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步步为局2》有没有影射现实官场?

(2010-01-04 10:51:45)
标签:

步步为局

魏剑美小说

官场小说

影射

杂谈

分类: 长篇小说

关于《步步为局2:副市长》的几个问题解答

 

    本人长篇小说系列《步步为局2:副市长》新近出版以来,引来读者朋友的不少疑问,现择要回答如下:

    问一:我们吃惊地发现,《步步为局》中的“郭天宝”到《步步为局2:副市长》中居然改名为“郭太宝”了,联想到“腰斩门”(博主注:指拙著在《长沙晚报》连载时被有关部门要求停止一事)事件中有关部门给出的理由之一就是“与现实官场中某人名字谐音”,请问改名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压力?或者是你自己的主动妥协?

    答:我不是一个容易妥协的人,因为我对官场没有任何幻想。我的最高理想就是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不管任何人,也不被任何人所管。

    关于“谐音”一事,我已经重复回答过很多次,我和现实中的任何官员都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更从不认识甚至都没有听说过“郭天宝”这么一个人。至于我为什么最后将“郭天宝”改为“郭太宝”实在是不想在这样一个毫无意义的名号上和一些不了解文学基本规律的人纠缠。我对某些自以为高高在上的人是深恶痛绝的,也从来不认为身为官员就具有了指手画脚的权力。“谐音”这样的事情其实很好处理,当事人或者他的朋友给我一个电话就OK了,可是官僚思维者往往喜欢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他们唯一会的就是找领导,否则就是屈尊纡贵。中国虽说是一个人情社会,但自古以来也有“不事王侯”的气节之士。这些人已经一再损害到我的利益(下令停止连载、让原出版单位不能再出版续集等),我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出什么反击,并不是我怕了他们,而是不想在这样的小节上过多纠缠。从积极的意义上说,正是他们这样的官场人物给了我更为丰富的小说和杂文素材。

    我写过一篇杂文叫《官僚和狗,概不与谈》,很多人以为我在生活中也是个凌厉的人,其实并非如此,我自认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敦厚的人。但我遵循托马斯.杰弗逊的教导“对待谦虚的人不要骄傲,对待骄傲的人不要谦虚”。可以这样说吧,感觉到我“脾气坏”的人多半是因为他们自己首先就“脾气坏”了。

    问二:《步步为局2:副市长》中的“尘州”很容易让人想到现实中的郴州,而且郴州的领导班子中曾经出现过6个市级领导落马的集体贪腐案。小说中的市委书记“周大同”也让人联想到郴州市委书记李大伦,纪委书记“雷震天”让人联想到郴州市纪委书记曾锦春,甚至副书记陆有亮也让人联想到永州市委副书记周永亮,请问你是不是有意做这种安排的?

   :只能说小说人物身上有些现实人物的影子,但并不是完全写实和照搬。有一句话说“生活比小说更丑陋”,确实是这样的。如果我完完全全按照我了解到的和所听说的样子去刻画,我的小说将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出版。了解出版规律的朋友都知道,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人物的正邪比例问题。一般说来,“主旋律”作品的主要人物要是正大光明的,大多数乃至于“绝大多数”同志本质上要是好的,否则就“偏离了舆论导向”。正是考虑到这一比例要求,我不得不违背生活真实,努力去创造“艺术真实”,在小说中设置了“孟恒德”这样一个党的好干部。

    问三:你最后将孟恒德处理为因公牺牲,是不是包含着一种无奈?因为好官往往难容于现实。

    答:你看看那些官场的英雄人物,几个不是死后获得的哀荣?不是说“官场无好人”,官场中的也是人,是人就有善恶美丑之分。不过我已经很不喜欢传统的“好官”模式,这种好官往往是为民做主的模式。现代意义上的好官首先就是有基本人权观念的官员,决策科学,有所敬畏,重规则,有人格,爱思考,尊重知识和真理。

    正是出于对传统“好官”模式的反思,我特意安排了一个“疯秀才”对官员们发难,嘲笑他们,颠覆这种模式。

    问四:你为湖南省纪委做了《蜕变的权力——郴州系列贪腐案警示录》专题片的文字撰稿工作,这是不是你获取小说素材的一大来源?此外,作为永州人,你似乎也写了一些永州的“官场图景”,你如何看待当前的官场?

    答:很多人质疑说你魏剑美没有在官场呆过,何以就能写出这么两大本长篇官场小说来?其实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大官场,到处都是官场和官场衍生的“场”,官场思维者比比皆是,又何必一定要厕身官场才能写官场?再说我在媒体专职或兼职混过有10来年,见识过不少官场游戏,其中有两年在省计生委做杂志,人事处下文是“副处级”,没吃过猪肉也算是看过猪跑的。

    当然,在写作“警示录”的过程中确实也长了一些见识,了解到官场人物复杂的一面。比如李大伦和曾锦春身上就有着和新闻媒体曝光的不一致的地方。其实文学作品更重要的不是曝某一个的丑,而是揭示制度层面的东西,审视人性的美丑和反思制度的问题,应该是当下文学的题中之义。

    问五:与《步步为局》第一部不同的是,在第二部中你刻画了更多也更生动的女性形象,包括靠“性贿赂”上位的女宣传部长邓莉苹、香港财阀的情人后来和汪大明好上的泼辣的酒店女老板夏漪、追求精神独立对官员保持警惕的柳如烟,而且其中的爱情戏也不少,甚至还穿插了“艳照门”,请问是不是有畅销因素的考虑在其中?

    答:写女性一直是我的弱项,在第一部中被指想当然的成分比较多,所以我有意加大了女性角色的分量,“阴阳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讲究的一种平衡,也是小说写作中的一种技巧。我自认为《步步为局2》在这方面确实更丰富了一些,也更生动了一些。但不是为了哗众取宠的考虑。

    问六:看你《步步为局》系列的架势,是要进一步写下去的,请问第三部什么时候面世?

    答:我的前面两部小说既相互照应,又独立成篇,并不影响阅读的独立性。第三部小说暂时还没有考虑,因为生活需要新的沉淀。不过我写广电系统、电视圈的一部长篇已经脱稿,顺利的话三月份应该可以面世。这个小说在写法上有了一些新的东西。欢迎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