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年来,见面送书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当然是送自己的大作,至少署名是自己的大作。
不仅酸溜溜的文人墨客要四下散发自己的大著,很多与文化搭不上边的老板啊、官员啊也纷纷出版自己的这样那样所谓作品。而且越是这类人越怕人家腹诽自己没文化,所以越要用张扬的姿态进行表白:瞧瞧,出个书有什么了不起,我的书还比你的厚哩!
其实很多书根本不用看就明白其来路,一是出钱买的书号,二是套用别人的书号,三是上当受骗花钱买的假书号,四是用的所谓的“香港书号”。其中后三者尤其多,而他们往往还说是“丛书号”,所以“没怎么花钱”。据我所知,每本书一个号早就是出版业界的规定了,没有所谓一个号出很多本书的所谓“丛书号”,一般出版社卖书号少说也要一万五左右。一些文化骗子于是找到了生财之道,声称有便宜的丛书号,几千块钱甚至一两千块钱就可以卖一个。于是乎,全民出书大潮开始了。
今天闲着没事,到CIP中心查了查手头获赠的某些书,果然基本上都不对路。某作协人员的作品虽然写得臭不可闻,但我以为至少会是买一个正式书号的吧,谁知道输进去一查,居然也是冒牌货,呵呵!
现将这个地址公布在这里,大家没事可以查着玩玩: http://www.cppinfo.com/
当然,也有弄错的情况,笔者的一本书就有部分内容信息不符,通过与出版方核查,由对方更正了相关信息。出书者如果只是自己玩玩,当然不必在意书之真假,但如果花了冤枉钱,那还是要讨一个说法比较好。如果明知道是假的还要嘴硬,那就只有嘿嘿嘿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