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那遥远的地方(六)——察瓦龙至察隅最艰险的国内进藏道路

(2017-07-16 19:03:17)
标签:

游记

   
http://s11/mw690/001p33gfzy7cESDkLfI9a&690
  早上我们开车来到这个地方时周边非常的静,看到竟然是如此的路面我都不敢相信,心里直打鼓,到底走还是不走呀?最后还是…… 







     6月17日,星期六,出行第六天。察瓦龙至察隅县城,继续挑战丙察察线这条国内最艰险的进藏道路。
    头天晚上入睡前老李说起来时叫他一声。但晚上我睡的非常不好,老是醒来醒去的,起来时已经看到有其他车友在做开车前的准备了,湖北牌照的哈弗H9和一辆丰田坦途皮卡,他们是一起走的,在他们车上带有汽化炉之类和食品,在自己做早餐。而我收拾好东西却敲错了老李住宿的门,但对方并没有怪罪我。老李也很快起来,两辆车离开了老陈饭店,来到街上看到有一家可以吃早餐的地方,一起吃了早餐。老李除走丙察察线后,还要到昌都然后去丁青一带有名的孜珠寺看看。他就一个人一辆车,改装后车是双油箱,双电瓶,增加了底盘高度,全部的越野轮胎,连涉水尝试都增加到了一米深,加装了绞盘,跟着他的车我也放心些。但一出察瓦龙镇道路虽然修建的很平坦,但路面铺设的大多是碎石,他的车没顾忌,可我的车不行,他停停走走地等我,我赶过去对他说:这没必要,我开的会很慢,要他只管往前走。于是老李便往前走了。
     碎石子路时间不长,之前看车友说出察瓦龙不远就有一岔路,没有标识,必须往左走。第一个岔路很快便出现了,但在岔路中间却有一块明显的牌子指向往左走,于是转向左边,走了一段路后又来了个岔路口前,左边是片非常陡峭的山崖,路就这悬崖上,非常狭窄,看上去就非常危险,有一块标识注明到察隅往左的箭头,很不正规,怕人搞恶作剧。LD说这应该往哪走呀?我说应该是往左转,但左边是条灰尘满地,非常狭窄根本不象路的路,而且路是直接悬挂在湍急的怒江边上,别说开车了,就是站在路边腿都发软心发颤呀。我放眼一看,刚才有一辆皮卡车超过了我们,如果往这方走的话应该有车辙印呀,但怎么看不到路上的车辙印?心存疑惑,再往远看似乎有辆车在远方,线路应该是从这地方走的,只是灰尘太厚,刚开过的车灰尘落下很快便淹没了车辙印,不管愿意也好危险也好心里害怕也好,都只能进入该道,没有退路的。但一进入这段路后心里一惊,这真是太险峻了,只有很狭窄的路面,非常陡峭而且还往外倾斜,地面全部是灰尘遮掩着,看不清楚道路上的情况,都是连续弯道一个连着一个,这弯道诡异的是刚好只够一个车身通过后马上又要转入另外一个弯道,车辆行驶在悬崖绝壁上,刚够一辆车通行,这时对面绝对不能来车,一但发生会车那是难办了,谁退回去呢?谁都不愿意自己往回退呀,稍有不甚,车辆冲入怒江里,便什么都不要找了,连渣子都不会有。心里直祈祷千万别遇到对面来车呀,那会要命的。一旁的LD紧张的脸色发白,我要她拍两张照片,她连说那么危险还有心思拍照。我说:不拍几张照片谁知道这段路的凶险。其实我也是给自己宽心,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因为这时最重要的就是沉着冷静,一点不能发慌,尽管我稍往外瞄了一眼,心里一紧张腿自然发凉,感觉到一口凉气直奔胸口而来,人只有极度恐惧时才会有如此反应。尽管如此但精力却是万分地集中在车前方,手紧握方向盘,脚放在刹车上。我安全行驶近20万公里的路程了,也已经是2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了,按照过去安全行驶10万公里都是很了不起的事。但仍然是第一次开这样的路面,走这样环境的道路。要说开车走烂路,比这烂的路走过, 但那是周边有树有林子,道路离河边或者是山崖高度都无法与此相比,这种路真是今生今世第一次遇到第一次开进,进退没有商量的余地,心里直安慰自己稳住,稳住,镇定,再镇定。这时一门心思就是往前行,想的是早点开出这样的路段,特别担心的是对面别来车呀,千万别来车呀,来车了怎么办呀,那是要命的呀。
     好在这段路并不是很长,只有约两公里多路,而且路的上方看到有几台挖掘机(但是我们出来的早,周边没有任何人在活动,静悄悄地),很快便会改出新路来避开这危险地段。来到江边,凶湧的怒江水咆啸着,那声音听着就很恐怖,前面有两辆车在等待,原来是老李的车和超过我们的那辆皮卡车,道路中间一辆装载机在加油拦住了道路,我同老李打了个招呼说:前面刚才过的那条路真险呀。他说那里前不久才出了事,目前正加紧改道,以后不从那里走了。道路让开后他们的车辆继续往前,我们仍然慢慢地往前开。
     车辆来到另外一座怒江大桥前,过了怒江大桥后车辆便又转入左边行驶,很快便离开怒江,过了一个叫“目巴村”的村庄后便往大山里面开去,路同样很烂很差,上完山便看到前面在修建一个电站,以后附近的村庄将告别缺电的历史。来到电站前方,为了修建电站,将道路重新进行了改造,修成了典型的“之”字路,而且这“之”字路修建的很鬼,特别的陡峭,车辆进入时不能一次转过弯,要打两次方向才能转过来。远方看到一辆牧马人和江铃驭胜在上坡,我在远处用相机拍下了那过程。那辆驭胜爬了一段路后便打滑冲不上去,后轮卷起的灰尘老高,退下来再爬,估计已经开启了四驱都还吃力,这坡有多陡便可想而知了。
       看到他们的车走了以后我开始往那里开,发现的确路修建的太陡,转弯的时候太急,都要打两把才能转过去,路面碎石太多太大,特别容易伤到轮胎。我小心地往上开,几个地方从车里往前都只看到车头和蓝天,是估摸着往前开的,但我家大汉因为是3.5排量的车,发动机功率大,加上是全时四驱的车,爬起坡来一点不吃力,很快便上了半山腰上,前面一辆挖掘机在施工复整路面,有几辆车在等待,已经堵一会了。看到同样住在老陈饭店的那辆丰田坦途皮卡车和陆巡都在,便聊天相互介绍,其中丰田皮卡车主叫“天涯”,竟然同我的网名相联,另外的陆巡车主姓王,他说叫他老王就行。前者已经是第三次过丙察察线了,老王他说是第五次过丙察察线,我说:什么什么?我没听错吧?第五次过丙察察线?你是有工程在这里吗?他回答说:没有什么工程,就是喜欢走着玩而已。我听着吃惊地闭不上嘴,网上说这样的路走一次便再也不想走第二次了,走过一次的便够吹半辈子牛呀。人家不仅过一次,而是五次。没搞错吧,就是五次。这世界上什么样的奇人没有呀,我才走一次算什么。我要LD给我们来了几张合影留念,双方留下电话,他们往前走我们跟在后面。往前走便进入森林地段的道路了,过去这段路在网上看到处是森林,风景很美。但目前这段路周边都是施工的场景,几乎是重新修建道路,这样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非常突出,许多原始森林状况受到破坏,很可惜。不过看到美景我们便停车,下车去拍照, 却看到另外一辆车的人员才下车一会便往车里钻,我们不明就里,刚拍了几张照片发现森林里面的小虫子叮起人来特别厉害,根本受不了,赶紧返回车里揺起车窗走人。不过这段森林路已经大部分修建成四级沙石路面了,原来道路的痕迹只是在部分路段上看得到还要走一下,大多数都已经非常好走,越往察隅方向路似乎越来越好了,这个方向的施工车辆也多了起来,已经修建了三年了,估计明年许多路段都会变成四级沙石路面,道路的艰险性就大大降低,到时轿车通过也没有半点难度了。如今正因为在修路,许多道路的平整度很差,路面会突出很高的地方,尖石极易损坏车胎,因为海拔增加和气温下降,让轮胎的气压很高,轮胎硬崩崩的,有朋友说你可以放些气让胎压恢复正常呀,但以我前两次进西藏,多天在高海拔地方行车以及网络上当地藏族司机告诉的经验看,高原地带必须让轮胎的气压高一些才不容易伤胎,但胎压过高千万不要硬碰硬,这时看到尖锐的石头你得绕着走,估计过不了的地方得下车去清理,多次由我或者LD亲自下车去搬开路上可能伤害到轮胎的障碍物,因为我最担心的就是伤到轮胎。 
     说是这样说,但道路已经往海拔非常高的地方修建了,气温在下降,山上的积雪已经清晰可见,形成一些独特的雪山风景,附近的植被也越来越稀少,到后来往山顶时已经没有任何植被,都是些如到月亮上荒凉的石头了,来到山顶后,发现竟然有终年不化的积雪形成的冰墙被人们破开让出路面来,那冰墙厚的地方竟然超过车辆的高度许多,这无论是在川藏线还是滇藏线,还是高海拔地区的新藏219线和青藏线上都不曾有的景象,令人太惊奇了,看到广东东莞的几辆自驾车之一其中的一辆普拉多开着车窗放着音乐也在欣赏美景,但当时我没太注意,却没有看到他们其他几辆车,也忘记问了。仔细看周边没有任何标识注明该座雪山的名字,而我们之前看过许多篇穿越丙察察线的游记,似乎都没有专门记载该雪山垭口的名称。这时我看自己车辆的燃油百公里油耗竟然到达了创纪录地23升,极慢的车速和大油门行驶都大大增加了燃油的消耗,虽然只走了几十公里的路程,本来一箱油可以行走600多公里,却已经剩余400多公里的燃油里程了。我打开随车携带的海拔仪,却出现严重的高反,机械的东西也会出现高反?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实际上不仅是海拔仪,连手机、电脑等都会出现高反不工作,看自己携带的海拔仪竟然误差在400米以上,也就无法确切地知道雪山垭口处的海拔高度了。
     到达雪山垭口顶部后看到有一块绿色的牌子,上面写着若宾馆电话号码。也就是说下完山后便到达丙察察线上有名的目村了。到达若村里,村周边的环境已经大为改善,许多的大型货车在运送石料修建道路两旁的挡墙,许多当天过若村的自驾车辆都在此休息吃饭,我看了一下记载的从察瓦龙到此的公里数,刚好99公里,时间是中午1:20分,我们是早上7:20分出发的,刚好六个小时,平均时速16.5公里。我们在村边的道路边上休息,冲了杯牛奶,就着带的面包和饼干等算是吃了午饭,前后也不过20分钟时间便赶紧走。当地村民说前面的道路都很好了,我们一出村便下起了大雨,所谓的道路很好只是相对过去的道路而言,但道路在全面修建到是事实,车开到半山腰,到处是泥水和坑洼地带,一辆挂着公安牌照的车辆迎面开来,他可以提前在一处能会车的地方停车的,但对方却一直对着我开过来,没办法我只好避让往后退,雨水已经让道路泥泞不堪,倒退车是很危险的事,但不退双方会僵持在那里,对方找个影响公务的理由来收拾我也是没办法的事,退了一段路找到一开阔点的地方让开了对方,对方也还是懂礼貌地开窗户说了声:“谢谢”。这段路因为全面开挖,一遇到下雨泥泞不堪,不过对泥泞路我家大汉一点不惧,全时四驱就是对应付泥泞路有办法。若村一带景色特别漂亮,估计察隅县要将这一带建成旅游区,道路的修建起点比较高。
     过了若村后道路一直比较好,很快天气也是晴朗的,道路的灰尘多起来,这时可以将车速加快一些,竟然看到后面赶来了老王的陆巡和那辆坦途,他们去若村的另外一个村庄看了,又自己做的饭,耽搁了些时间。我跟在他们车辆后面,刚过一道弯不久看到前面一道河流,一边的桥梁已经建起来了,但桥面还没有完工,当天正好浇灌桥面的混凝土,施工方用铲车推了土堆挡住去路,车辆必须从下面的河水里面通过。刚一停车我便看到一辆装载机正好拉着一辆微型车过河。微面的底盘比较高,连微面都过不了的河面,一般的小车就更糟糕了。大家包括老王的陆巡及几辆牧马人等,都在河边观望,我走到河边仔细一看,倒吸了一口凉气:看那河水不仅湍急,而且深度到大腿了,难怪连微面都没办法通过,而那装载机就是为了拉车而准备的,河边上有不少人在等着看热闹。我心想难道这是今天最后一道坎,也是最后的难关竟然要将我们难住吗?这河水可是真考验人了,车辆最怕过水过程中熄火,全时四驱的车是不允许拖拽的,我对老王说:兄弟,看来得你帮帮忙了。他说:没事,我在前面等你。那两辆牧马人犹豫了一下便冲进了河里,他们加足了油门一下过了河冲上了岸,然后都在对岸停着。老王的陆巡过河时我仔细看了看,水刚好淹没在脚踏板上方超过半个车胎,已经超过一般车辆的涉水深度了,不过我认为大汉应该还能对付,要树立信心,带着孤注一掷的心里,我回到车上对LD说:你下车,走路过去。LD一直坐在车里没下车,并不了解河水的情况,听我要她下车便说:有危险吗?干嘛要下车。我听她这样说也没办法,回答道:“河水深,没有把握”。她坚持不下车。我打着火,心里默默地对着大汉说:老伙计,你可要为我争口气呀,别把我们丢在这里。俗话说:快过沙子慢过水。我可不象前面车辆一样轰足油门往对岸冲,而是平衡地掌握好油门均速地下水过河,没有半点停顿,大汉便带我们渡过了河水,而且上岸时一点不吃力,毕竟排量放在那里。一上岸后我彻底松了口气,这意味着我们挑战丙察察线已经战胜了主要的困难地带,剩下的就是把握好车辆开完最后的路程了。
       过了那段吓人的河水后道路也比较好,但我发现下方烂路上有车在开,而我在好路上却没有车,刚想这是为什么?前方一个大的土堆挡住,因为修建涵洞禁止车辆通过,只能调头返回看其他车辆走的线路下了路基往便道开去。没想到刚过了虎口又入了狼窝,那便道只是临时通车用的,几天后便会彻底废弃。但再烂也要走呀,特别是看到前方两辆车中的一辆车开到半山腰便往后退,那是相当危险的,估计是因为车的动力不够,爬到一半的时候便上不去了,还好半山腰处有一小平台,那车换档加力冲了上去。待我也开到那位置时才感到真的是陡呀,只看到前方的车头,根本看不到路面,车辆没有好的动力还真是冲不上去,冲不上去就意味着到不了正常的道路上,往后退都是相当危险的。但大汉过此段路一点不吃力,动力摆在那里呢。
      后面的路程因为道路是按照四级沙石路面修建的,大多好走,但车辆再次进入高山峻岭一带时,险情又再一次出现,虽然改道大多数路好走,有个别路段却处于没修好的状况,仍然非常窄小,我不经意地往车窗外看了一眼,吓得我心凉,左边可是万丈深渊呀,原来这段路已经没有在老的路段上,是段新开辟的线路,但仍然是山高路险。我问LD海拔是多少了。她不耐烦地回答说:老看海拔干什么?我说:“老婆呀,我高反已经非常难受了,只是想赶快离开高海拔地方,当然关心海拔的变化呀”。进入雪山垭口后我便开始胸闷、头痛的厉害,还恶心想吐,这是前两次进西藏都没有出现的状况,只是难受却忍耐住不想多说,想快点到达海拔低的地段会好受一些。而这样的高反状况竟然一直持续到青海,就算只有3000多米的地方都会感到有所不适。我在雪山垭口时还吃了葡萄糖和散利痛,后来就一直靠服葡萄糖水加头痛粉来缓解高反状况。 
     真正到察隅以后的海拔是比较低的2800米,但在到达察隅之前都是高山峻岭,悬崖峭壁,海拔一直都在4000米以上,会一整天都经历在高海拔上,高反严重的人一定要提前服好葡萄和散利痛,最好还服些高原康之类的抗高反的药物。可以提前预防好到来的高海拔反应。
     已经是下午七点多了,我们还没有冲出丙察察线段,等看到一个叫“桑久” 的岔路口,标明前方是察隅县时,才算圆满完成了丙察察线的穿越。傍晚8:30分我们来到驴友们推荐的“平安大酒店”,却因为酒店没有水便放弃往城里走,转了一会看到“明珠商务酒店”的名字,下去打听可以到对面财政局的球场里停车,120元一间,还不错,便住下了。妻子先进宾馆洗漱,而我找到洗车场,将爱车好好的清洗了一遍,恢复了大汉清秀的脸盘和身段。至于车上有没有其他损伤也无法看出。
       当日行程:224公里(内含进入察隅段柏油路面的的10多公里路面,也就是说真正的丙察线在我们这次走过时应该是210公里左右)。费用:216元。

http://s13/mw690/001p33gfzy7cFde8FwEcc&690
一大早起来这两辆车的车友便忙着自己做早餐
http://s9/mw690/001p33gfzy7cFdemHry28&690
后来认识他们两位:左边的叫“天涯”,右边是老王
http://s10/mw690/001p33gfzy7cESygSP719&690
早餐我们开始走的这样的碎石路面,对车而言怕伤到轮胎,对摩托车而言就太难骑了,路上一大早的那群藏香猪便出去找觅食了
http://s4/mw690/001p33gfzy7cESz6Idt33&690
http://s2/mw690/001p33gfzy7cESzTRJf81&690
察隅和左贡都归林芝地区管理
http://s1/mw690/001p33gfzy7cESAPCz600&690
注意照片对面那条山路,同样是行车的路,不过不是我们要走的这条线路
http://s13/mw690/001p33gfzy7cESBIK3aac&690
走到这碎石路面结束,注意前面有灰尘,是一辆皮卡车超过带起的灰尘
http://s10/mw690/001p33gfzy7cFdet9nH79&690
这标识很正规,右转走丙察左到左贡,道路更远路面更差
http://s7/mw690/001p33gfzy7cFdeyVGm96&690
老李的车在前面走走停停的等,让我们不好意思
http://s14/mw690/001p33gfzy7cESCzfiJ4d&690
应该是修路的人员在那里立了块牌子,箭头指向往察隅是向左行,右边是下一步改道的地方

http://s10/mw690/001p33gfzy7cESEexLj49&690
我停下车仔细观察,看到前方有灰尘扬起才敢确定是走这条线路,照片上突出不了道路的险峻,道路太狭窄了
http://s14/mw690/001p33gfzy7cESF10x7cd&690
这张照片上看得出弯一个连着一个,非常窄小且外倾斜
http://s9/mw690/001p33gfzy7cESFMt8kc8&690
照片上看不出外倾斜程度,实际上外倾斜的比较厉害
http://s3/mw690/001p33gfzy7cESGJIps52&690
这些大农用车经常在这样的地方跑,也是非常勇敢的驾驶员了,但这水泥路是往沙布村的,我们仍然是往左方走

http://s5/mw690/001p33gfzy7cESHAn7mf4&690
还要不断地走在这样的路面
http://s9/mw690/001p33gfzy7cESIirS8f8&690
http://s12/mw690/001p33gfzy7cESIYktRab&690
http://s10/mw690/001p33gfzy7cFdeFftf89&690


http://s4/mw690/001p33gfzy7cETiqCJR23&690
这是修建水电站改过的道路,那层层挡墙就是为改道而修筑的,车辆就是在挡墙上面行走的

http://s2/mw690/001p33gfzy7cETlprhf41&690
http://s1/mw690/001p33gfzy7cETmLkBy70&690
http://s5/mw690/001p33gfzy7cETtgZz6e4&690
挖机在整理路面
http://s4/mw690/001p33gfzy7cETupWbFf3&690
http://s1/mw690/001p33gfzy7cETvD2xO10&690
那戴帽子的老哥说他已经在这里干了三年了,挣了钱都没地方花

http://s6/mw690/001p33gfzy7cETwYNRrf5&690
我搂着的是那开丰田坦途皮卡车的,网名“天涯”,注意背上那几个字

http://s2/mw690/001p33gfzy7cETy9qiBe1&690
左边老王,第五次走丙察察线,中间“天涯”第三次走丙察察线,右边是“绿海天涯”,携夫人第一次勇闯丙察察线,这张合影拍摄的非常有意义
http://s11/mw690/001p33gfzy7cETzhRxMca&690
排前面两辆就是他们的车
http://s11/mw690/001p33gfzy7cETA2MAyea&690
http://s1/mw690/001p33gfzy7cETAXVyoc0&690
进入丙察察线有名的森林地带,但道路大部分已经扩建的很好了
http://s10/mw690/001p33gfzy7cETCg4lP59&690
http://s9/mw690/001p33gfzy7cETDppMse8&690
遇到修建涵洞时还走部分老路,就是照片中的样子
http://s13/mw690/001p33gfzy7cETEmN3e7c&690
梦扎村也是丙察察线一个中途重要的休息点
http://s8/mw690/001p33gfzy7cETFaP3N17&690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ETFXl4a2e&690
爱美是所有民族的共同特点
http://s16/mw690/001p33gfzy7cETGUC19df&690
http://s6/mw690/001p33gfzy7cETI4zhH95&690
这个村具备住宿条件
http://s16/mw690/001p33gfzy7cETJgQlF7f&690
http://s9/mw690/001p33gfzy7cETKoizS38&690
前面那辆牧马人是两个年轻人开的,非常鄙视他们,我多次主动让路却从来没有回应
http://s7/mw690/001p33gfzy7cETLtVVce6&690
http://s2/mw690/001p33gfzy7cETMFXEZb1&690
http://s4/mw690/001p33gfzy7cETNGbAve3&690
http://s2/mw690/001p33gfzy7cETVWFTH01&690
这一段路应该是原来的木材厂的地方,这卓玛家庭旅馆还是挺有名的,好象现在条件好多了
http://s13/mw690/001p33gfzy7cETXbAokec&690
这是老路地段
http://s6/mw690/001p33gfzy7cFdeNBD705&690
遇到这状况LD也得亲自去搬开石头
http://s8/mw690/001p33gfzy7cETZDcjRb7&690
http://s2/mw690/001p33gfzy7cEU0S7D3e1&690
这辆车别说是来自东北辽宁的,东北人来挑战丙察察线,还是应该肯定的,他们的车厉害,是辆陆巡
http://s6/mw690/001p33gfzy7cEU2eilT45&690
http://s7/mw690/001p33gfzy7cEU3nSU6e6&690
想打招呼说几句话,他们却匆忙往车上走,过一会我们也赶紧往车钻,是因为林子里面一种小虫子太厉害了,咬人后特别疼痛难受,东北人叫“小咬”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EU4i3Bsce&690
我们家大汉也脏得不行
http://s16/mw690/001p33gfzy7cEU5DxW7af&690
匆忙拍了几张照片后便离开了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EU6wYEK2e&690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EU7xBCu4e&690
http://s7/mw690/001p33gfzy7cEU8RcJo06&690
又堵车了,但我们刚到路便通了
http://s14/mw690/001p33gfzy7cEU9YWBvad&690
这张照片是我在远地方用单反相机变焦镜头拉过来拍摄的,照片可能看不出,但实际上这段路很陡,那辆江铃驭胜虽然是辆四驱车,但因为动力不足,车冲了几次才冲挣扎着冲上去,他往上冲带起的灰尘,硬冲了几次才冲上去

http://s8/mw690/001p33gfzy7cEUaTOVFa7&690
http://s14/mw690/001p33gfzy7cEUbVOjj5d&690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EUd06gSfe&690
这样的地方同样有牛人——徙步背包族
http://s11/mw690/001p33gfzy7cEUedP0m5a&690
这次轮到我下车去搬水中那块石头
http://s1/mw690/001p33gfzy7cFdeUBlC90&690
汉兰达的底盘不高,没有超过一个椰子的高度,石头大一点便得去搬开
http://s7/mw690/001p33gfzy7cEUgn28C66&690
这辆车悲剧了,坏了好久了,车里没人,看样子也已经停了好久了,这是辆两箱的福特福克斯吧
http://s12/mw690/001p33gfzy7cEUn1FXR8b&690
这条绿色的流沙带如果是冬季下雪用来划雪肯定很刺激吧
http://s2/mw690/001p33gfzy7cEUnzICR71&690
http://s11/mw690/001p33gfzy7cEUovaXw1a&690
路被改成了这样,可想当初这段路有多难
http://s4/mw690/001p33gfzy7cEUoT5yr33&690
http://s8/mw690/001p33gfzy7cEUq8BwPe7&690
http://s5/mw690/001p33gfzy7cEUqLY0s34&690
http://s2/mw690/001p33gfzy7cEUrBzLHa1&690
这条路上徙步的,骑自行车的,骑摩托车的,开车的都有啦
http://s4/mw690/001p33gfzy7cEUspqEz33&690
http://s14/mw690/001p33gfzy7cEUtDDtz5d&690
http://s14/mw690/001p33gfzy7cEUuSc3j2d&690
满山的杜鹃花开的正旺
http://s10/mw690/001p33gfzy7cEUxf0WRd9&690
http://s14/mw690/001p33gfzy7cEUDnAzrdd&690
这两位妇女可能是工地上的

http://s6/mw690/001p33gfzy7cEUECbzv15&690

http://s4/mw690/001p33gfzy7cEUwaZij13&690
我开始并没有注意这辆车就是那几辆东莞自驾游车队中的一辆,人在车里听音乐不下车,车外也没人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EWQTfzM2e&690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EV0b1qmee&690
http://s7/mw690/001p33gfzy7cEV13P4aa6&690
http://s3/mw690/001p33gfzy7cEV1SaQy22&690
http://s12/mw690/001p33gfzy7cEV2CQNJab&690
http://s7/mw690/001p33gfzy7cEVaoVAa66&690
目若村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EVbozxA7e&690
http://s2/mw690/001p33gfzy7cEVc52sV81&690
http://s1/mw690/001p33gfzy7cEVd49VKb0&690
http://s9/mw690/001p33gfzy7cEVdQHiM48&690
在目若村停留休息吃中午饭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EVeXNTg0e&690

http://s1/mw690/001p33gfzy7cEVfTqbm40&690

http://s8/mw690/001p33gfzy7cEVh276n87&690
照片中那位四川妇女可是位厉害角色,一手拿步话机,一手拿手机,正大声指挥着运输车辆拉石料,那声音大的超过正常人多倍
http://s9/mw690/001p33gfzy7cEVifkA898&690
http://s16/mw690/001p33gfzy7cFdg7b8b8f&690
中午饭就这样解决的
http://s14/mw690/001p33gfzy7cEVjYTw1cd&690
http://s8/mw690/001p33gfzy7cEVkTxmT77&690
http://s14/mw690/001p33gfzy7cEVlMquN8d&690
这房子估计修建起来是用做客栈之类的,目若村是作为旅游景区来开发的,周边景色告别漂亮
http://s5/mw690/001p33gfzy7cEVmCMYs74&690
目若村一带景色
http://s8/mw690/001p33gfzy7cEVnnezd57&690
下着雨没看清两位摩托车手的面目,可能就是在这里与“善行天下”他们错过

http://s6/mw690/001p33gfzy7cEVo4g5vd5&690
天上一直下着细雨
http://s13/mw690/001p33gfzy7cEVp0aVS9c&690
这是干啥呢?
http://s2/mw690/001p33gfzy7cEVpLFzX51&690
http://s14/mw690/001p33gfzy7cEVqzZnL1d&690
路面很烂,但局面很快便会改观
http://s9/mw690/001p33gfzy7cEVxCz5688&690
http://s1/mw690/001p33gfzy7cEVypfPie0&690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EVzisCq3e&690
http://s3/mw690/001p33gfzy7cEVA9slk72&690
http://s12/mw690/001p33gfzy7cEVAWrAD9b&690
http://s5/mw690/001p33gfzy7cEVC0SsA04&690
http://s7/mw690/001p33gfzy7cEVDcjtk56&690
微信发出这张水塘的图片的有网友说“还没他家的鱼塘大”
http://s1/mw690/001p33gfzy7cEVEkNs450&690
这冰层似乎终年不化,就在路边上
http://s10/mw690/001p33gfzy7cEVF9eFH79&690
http://s12/mw690/001p33gfzy7cEVFTm8X3b&690
仍然还有不少杜鹃花在开放着

http://s12/mw690/001p33gfzy7cEVHbcPpdb&690

http://s5/mw690/001p33gfzy7cEVIauPy44&690

http://s13/mw690/001p33gfzy7cEVIWxPucc&690

http://s3/mw690/001p33gfzy7cEVJHlJMc2&690

http://s10/mw690/001p33gfzy7cEVKykEpc9&690
我拍了照片在看如何,LD在一边拍摄了我,虽然路边上有积雪,但没感觉到冷
http://s3/mw690/001p33gfzy7cEVLgQ4W52&690
道路从冰层中通过,随着气温的变化,若干年后这些冰层也会消失掉
http://s11/mw690/001p33gfzy7cEVMT0fgda&690
藏族同胞将自己的爱车打扮成这模样,挺有个性的
http://s8/mw690/001p33gfzy7cEVNGQpp97&690
前面老王他们因为进目若村中的另外一村去看并做饭吃,所以落在我们后面,现在超过我们,但刚超过我们便停在前面,什么情况?
http://s6/mw690/001p33gfzy7cFdggiJ755&690
原来桥上不能通行,必须走河里,只见那装载机将微型车拖过了河

http://s11/mw690/001p33gfzy7cFdkix5M3a&690
我用手机拍下了水面情况,看得出水真的不浅,但视觉上不觉得有多深的水面,实际上已经超出一般车辆能够涉水的深度了

http://s4/mw690/001p33gfzy7cFdkpg2fe3&690
这时的油耗是百公里19.2升
http://s7/mw690/001p33gfzy7cEW1Biho26&690
我在盯着河水看深度。LD从后面拍拍摄的我

http://s13/mw690/001p33gfzy7cEW2z3iY6c&690
我看老王的陆巡过河时拍下的照片,他的车辆毕竟是陆巡呀。很轻松便过了河

http://s13/mw690/001p33gfzy7cEW4mHs8cc&690
我的车也进入了河中,我心里在暗暗给我家大汉加油:大汉你一定给我争口气呀!LP也在说道:大汉加油呀!毕竟两人都非常紧张,生怕关键时候掉链子呀。在过河时她拍下了这张过河的照片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EW53V5s2e&690
终于都顺利过了河,其实其他过来车虽然好但他们心里同样也没数。老王的车停在那里,人下来看着我的车也过了河,给我打了个招呼才离开。终于过了这道坎,我心里一下放松了许多。
http://s12/mw690/001p33gfzy7cEW5Z8Jt4b&690
http://s10/mw690/001p33gfzy7cEW6PGdj69&690
http://s9/mw690/001p33gfzy7cEW7Yi6c18&690
http://s9/mw690/001p33gfzy7cEW8QHpK88&690
老王和天涯他们要下车看看

http://s2/mw690/001p33gfzy7cEW9MYmd21&690
我们也停下车拍照

http://s13/mw690/001p33gfzy7cEWaNRuI1c&690

http://s3/mw690/001p33gfzy7cEWbRcwGe2&690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EWcNaxM4e&690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EWdFanc0e&690
http://s12/mw690/001p33gfzy7cFdkwYwrab&690
反光镜上看不出,但这大车在会车时真差点就擦着我的车了

http://s3/mw690/001p33gfzy7cEWeq52i72&690
下了便道,照片上看不出来,其实对面这山坡很陡,一般车辆爬起来非常费力,前面那辆车爬不动中途还停了下来,真吓人!

http://s10/mw690/001p33gfzy7cEWf7d8Zd9&690
又过雪山垭口了,记忆中好象是第三个雪山垭口吧

http://s11/mw690/001p33gfzy7cEWfQeW65a&690

http://s16/mw690/001p33gfzy7cEWgHpYb5f&690

http://s3/mw690/001p33gfzy7cEWhufho52&690

http://s10/mw690/001p33gfzy7cEWi5hdn39&690

http://s5/mw690/001p33gfzy7cEWvcjGY04&690

http://s1/mw690/001p33gfzy7cEWReg2A80&690
车开到这份上已经没有更多可形容的了,但实际上险路还没走完呢
以下的路段完全是重新修建的,同样艰险无比,哪老路呢?想象的出会比此更加惊险:

http://s1/mw690/001p33gfzy7cEWD2B9ef0&690
http://s5/mw690/001p33gfzy7cEWDPzr6b4&690
http://s14/mw690/001p33gfzy7cEWEwGgldd&690
http://s12/mw690/001p33gfzy7cEWFvTWb4b&690
看到了吗?到察瓦龙的老路原来是从这里走的,估计还是有车辆通行的,毕竟有些村庄在路边上

http://s12/mw690/001p33gfzy7cEWGGkEX4b&690
http://s7/mw690/001p33gfzy7cEWHDd7826&690
http://s4/mw690/001p33gfzy7cEWIDsIz83&690
看到这经幡,意味着已经全面走完了危险的路面

http://s8/mw690/001p33gfzy7cEWJo7Erb7&690
这几位女孩子在路边看书,看时间已经是傍晚8点多了
http://s5/mw690/001p33gfzy7cEWKaA2U94&690
http://s9/mw690/001p33gfzy7cEWKOw0898&690
控档村,车子从这里出去
http://s6/mw690/001p33gfzy7cFdl7NeR15&690
看到这桑久的标志,意味着挑战丙察察线取得了圆满成功
http://s7/mw690/001p33gfzy7cEWLz8SW06&690
前方是察隅县了

http://s2/mw690/001p33gfzy7cEWRTRgl21&690
那不太清楚的几个字是“平安大酒店”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Fdlo35c7e&690
进城找到住处后便去洗车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Fdw1Mm2ae&690
看见地上的浑水了吗?洗好后的大汉又展现出他清秀的魅力来

http://s15/mw690/001p33gfzy7cFdlfJzobe&690
开始我以他们不是藏族,但他们是百分之百的藏族,那女孩子一身汉装,好漂亮,是洗车场主的妹妹,而洗车场主的媳妇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同样非常漂亮,但因为她们不让对着她们拍照,照片上没有她们的身影,我从车上拿了两个苹果给他们
http://s9/mw690/001p33gfzy7cFdlNpI478&690
当晚入住的宾馆
http://s11/mw690/001p33gfzy7cFdlXxl8ba&690
肚子真的很饿了,我们好好吃了顿四川毛血旺菜,祝贺挑战丙察察线获得圆满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