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的唐建利用父亲和第三方帐户建老鼠仓的违法事实终于被揪了出来,根据相关新闻来看,这不过是冰山一角,无力的监管对于更多的老鼠仓是无能为力的,为此买单的都是中小投资者,现在网上要求上投赔偿的人到处都是,能不能成功很值得怀疑。
这次事件表明了以上投旗下基金为代表的主动式管理基金的两大弊端。看看网上对老鼠仓的定义:“老鼠仓是指庄家在用公有资金在拉升股价之前,先用自己个人(机构负责人,操盘手及其亲属,关系户)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当然,最后亏损的是公家资金。”
首先,象我以前说过的那样,当主动式基金用大批资金购买某一种股票时股价会大幅上升,等基金抛售时又因为资金规模庞大导致股价下跌,所以基金本身进行如此操作的时候费用极高。第二,中国的股市还很不成熟,监管机构难以发现老鼠仓,即使发现了也往往处罚不力,让人敢于铤而走险,由此导致的基金亏损(在现在的牛市中当然表现得不明显,无非是基金投资者少赚点而已)都转嫁到投资者身上。
投资于被动型的指数基金可以有效地回避这两个问题。指数基金不需要频繁地大笔买卖,费用就低得多,另外指数一般每年只调整一到两次,调整幅度一般不大,因此指数基金经理也没有建立老鼠仓的机会。本来低廉的费用就已经让投资指数基金的投资者站在更高的起点,老鼠仓的存在使得投资于指数基金更有必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