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马拉多纳足球暴力杂谈 |
分类: 琐碎日记 |
戏子马大帅
文/魏剑美
在写标题时我犹豫了好久,到底是用“影帝马大帅”还是“戏子马大帅”?但最终我还是决定用“戏子”来称呼被很多球迷视为上帝的老马。我知道这有些冒犯,但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对于一个足球观众和自由写作者来说同样重要。
如果说在阿根廷的首秀时,对于老马频繁的抢镜头我还有些暗自好笑——因为他明目张胆的作秀言行实在颇有些孩子气,那么在阿根廷次演时马拉多纳变本加厉的演出就不能不让人感觉厌烦:他不仅大秀原本不属于主教练范围内的脚法,而且尖刻辱骂贝利和普拉蒂尼,更在亿万观众的眼皮底下挑衅韩国教练冲其大声叫骂……如果这就是很多人眼里的“时代英雄”,那么这样的英雄还是越少越好。
没有人能否认马拉多纳的足球天才和辉煌战绩,但同样没有人能否认马拉多纳给这个原本就复杂的世界带来的恶劣影响:群殴、吸毒、涉黑、挑衅、、兴奋剂、污言秽语、恶意伤害、上帝之手、对记者开枪、暴力崇拜、私生活不检点……甚至可以说,凡是一个运动员所能沾染上的污点马拉多纳差不多都已经齐整。他居然还沾沾自喜地宣称“有不下于600个女人”,“我在家吸毒、在球队更衣室吸毒、在酒吧吸毒、在朋友家中吸毒,但我最喜欢到这家脱衣舞酒吧来吸毒,这里有我的VIP包厢”,“我就是本·拉登!”。这样的一个人,其影响力辐射越广,对球迷尤其是青少年的恶劣示范效益就会越大。就我个人来说,我宁愿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足球,也不愿因为足球而让某些人可以如此飞扬跋扈,如此肆无忌惮,如此目空一切,如此挑战人类的道德底线!
也许在谈足球的时候谈道德是一件很扫兴的事情,最起码为“上帝之手”喝彩的球迷就比理性批评的球迷多N倍。那么就让我们回到足球本身。首先我必须承认对于天才众多的阿根廷来说,最需要的也许不是技战术的整合,而是化各自为战为团队优势,这方面绝对大牌的马拉多纳肯定超过过往任何一个名教头。与此同时,马拉多纳在场外的激情叫嚣和他赛后的热情拥抱也足以激发南美人的野性,让进攻更加狂野无匹。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世界上似乎还没有靠主教练疯子似地跳梁就获得成功的先例。因为一个主教练最重要的意志品质是冷静和务实,他需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对手,制定策略,运筹帷幄。阿根廷虽然强大,但还没有强大到单靠激情就可以睥睨天下。4:1拿下韩国其实说明不了多少问题,往后走,很少再有球队会像亚洲球队这样身材单薄而技术粗糙——即便如此,韩国人还是不止一次地构成对阿根廷大门的致命威胁。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尊重对手就是不尊重比赛,而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球队很少能修成正果。
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马拉多纳必将给阿根廷队一个更恶劣的外部环境,他叫骂一切的强悍姿态必然会惹恼包括国际足联在内的众多力量。无论是国际足联的“乖孩子”贝利,还是德高望重的普拉蒂尼,以及与他交手的众多球队的幕后权力人物(比如韩国就有国际足联副主席郑梦准),包括此前被他多次挑衅的阿维兰热,还有现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他们潜在的以及现实的影响力都不可能不对阿根廷队构成场外的不利因素。而被老马一再讴歌的两个偶像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却几乎丝毫无助于他的球队。
凡此种种,注定了影帝老马在风头出尽之后,只有黯然神伤的宿命。也许他可以得到不少人的同情和惋惜,但也只能如晚景凄凉的戏子,怀想或然的绚烂。
席慕容有一首题为《戏子》的诗,献给“马迷”或许极为熨帖:“请不要相信我的美丽/也不要相信我的爱情/在涂满了油彩的面容之下/我有的是颗戏子的心/所以,请千万不要/不要把我的悲哀当真/也别随着我的表演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