设,提高新形势下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等。

  费连对记者表示,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指导下,通过全省广大无线电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到“十二五”末,浙江无线电管理综合评估争取排名全国前10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