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是媒体的先天权利
(2008-08-14 16:30:00)
标签:
女子体操年龄媒体权利杂谈 |
分类: 琐碎日记 |
看到一篇有趣的新闻,标题为《外国媒体死缠体操女队年龄》。具体内容如下:
一直在“年龄问题”上对中国体操女队进行纠缠的国外媒体,昨天在体操女团决赛后,再度集体发难,其挖空心思的举动,几欲令人发笑。
一位美国媒体的记
眼看何可欣强硬回击,另一位国外媒体的记者转而去问邓琳琳属相?邓琳琳笑答:“我属猴(注:即1992年生)。”
两次“攻击”未果,另一位国外媒体的记者故意问出一个误导性的问题:“何可欣,你15岁的生日是在什么地方过的?”话音未落,在场的媒体都笑出声来。何可欣也不含糊,“我15岁的生日是在队里过的,来了队里,我就很少回家了。”
按照国际体联的规定,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体操选手,必须是1992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本届奥运会开赛前,不断有外国媒体质疑中国体操女队有人是低龄选手,对此,国际体联在9日就有明确回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中国体操队员年龄存在问题。
之所以说这新闻有趣,是因为同为记者的该文作者(当然是爱国心切的中国同胞)对于外国同行极不友好的描述,什么“死缠”啦、“令人发笑”啦、“挖空心思”啦、“故意提出误导性的问题”啦,给人的感觉别国记者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想找我们中国人的茬。事实上这也是我们长期以来的一种媒体态度。
我们很少去追问事实本身,很少去问问为什么我们会给人家留出制造“流言蜚语”的机会,更不会用“铁的事实”(比如骨龄测试等)去回击。
写此类新闻的记者和他们背后的人也忘记了一个基本的游戏规则,那就是作为记者的这些西方人提出质疑,乃是他们的职业行为,是其先天的权利或者存在的必要前提。既然我们以“泱泱大国”的姿态自诩,那么就应该能容得下人家的质疑甚至批评。我们光明正大、一贯正确的报刊电视台已经够多了,总不能要求人家也一个个都来迎合我们的“主旋律”吧?
多点声音,天不会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