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只在美国有优势? (一) 且看加拿大和日本
(2008-05-19 10:06:23)
Bogle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靠不理解某件事挣钱的话,让他理解这件事将是惊人地困难",跟"屁股决定脑袋"有异曲同工之妙.基金公司为了赚主动式基金
比ETF多出两倍多的收费,编造了不少误导投资者的说法.在他们嘴里,基金未来的表现与过去关系密切(所以一定要选我们公司的五星基金噢);有效市场指数
基金有利,低效市场指数基金不利(低效市场高昂的交易费用和主动式基金百分之几百甚至几千的换手率是没人提的);指数基金不是长期持有的对象,反倒成了波
段操作事后诸葛亮抢"反弹"的工具;占市场大部分时间的牛市我们拼不过指数基金(这么容易就认输了?),可是熊市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减仓,至于牛市和熊市都
过去以后主动式基金跟指数比起来是胜了还是败了,过去三年为什么75%以上的主动式基金都拼不过一个沪深300,没有一个基金公司吭一声;基金业绩比不过
沪深300?没关系,我们只和上证指数比,比不过上证指数也没关系,我们再和自己制定的80%仓位的业绩基准比,保证投资者满意;指数基金长期以后有优
势?你说的全是美国的那一套(当然中国市场过去三年的数据也不算),换个地方指数基金就不灵了.基金公司的意思是,广泛覆盖市场并且低费用低换手率并不总
是指数基金的优点,如果指数基金真的是换个地方就不灵了,还麻烦哪位基金公司的研究人员给个国家的名字和数据,让我们来仔细看看,我在网上查了查,加拿大
日本俄罗斯英国的主动式基金长时间以后都跑不过指数,这怎么解释呢?
标准普尔定期发布权威的几个国家指数与主动式基金的对比数据,我们先来看看加拿大和日本的数据.这里提到的主动式基金都是各国国内的基金,而不是由美国经理操作的外国基金,既然很多人不相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自家的和尚本领如何呢?
截止到2004年底,加拿大过去五年中58.1%的主动式基金败给了S&P/TSX大盘指数,50%的小盘基金败给了S&P/TSX小盘指数,过去三年中81.5%的主动式基金败给了S&P/TSX指数,59.3%
的小盘基金败给了S&P/TSX小盘指数,1999年底存在的主动式大盘基金到04年底只剩下69.1%,小盘基金只剩下68.2%,也就是说,
五年过后,四个基金中就有超过一个被迫清盘或与其他基金合并而锁定败局.截止到2007年底,过去一年中75.7%的主动式大盘基金败给了S&P/TSX大盘指数,62.9%的主动式价值型基金败给了S&P/TSX价值型指数,过去三年86.7%和96.8%的主动式基金分别败给了这两个指数,过去五年91.6%和100%的主动式基金分别败给了这两个指数.
日本的数据目前只更新到2004年年中.在2004年的前半年,58.3%的主动式大盘基金败给了S&P日本500指数,但是84.6%的小盘主动式基金战胜了S&P日本250小盘指数.过去三年中,66.4%的主动式大盘基金败给了S&P日本500指数,63.2%的小盘主动式基金战胜了S&P小盘指数,过去五年中,73.7%的主动式大盘基金败给了大盘指数,76.6%的
小盘主动式基金败给了S&P小盘指数.过去三年中,32%的主动式基金清盘或被迫合并,过去五年中,46%的主动式基金消失了.研究同时表明,计
算主动式基金的整体平均回报也是有学问的,简单算术平均得到的回报率往往比按照资产大小加权调整后的平均回报率要高.举个极端的例子,假设市场上只有两个
主动式基金,一个规模10亿,去年回报10%,一个规模1亿,去年回报100%,算术平均是10%+100%/2=55%,按照资产加权平均是10%
*10/11 +
100%*1/11=18.2%.算术平均回报率往往比资产加权平均回报率高的原因是规模小的基金表现往往比规模大的基金好,而且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获得
的回报是资产加权平均回报率,而不是简单的算术平均值.
加拿大和日本的数据再次说明,指数基金在短期虽然不一定有优势,但是时间越长,优势越明显.虽然期望指数基金战胜所有的主动式基金是不现实的,但是长期以
后战胜80%-90%的主动式基金还是比较轻松的.是选择一个二十年后可以保证取得前10-20%优异成绩的指数基金,还是拿自己的投资去冒险企图寻找寥
寥无几的几十年后还是能战胜指数的主动式基金,哪一个是稳妥的策略,我想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有人会说加拿大和日本都是成熟市场,效率甚高,主动式基金占不了便宜,下次我们把目光转向跟中国同属金砖四国的俄罗斯,看看指数基金在俄罗斯这个低效的新兴市场表现是否依然出色.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