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另类与其说是一种刻意的生活姿态,不如说是一种现实的生存策略。
老魏的另类活法
文/魏剑美
说老魏是个另类男人恐怕所有的熟人都要反对:呵呵,得了吧,就他那德性!一蓬头发都收拾不清,一年到头还没几件换洗衣服,喝酒啊,打牌啊,荤段子啊哪样都少不了他,彻头彻尾一个俗不可耐的臭男人。知道什么叫另类吗?你看看人家染黄发、挂鼻环、打舌洞的,那才叫一个另类!
这么个“另类”鉴定法自然够让老魏脸上无光的。还别说,老魏真就这么个无可救药的俗人。尽管他写杂文、做演讲、办杂志、搞学术,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样子,但骨子里却是个土得掉渣的角色――就连圣代和哈根达斯是什么他都一头雾水。
不过,老魏的历任领导和同事却很容易将他视为另类――打入另册的一类,盖因为这家伙多少有点软硬不吃不识好歹。
老魏刚参加工作那阵,他和另一个新去的同事被主任吆来喝去地干这干那。一次周末还被叫到主任家去干私活,完了主任请他们吃个盒饭。同事有些激动,说主任就是关心下属,这么点小事吃什么饭哦!老魏却面无表情地告诉主任:饭不用吃,不过不是我的事以后不要再叫我了!说完老魏扬长而去。目瞪口呆的领导以后果然就不再叫他,不过也不再理会他。老魏乐得写写文章读读书。多年后读完研究生留在省城的老魏回小县城,碰到先前那个同事正在亦步亦趋地陪着主任的儿子买橡皮。
老魏其实也不是成心要得罪领导,他只是不希望人家主子似的颐指气使成为一种习惯。老魏留心到最任劳的人往往落得最任怨的后果,譬如热心的小刘天天义务给办公室打开水,哪天突然忘记了,别人就会四处尖喊:“小刘到哪去了?”一副责怪不已的样子。而“一贯目无领导”的他偶尔去打了开水来,大伙居然个个夸他“老魏人不错啊”。
老魏到新单位见人即打招呼“王院长”、“张教授”、“李处长”,对方回应也有客气的,也有冷淡的,也有视而不见的。下次见面,老魏对客气的打招呼,对冷淡的点点头,对视而不见的目不斜视。慢慢地,老魏就有了“桀骜不驯”、“恃才放旷”的名声,某一天老魏心血来潮对某个视而不见的家伙打了个招呼,对方居然就有些受宠若惊。
偶尔也有领导看走眼,许诺给老魏一些诱人的胡萝卜,以将老魏纳入某个“战斗阵营”,但老魏并不属猴不懂得顺竿子往上爬的道理。
另类的老魏也曾做过所谓的领导,但他从来就不给属下表现另类的机会。他不对人吆来喝去,他自己拖地打开水,他不在别人的稿子上署自己的名,他老远同人家打招呼,他不拿腔拿调,他让人只管叫他老魏。也正因此,做“领导”的老魏也仍然领导得十分另类。
愚顽的老魏常常以关汉卿笔下“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自居。也正因此,尽管老魏教中学时统考年年高居第一,教大学时教学评估年年名列前茅,做记者时发稿量年年雄居榜首,但老魏从来就没有得过优秀做过模范拿过奖金得过好处。好在老魏的另类就另类在他从来就不把这些放在眼里。老魏觉得就这样活着、混着、另类着其实也蛮不错的。
他唯一担心的是,靠如此另类地活着才不觉得心累的时代,是不是本身就有些不对劲。
通联:湖南师范大学新闻学院魏剑美
41008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