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苍凉的交河故城为背景,金戈铁马之声似乎还在耳边,脚下的每一片废墟都有着让人震撼的传奇。也只有相聚之缘才让我们可以轻松地呼吸一下,并且暂时给镜头一个笑脸。(后排左一为本人,左二为照片提供者燕志刚先生)

随感:交河是让我震惊的一个地方,据说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挖出来的城市,全部的建筑都由泥土构成。如今它作为一个废墟而存在,见证着历史的沧桑与苦难,也诉说着生存的残酷与生命的倔强。一片又一片的泥土,一堆又一堆废墟,让人的心里感觉堵得慌,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又什么也说不出来......
纯净的天空,透亮的白云,赤黄的火焰山,骑在骆驼上,颇有一点伪浪漫主义的味道。唯一扫兴的是狡诈的骆驼的主人由“50元一趟”变成索价“上山50元下山50元”,如此没有廉耻的要价自然被我们严词拒绝。更有意思的是,在兰州我们打的去飞机场,司机开价150元我们没有还价,还主动提出多给他20元让他带我们在市区景区穿行一下(后来发现事实上司机根本不需要绕行,白赚20元),没想到司机贪心不足,到机场后居然拒绝找零钱,说是还要加过路费。我们三个湖南蛮子算是来火了,诗人庄宗伟发宝气说:“今天你要是敢少找一分钱我就砸了你的玻璃!我宁愿将钱撕掉也不给你!”司机嘴上虽然七里八里,但还是乖乖找钱,估计心里明白为什么有“无湘不成军”的说法了。好在我们几个还是酸文人,要碰上土匪级别的好汉还不知和他怎么理论。也算是旅途中轶事一桩罢。
左边这个就是猛男诗人庄宗伟,右一为周思嘉,右二为本次笔会的主角、剧作家、导演、《我在吐鲁番避暑》一书的作者吴贤雕先生。
这就是新疆的烤全羊,据说是最高规格的礼遇。(左为吐鲁番地委书记孙昌华)俺戴个维吾尔男人的小帽子,是否有点像街头卖羊肉串的?在新疆主食不兴米饭,咱就拼命啃手抓羊肉,和庄诗人有得一比,被诗人称为“食肉恐龙”。
在火焰山下与著名作家李存葆将军合影。李存葆将军的《高山下的花环》曾经像火焰山一样“火”,打动过一代人。
在吐鲁番的日子(2007年9月8日-13日),总有很多惊奇和感叹,甚至深于文字和画面,成为记忆里独特的风景和生命体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