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魏剑美
魏剑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249
  • 关注人气:2,4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到最后是苍凉

(2010-10-05 09:37:10)
标签:

创作谈

苍凉

作协体制

官场小说

杂谈

分类: 表扬与自我表扬

    我一向是不入主流的角色,就文学创作来说,我不但不得其门而入,就算得其门亦不知如何入。自惭之余,只有假装不在乎,故意无所谓。就好像我2010年度从中国作协那里两次自讨没趣从而愤然称其为妓院里面挤满了妓女嫖客和掮客。昨天无事,闲翻拙著《下跪的舌头》,虽然自知不成熟处亦多,但就杂文集而言,入围鲁迅文学奖自认还是够格的,更何况连雇枪手的权势人物都赫然入围。唯一自我告慰的是,居然连龙应台都入围不了,可见中国作协的眼光那是很有些不同凡响、异乎寻常的。

    我知道自己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也就不再热脸去贴冷屁股。没想到作为文学圈子刊物的《文学界》杂志居然破格抬举,于2010年第十期给我和浮石、肖仁福各做了一个专辑。浮石、肖仁福二位都是名家,作品卖得好版税拿得多,真正是“天下谁人不识君”,而我则是天下无人知是谁。不过好在湖南写此类小说的朋友好像都还不是心胸狭窄之辈,这自然归功于以王跃文、阎真先生为首的一批达人的影响力。之所以称他们为“达人”,不仅仅因为他们成名早、名气大,更因为他们的豁达,大气。“文人相轻”本是一大传统,但在与王跃文、阎真、肖仁福、浮石、吴茂盛、余艳、唐凤雄、易清华这帮写“官场小说”的作家相处,我更多感到的还是鼓励与支持。就这一题材的小说家群体来说,湖南人的团结让人感动。“官场小说湖南占据半壁江山”并非虚言。

    此次的专辑包括作品、访谈、印象、创作谈、创作年表、照片等,共计16页。现将其中“创作谈”的内容张贴于此:

   

创作谈

写到最后是苍凉

/魏剑美

 

张爱玲的一段话让我怦然心动,在《自己的文章》中,她说:“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是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老实说,我并不喜欢张爱玲的小说——过于自我的小说无法让我找到阅读的社会性意义和普遍性趣味,但对张爱玲的这段关于文学的悟语我不能不拍案叫绝。是的,多少伟大作家,无论他们被读者、评论家以及别有用心的政客们给涂抹上怎样的色彩,但他们的作品被读到最后,总是挟带着浓郁的苍凉。从传统意义上的《哈姆雷特》、《红与黑》、《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到现代派的《变形记》、《追忆似水流年》、《等待戈多》、《百年孤独》,繁华纷乱的场景之后,又有哪一部不是透着深深的苍凉?

从中国文学的传统来说,无论是所谓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好的作品和好的作家也是满纸苍凉,《红楼梦》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即便是被强打扮为“冷酷的战士”的鲁迅,他的全部作品其实就是一部人性的苍凉记录,无论小说、杂文、诗歌还是日记、演讲概莫能外。我以为《孤独者》最契合鲁迅的气质和精神本质,魏连殳就是一个苍凉灵魂的文学摹本。也正因此,我始终认为七十多年来人们都在误读着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名句,“千夫所指”之人哪里是什么“人民公敌”,分明就是鲁迅先生的自况!

鲁迅从愤怒出发,抵达的却是苍凉。这其实也是一个有良知的、忠于生活和内心的作家的必然归宿。

我自己从高中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写过美文、短篇小说、杂文、长篇小说,拉拉杂杂也有几百万字了罢,无论曾经有过怎样激昂的热情、热爱和热望,但写来写去,到最后发现自己写的其实就是一种人世的苍凉、人性的苍凉、人格的苍凉。也正因此,在官场小说异常火爆的当下,我的三部长篇小说中,《步步为局》从境外高官赌博这一角度写的官场,《步步为局2:副市长》还原的市级官场尔虞我诈、正邪纠结的现实图景,即将出版的《做秀:一夜成名的潜规则》窥视的是电视圈、娱乐圈这个巨大的名利场,但我真正着墨和着力的还是人性——苍凉的人性这一主题。官场也好,名利场也罢,不过是展示善恶美丑的人性的舞台。

苍凉,但不绝望。这大约就是我的文学态度和人性领悟罢。

写到最后是苍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