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一个走下神坛的基金经理

(2008-01-14 16:57:47)
标签:

杂谈

      很多关于炒股的博客都把巴菲特和林奇奉若神明,长期战胜市场在他们看来虽然不容易,但是只要祭出“价值投资”的法宝,耐心地“长期”投资上几年,就可以利 用市场某些效率不高的地方来战胜市场。其实市场的有效性理论是一个能够不断自我修正自我增强的理论,如果市场确实有某个效率不高的地方被某个基金经理(比 如巴菲特)利用了,那么别人就会研究这个低效率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被发现的,以后这样低效的地方就越来越难以产生,即使产生了也越来越快地被消除,市 场的有效性就得以不断地增强。虽然机构在国内市场的持股比例只有三四成,但是中国股市的效率可能比很多人想象得都要高。
      美国的股市发展这么多年了,多年战胜市场指数的基金经理虽然为数不多,但是除了
巴菲特和林奇之外也还有几个。我在“寻找下一个彼得林奇”里提到过有十年十一年连续战胜指数然后一败涂地的基金经理,事实证明他们不过是几万个连续掷十几次硬 币的人中那几个每次硬币的正面都朝上的幸运儿而已。也许十年十一年都不够长,我们再来看看现在非常有名的一个主动式基金经理,名叫Bill Miller(比尔米勒),他是Legg Mason Value Trust(一个大盘价值型基金)的经理。从1991到2005的15年间,他每年都战胜了S&P500大盘指数,创造了主动式基金连续战胜指数 的历史纪录,不可谓不牛,似乎很难说他的成功是靠运气而不是靠能力。可是从2006年开始,这个有着辉煌战绩的基金情况开始有些不妙,回报只有5.9%,而S&P500指数的回报是9.9%,也许是比尔米勒一时运气不好,可是2007年S&P500指数回报是5.5%,这个基金却是 -6.7%。过去的五年虽然指数只在两年中取胜,但是平均起来每年战胜这个基金2%,更糟糕的是,据Larry Swedroe统计,这个基金两年相对于指数的落后完全抵销了之前六年相对于指数的优势,也就是说基金过去八年的总回报落后于指数。换句话说,如果有投资者在比尔米勒连续九年战胜指数后开始选择他,到今天的回报还略低于指数。不出意料的是,发现基金成绩优秀以后,大批投资者的资金蜂拥而入,基金表现不佳了,资金又大批撤离。很可惜,大部分投资者没有享受到基金优秀的成绩,享受到的只有大大低于指数的回报。是比尔米勒没有能力吗?未必,可是如果你买了这个基金,你打算再给他多少时间?你愿不愿意用自己的钱去冒险?如果08年他战胜指数了,是运气还是能力使然呢?
      由此也牵扯出一个很有意思的基金公司做广告的问题。虽然上面提到的这个基金在过去的两年、五年、甚至八年平均起来都败给指数了,基金公司照样可以说过去十 七年的平均年化回报是高于指数的,也就是说,一美是可以遮百丑的,只要基金有一段时间大幅度战胜指数了,即使以后长时间成绩不佳,只要不是太严重,你不是 讲长期投资吗?基金公司拿出最长期的数据,你看,我们基金的年化回报不是很好吗?至于你是有超人能力般地在我们基金成立之初就慧眼识英才地开始果断投资, 还是追逐表现赶上了基金规模急剧扩大后表现一直在走下坡路的不幸阶段,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好玩的还在后头,有的基金公司在旗下基金一年碰巧大幅战胜指数后就把基金变成壁橱式指数基金
, 以后每年跟指数的回报差不多,这样只要在计算年化回报的时候把战胜指数的那一年计算进去,这个基金以后就基本是一直战胜指数的,这样基金公司就可以名正言 顺年复一年地多收1%的管理费了,所以比较主动式基金和指数的回报时一定要注意分多个时间段(比如每年或者每几年)比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