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私募基金不神秘

(2008-02-24 04:43:42)
标签:

财经

      私募基金和专户理财都不是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小投资者有资格参与的,门槛动辙几十万甚至上千万,而且私募基金不公开发行,你有钱也不一定能很容易地找到购买 的门路,同时私募基金所受的监管比公募基金少得多,基金经理更是鲜有露面,私募基金似乎很有一些神秘色彩.前一段时间在3000点就开始看空的把私募基金 清盘的赵丹阳吸引了不少眼球,原来战胜了市场是基金经理的本领,败给了市场是基金经理坚守自己的投资理念注意风险保护投资者,工作合格不合格都是一片赞 誉,各位看官是不是都在跟我一样恨自己入错了行
      私 募基金在美国叫"对冲基金"(Hedge fund),跟国内一样,对冲基金门槛很高,跟普通多样化投资的基金不同,对冲基金所持有的投资项目比较集中,监管相对较少,收费很高(除了管理费外,跟 国内的专户理财一样,可以收取赢利的20%).正因为收费极高,对冲基金经理的报酬很高,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公募基金经理频繁跳槽到私募基金.同样,私募 基金被清盘也往往不是因为基金经理有多么高的道德风范或者多么担心投资者承受的风险,而是因为基金表现不佳加上投资者大量赎回,基金规模大幅缩水,收取的 费用急剧减少,雇员开始纷纷跳槽而导致基金被迫关闭的.
      只有富人能买,而且对冲基金又有索罗斯的量子对冲基金这样的代表,战胜市场获得高回报是不是轻而易举呢?我们再来看看Larry Swedroe的分析.
      福步斯杂志研究了1500个美国国内和1100个国外对冲基金在1993年1月到1998年10月间的表现,在扣除费用之后,对冲基金的平均年化回报是 13.3%,而S&P500指数是19.9%。在1999年Journal of Finance的一篇文章里,作者研究了906个对冲基金在1988-1995的表现,他们的结论是:对冲基金平均起来比主动式基金回报更高,但是在根据 风险调整后的回报低于指数回报,对冲基金的风险比主动式基金和指数都要高。
      对冲基金的风险有多高?我们来看看有多少对冲基金清盘吧。资产管理杂志2002年的一篇文章研究了对冲基金的清盘史,从1989年到1995年,每年大约 有15%的对冲基金关闭,一个对冲基金在成立的第一年中清盘的机率是7.4%,第二年就超过了20%。大约30%的对冲基金活不过三年,40%的对冲基金 活不过四年。纽约大学商学院的教授Stephen Brown说:“成立六个月还没倒闭的对冲基金中的一半在两年之后就死了”。
      对冲基金的风险为什么那么高?首先是杠杆风险,也就是说对冲基金往往借钱来投资,以前提到的有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坐镇的名为“长期资本管理”的对冲基 金在1998年的规模只有大约50亿美元,可是借款却超过1250亿美元,大大超过其实际资产。举个例子,要买100美元的某个投资项目,对冲基金只要自 己出5元钱就可以了,如果100元的投资回报是10%,对冲基金赚了10元,回报率是200%(当然实际比200%稍微低一点,因为银行借款是有利息 的)。赚钱的时候很漂亮,亏钱的时候也很恐怖,如果投资回报是-10%,对冲基金在还了银行的95元后把自己的5元赔光不算,还得倒贴5元进去(回报率低 于-200%),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对冲基金被迫清盘的时候导致的是一场金融灾难。
      中国的私募基金可能还不太采用杠杆手段大肆借钱,但是对冲基金的下一个风险国内的私募基金也免不了。除了管理费外私募基金(包括专户理财)还收取赢利的 20%,可是基金亏损的时候却由投资者来承担全部的损失,由此造成的问题是接近年底如果基金表现不佳,经理高额奖金无望,往往会进行极度冒险的投资来试图 翻盘。如果赚了皆大欢喜,赔了的话关系也不大,反正由投资者承担全部损失。为了安抚投资者,基金公司往往采取貌似合理的报酬计算方法,如果某年基金亏损 10%,那么下一年计算经理20%提成时的基数只能是超过10%的那部分,这样往往导致在经过几年不佳表现后,基金经理翻盘希望渺茫,会干脆清盘,然后再 重新开始一个对冲基金,这样就不需要再努力弥补过去的不佳表现了。
     
除了投资不多样化而不能有效分散风险,对冲基金 还往往投资于交易量极低流动性不好的投资项目,所以对冲基金往往对投资者赎回做出严格的限制,因为交易量极低的投资项目极难脱身,尤其是在市场下跌的时 候。对冲基金往往规定每年只有在特点时间才允许投资者赎回,每次赎回的资金不能超过一定数额,还有非常高昂的赎回费。
     
经常被用来支持赵丹阳行为的例子是美国投资家Julian Robertson管理的老虎对冲基金,从1980年创立到1998年达到巅峰,这个对冲基金的总资产达到220亿美元,一度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2000年基金清盘时规模不到70亿美元。又有人说这是道德的典范,是Robertson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看不懂科技股泡沫保护投资者的行为,其实老虎基金早已在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对日元汇率的投机中就已损失惨重,投资者早就开始大量赎回了,科技泡沫不过是给老虎基金雪上加霜而已,你说之前18年的成功到底是能力还是运气呢?
      私募基金/专户理财并不神秘,和指数基金比起来的好处在于感觉良好,因为投资者都是清一色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而且挺激动人心,比无趣的指数基金好玩得 多,可是只要私募基金投资的还是股市,他们一样要受市场回报的限制(还记得以前说的为什么不管市场是否有效指数基金都一样有优势吗)。如果某个私募基金的 回报一时超过了指数,要么是运气,要么是冒了比指数高得多的风险,一个在三分之二的市场上涨时间背着高额管理费的基金是几乎不可能长期战胜市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