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饰现实的“官场小说”是可耻的
因为自己写了一个所谓的“官场小说”《步步为局》,难免就被归类于“官场小说作家”之列。诚实地将,尽管“官场小说”、“机关小说”、“仕途小说”在当下非常吃香,动不动就可以卖个数万甚至数十万,但真正称得上“反映官场真实”的却微乎其微。很多火爆的此类小说,不仅思想资源极为匮乏,热衷于通过批判“少数腐败官员”来达到讴歌“大多数勤政爱民的优秀领导干部”和“这个伟大时代”的主旋律意旨,严重偏离生活与现实的真实轨道,而且就是在最基本的文字锤炼上也极为粗糙。但事情怪就怪在这里,偏偏就是此类货色可以频频抛头露面,还改编为电影电视火爆热映。“某某书记”、“某某市长”、“人大主任”、“公安局长”出场无不正气浩然,一举手一投足,差不多和样板戏中的主角有得一比。
此类小说的套路其实非常简单,谈哥、刘醒龙、陆天明、张平之流已经玩得滚瓜烂熟,那就是先着力刻画现实中的某些腐败情景,满足老百姓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心理,然后一脸正气的正面主角出场,与“极少数腐败分子”中的某个或某些代表明争暗斗,最后天理昭昭,正义战胜邪恶,再一次证明上级领导一以贯之的伟大光荣正确。此间他们也会写好官们的委屈、伸张正义的艰难,但结局无一例外,都是在更高级别的清官的支持下,取得“人民战争”的彻底胜利。
当然,我并不怀疑也许有这样的某些生活版本,但这样的描写与刻画是不是符合官场生活的普遍逻辑呢?难道我们面对的“官场迷局”其解决之道竟然就是官场本身?在作家自身都无法摆脱“救世主情结”的情况下,其作品又有多少匡扶正气、引领进步文明理念的意义?
某本非常畅销的官场小说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某驻京办主任与女网友见面开房,居然不是为了渔色猎艳,而是为了“帮助她重树对美好人生的信心”,他们“纯洁的”交往引起别人的误会云云。小说作者替这个主人公的辩护听上去倒很像几年前某州长的声明,当时新闻热炒该州长与北京某大学女生的包养关系,州长大人发表声明大意就是他其实是帮助贫困学生。可惜这样的爱心故事脆弱得很,最后的真相恰恰印证了那些“别有用心的误会”并非胡乱诬陷。当然,这是在州长落马之后人们才有机会明白的。
不知道为什么,不少号称刻画“官场生态”的小说,始终都不敢面对真实人性的复杂一面,笔下人物的所谓“思想斗争”看上去复杂,其实都还是扁平人物的模式,是“狠斗私字一闪念”的表现手法。最可怕的是,作为文学的官场小说,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新闻中“模范人物”的发掘模式,从组织部、纪委、公安局、法院、接待处、驻京办、信访办等各个神秘部门和秘书长、派出所长、领导司机、国企老总等各个位置上去打造“形象代表”。
作为以反映时代、表现生活为己任的作家,在时代的阵痛和现实的矛盾面前闭上眼睛固然可耻,但如果一味睁着一双诗意的、浪漫主义的眼睛,则不仅无耻,更是贻害!这样的“官场小说”可以休矣!
通联: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魏剑美
邮编:410081

本人小说连载地址: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83728.html,欢迎阅读,欢迎批评指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