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指数基金去年上半年表现不佳,远远落后于主动式基金,但是指数基金从第四季度起表现强劲,超过主动式基金,我想说的是,不要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因为指数基金和ETF的回报是整个市场的回报,回头看任何一年你都可以挑出一大把表现超出指数基金的主动式基金,但是这不是放弃指数基金的理由,同样,指数基金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的强劲表现也不是你应该选择它的理由。
指数基金优势的大小取决于市场效率的高低,在一个高度有效的市场,任何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的信息都会被所有的投资者知道,所以基金经理没有任何机会增加回报,当然一个效率高得以至完美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否则也不会有巴菲特林奇这样的明星经理了。美国的市场不是绝对有效的,中国的市场当然更是如此,所以可能有比美国更多的主动式基金经理会为你带来好的回报,但是不要忘了,主动式基金与被动式基金相差的费用绝不仅仅是晨星上写的1%。以前我说过新兴市场股市的流动性不好,主动式基金的大笔资金进出股市时会导致股价剧烈变化,想想老鼠仓的例子吧,一个基金的部分资金可以轻易地把一个股票的价格大幅甚至成倍地拉高,所以主动式基金进出股市越频繁,费用就越高。一个换手率超过1000%的主动式基金和一个好的换手率不超过10%的指数基金在费用上很难相比,所以你选择一个主动式基金时,换手率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在冲天的牛市里,费用往往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但是中国这样的牛市还能维持多久呢?等到年回报率回到正常的百分之十几甚至更低时,百分之几的费用差别已经把大部分主动式基金置于绝境了。
另外如果你没有读过我的关于主动式基金抵御熊市能力的那篇文章,我建议你看一看我的得意之作,我不否认主动式基金比指数基金更有可能抵御熊市,但是它们做到的很有限,而且就算是有基金经理能够非常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可是中国的基金发展史只有四五年,也没有经历过从牛市到熊市的过程,你怎么事先确定这能救命的经理会是谁呢?
现在看来中国的五个ETF都是中小投资者可以投资的,门槛不象晨星上写的那么高,那么平均市赢率偏低的红利ETF就荣登我的推荐榜了,它的缺点是所含股票较少,所以你应该用它和其他ETF搭配。上证50ETF为大盘价值型,也很不错,180ETF属于平衡型,但是覆盖范围较广,深证ETF和中小企业板ETF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把这几个ETF(比如等量的红利ETF,50ETF,深100ETF,中小企业ETF)搭配债券基金就能在国内市场尽可能多样化地投资了,假如你还可以分散一部分资金到国外市场,你的资金组合就近乎完美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