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见,以前相当多的美国企业雇员退休后除了社会保障外还享有本公司的退休金计划,即雇员每月投资一部分工资,企业也提供相应的一部分资金,并且雇佣顶级的投资公司管理,由雇员退休后支取。先看几个事实:1995年,英特尔公司解雇了管理退休金的所有的主动式投资经理转向被动式投资,1999年菲利普·莫利斯(万宝路的生产商)将近80亿美元的退休金由主动式转向被动式投资,2002年埃克森·美孚也将140亿的退休金由主动式投资转向指数基金,可以想象,这些大公司是吃够了主动式投资的苦头才转向被动式投资的,这难道还不能说明指数基金的优势吗?
1986年美国进行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了最大的91个从1亿到30亿美元规模不等的企业退休金计划,如果有什么投资能够比较有可能战胜平均市场回报的话,大型企业的退休金计划应该是最有希望的,因为他们雇佣的都是最好的投资公司和基金经理,应该拥有最强的对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力量。这项研究表明,从1973到1983年,所有退休金计划的回报有93.6%是由投资组合决定的,只有不到6%是由预测市场趋势和选择具体的股票/基金决定的,而且,主动式投资经理对市场的预测和股票的选择几乎总是使回报更低。需要注意的是费用不是考虑因素之一,因为对于大型退休金计划来说费用相对是比较低的。
所以你想投资成功,只要注意两件事情就够了,一是有一个好的投资组合,二是注意费用。成功预测市场走势和挑选下一个五星基金当然能够增加回报,但是以此为生的基金经理们都做不到这一点,你真的认为你可以吗?
关于基金风格漂移的问题我想再说两句。一是中小企业板ETF的问题,好在只是很少一部分资金,而且指数的表现是大家都看得见的,一旦偏离过多基金经理很容易受到指责,二是由于基金风格漂移,相应的比较指数也应该变化,比如华夏大盘精选如果是大盘基金的话你可以用上证180ETF或者深证100ETF和它相比,现在的华夏大盘精选有超过50%的小盘,那么未来和它比较的标准就是50%(甚至更多)的中小企业板ETF和一个大盘指数的组合。以后有什么基金宣称自己战胜了大盘,先看清楚这个基金本身是不是一个大盘基金,否则其成绩应该由一个相应的指数组合来衡量,这样才公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