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媒体经营的今天,项目管理已经成为如同采编发工作一样普遍了。无论出一期报纸还是做一期专题专辑;无论组织一次年会或论坛,还是策划一本图书;无论承接一个科研课题,还是做一次专业培训,项目以及项目管理已经成为平面媒体的一种生存状态。基于这几年的体会,我认为,一家平面媒体,特别是象《中国电子报》这样具有机关报职能行业报,其经营项目的优劣,应考察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没有联合报社内部、报社外部的资源?众人拾柴火焰高,报社内部资源的整合不仅可以彰显产业链优势,而且能够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报社外部积累了很好的人脉,一些学协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一些咨询机构等,都是报社多年的合作伙伴。在当今的产业融合环境下,更需要我们内部紧密团结,与外部资源紧密互动,把项目做到位,做到对行业有贡献。
二、有没有报社的观点或声音?25年来,报社积累了一批对产业发展有独到见解的编辑记者,这是报社最为宝贵的资产,也是行业有价值的财富。所以,无论论坛年会还是专题专辑,体现报社的观点和声音,是对行业负责,对报社负责,更是对人负责。
三、有没有服务产业的策划亮点?平庸的会议很多,平淡的策划更多。作为具有机关报职能行业报的项目,一定要有独特的抓手来服务行业。比如2009年在洛阳参与策划的“一元工程”洛阳宣言,已经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例如在青岛组织的“提高平板显示售后服务标准倡议书”,以行业自律的方式,让产业链各行业协同起来对消费者负责,对国家家电下乡政策负责。
四、有没有公正、公平、权威的评选?评奖是一些媒体的重要经营手段,而我们不同,我们要做考核评估和表彰的事情。就是要有严密的程序、客观的指标、权威的评委,目的不是以评奖换经营,而是以考核评估和表彰引导产业发展。比如我们的半导体技术和产品评选,还有LED评选,评选过程、指标和评委是绝对中立的,不惨杂任何功利成分的。但是,获奖者可以根据需要要求宣传服务,宣传是收费的。等酝酿成熟了,报社要设立一个基金,不但不收获奖者的钱,而且要给予奖励。
五、与现有业务是否有机结合?任何新产业、新的增长点,都必须与传统业务或者叫现有业务紧密结合,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比如我们的编辑方针是“立足信息产业,服务两化融合”,我们的新项目、新业务也要符合这个战略安排。不能看到卖房子赚钱就去涉足房地产。用管理学的观点讲,就是要做相关多元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