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说,今年的CES上,中国企业将“抱团”参展。所以,在观展期间,我急切甩掉同伴,疾步赶往希尔顿酒店去体验我们的“团势”。
的确,在”china”为主题的展版统领下,我们的展团占据了很大的面积,如果加上我国台湾展团,我们的产业在CES上的规模可谓壮观了。而且,我国台湾展团的风格与大陆完全一致,看来也是“抱团”来的。
统一标识之下是无数个标准展位,“抱在一起”的是来自宁波、深圳、东莞、杭州等地的中小企业。这样的“展团”没有主展馆的宏伟气势,也没有主展管的喧嚣,有的是冷清和期待。我们带来的电子电缆、LED灯、转换器件、消费电子配件等,没有整机产品响亮的品牌和绚丽的外观,我们只能默默无闻;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展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能够接触到一二个采购客户,不需要国际品牌的铺张浪费。有些展台甚至直接挂起“承接OEM/ODM业务”的广告牌,个别展台还向我摇头说:“我们的业务在欧洲好一些,这两天没碰到一个定单。”
这样的“抱团”是出于无奈。因为CES南、中、北三个主展馆只青睐“财大气粗”的,比如intel
、微软、HP、SONY、三星、松下、LG等。我们的海尔、联想、长虹、海信、TCL、德赛也挤进了主展馆,但并没有占据有利地势。
这样的“抱团”也显示了我们生产制造的能力,特别是展示了无数中小企业对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贡献。因为,这些喧嚣的品牌之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提供的。就象美国的很多商店,要想买到非“made
in china”的精美礼品是很不容易的。
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两个中国人就成了虫。
组织“抱团”参展的初衷可能是捍卫我们“龙”的尊严,进而让这条龙腾云驾雾于全球消费电子产业。但是,我们忽视了一点,龙是长的,是串联的,小时侯小伙伴之间玩“舞龙”时就知道这个道理。而今天的抱团是平的,是并联的,与其说是“抱团显龙威”,不如说是“捆绑买展位”。解决了主办方的展位销售压力,满足了组织者从中获利的欲望。
未来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而不是单个产品的竞争。CES到处可见这个趋势。松下主题演讲,不忘拉上重要合作伙伴GM来客串。杜比的展台展示有诺基亚、LG、MOTO的手机,有夏普的LCD电视,有松下、SONY的数码摄象机,有联想、东芝、华硕、ACER的笔记本电脑,等等。目的在于展示其技术在PC、手机、笔记本、DV、LCD
TV中的应用,以及与这些企业联合形成的竞争优势。
我们经常讲,“抱团”出海,“抱团”参展,这个团该怎么抱?值得深思。如果仅仅由某个组织团购下一些展位面积,然后在转手卖给国内的企业,这个“抱团”就没有必要了。
整合产业链优势,我们才能驰骋于全球各地。
多年来,《中国电子报》坚持全面报道信息产业完整产业链,并不断向上延伸——新兴显示器件、太阳能材料等,向下渗透——广电(数字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等。很多朋友说,做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敢于“做减法”,要会“壮士断腕”。这批“傻人”没有动摇,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追求,以至于企业经营没上去,员工福利没上去。但是,从KES、CEF、CES归来,我越发坚定了信念,这股“傻劲”值得坚持。
我们愿为推进产业链融合喊破嗓子,愿为聚集产业链“龙威”跑瘦双腿。我们期待,明年的国际大展上,我们的企业不在“抱团”买展位,而是让产业链“龙威”叱咤于七大洲四大洋!到那时,《中国电子报》为其20多年不变的追求而欣慰,为我国信息产业的辉煌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