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部消息”灵不灵

(2007-08-20 13:53:50)
标签:

证券/理财

      我说了指数基金在新兴市场照样有优势,而且以前也用了铁一样的专门对于新兴市场进行的研究统计,大家如果没有读过的话我建议你再看一下那张图:
http://chemscorpio.blog.sohu.com/52694011.html
      这个图说明了重要的两点:一、指数基金在新兴市场跟在高效市场一样,时间越长,战胜的主动式基金越多,二、熊市里主动式基金不比指数基金抗跌,甚至可能更糟糕。
      让我又好气又好笑的是,不管我怎么说,不管真实的数据怎样,很多人就是认为指数基金在熊市中将会惨败于主动式基金,而他们的依据只是中国的股市是低效市 场,基金经理“应该”能够获得内部消息,换言之,基金经理“应该”能够预测市场,为投资者带来超过市场指数的回报。过去的牛市中这样的内部消息作用不明 显,一旦进入熊市主动式基金必胜。
      内部消息是好东西,对于一个小投资者而言可以一夜间带来几倍几十倍的收益,而对于一个有大笔资金的基金而言,内部消息的作用恐怕要打个折扣,而且大家忘 了,中国的股市虽然是牛市,中间可不是没有暴跌的。调控的谣言没断过,提高印花税的传言财政部辟谣了,骗了咱老百姓,这些每年拿着几十万上百万年薪的基金 经理怎么也没看出来,不然在5月29号把股票抛了过几天再兜个底岂不是可以大大提高基金回报?指数基金一古脑地乱投资,能够获得内部消息的基金经理们为什 么在牛市中就不容易战胜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满仓,他们如果能够预测到中国牛市的话也可以一直满仓,更可以靠内部消息轻松战胜指数基金。现在反正已经败了, 就造个谣把自己的失败轻描淡写搪塞过去,熊市里见(反正熊市还没来),既然基金经理们预测不了牛市,有什么证据表明他们能够预测熊市?我记得某次暴跌又暴 涨后一个主动式基金经理接受采访时被问及暴跌后为什么没有减仓,他说市场难以预测,不敢减,事实证明了他的正确,可是如果那个暴跌是熊市的开始呢?他照样 不敢减,内部消息的作用哪里去了?预测市场的能力哪里去了?就算熊市开始了一段时间,经理们开始减仓了,短时间内战胜了指数基金,又会发生我在上文提到的 在牛市前夜仓位太低的情况。永远别忘了,你预测不了市场,基金经理们同样预测不了市场,而且可以放心地说,大多数主动式基金经理是庸才。
      有人说美国这样的高效市场是机构在博弈,中国市场机构持股偏低,这当然是事实,但是这并不是指数基金无效的证据,况且中国市场机构持股量可能比大多数人想 象的要高。看看下面这篇报道,还是去年11月的数据,机构持股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基金占了约20%,考虑到基金在中国发展的短暂历史,这样的速度还是很 惊人的,可以想象的是,机构持股还会进一步增加,持股的个人会继续减少。
http://news.xinhuanet.com/stock/2006-11/27/content_5395125.htm

      我们再看看美国的数据:
http://s8.sinaimg.cn/orignal/4caad08de5f6709490f77
      美国1970年的情况跟中国当前类似,有三分之二的股票在个人手中,三十几年后个人持股下降到了32%,有趣的是,我在“指数基金101”里的数据正是从 1970年到2003年总共33年中指数基金和主动式基金的对比,在美国这样一个个人持股者逐渐减少、市场由低效逐渐转变为高效的过程中,大盘指数基金战 胜了大约90%的主动式基金,而且这样的比较还是对指数基金不利的,因为没有考虑主动式基金投资小盘带来的优势。有理由相信中国基金的发展情况会更快,个 人持股者会比美国更快地减少,如果你现在是个三四十岁的投资者,打算投资上二三十年,那么你将是中国股市由低效发展为高效的见证人,我相信美国市场演变过 程中指数基金的表现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
      我讲的是理性投资,不过我也说过理性投资者永远是少数,绝大多数投资者是追涨杀跌短线操作的,我就是把嘴磨破了也没用,象AO4这样说服不了的人我永远也说服不了,我只是摆事实讲道理,等中国的基金经过十年二十年我们再回头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投资的品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