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者文摘》转摘我的小小说后我被逼改名“三石”

(2009-06-29 16:53:20)
标签:

三石

读者

读者文摘

张磊

转载

庄老之哀

改名

文化

分类: 心情写意

    今天与《读者欣赏》的编辑祁小姐聊天,突然想起我改名的事儿,缘起还是因为《读者》。
    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开始创作小小说,当时还搞出了点名堂,频频被《小小说选刊》等转载。1991年3月

号的《青春》文学月刊发表了我的一篇题为《庄老之哀》的小小说,也是我自己比较满意的一篇作品。当年

7月,有人告诉我说我的这篇小小说被《读者文摘》(中国《读者》的前身)转载了,当时我真是不敢相信

,我立马跑到邮局去购买,果真如此,那个兴奋劲儿别提了。过了两天有人又告诉我《青年文摘》也转载了

我的这篇小说,我反而没有那么兴奋了,因为《读者文摘》转载自己的作品是最大的荣耀了。我当时也是年

轻骚包一个,将此事到处告诉我的那些文学青年朋友们,结果,人人都不相信,并说全国叫“张磊”的太多

了,怎可能是你呢?别吹了!晕呀,没有办法,我只好拿着自己的手稿给大家看。
    委屈中我思考自己应改个名了,一定不能再用“张磊”发表文章!当时正迷上作家“三毛”,心想“三

石为磊”,自己改名为“三石”吧。从那后,我所有文章均署名为“三石”,直至今日。结果,大多人却不

知了我的原名。 
    《庄老之哀》被网上转贴的很多,搜一下有N条。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错误,即网上均将《庄老之哀》的

作者却被写成了“丁玉良”,有的在他的名字后面才出现“张磊”字样。N年前我买了一张《读者200期》盗版光盘,发现其中也是这样写的:“作者:丁玉良、张磊”,真晕人。我无法再找到正版了。估计,网上都是录的盗版光盘上的。我后来翻阅原刊,原来这个“丁玉良”是文章的推荐者。

《读者文摘》转摘我的小小说后我被逼改名“三石”

《读者文摘》转摘我的小小说后我被逼改名“三石”

《读者文摘》转摘我的小小说后我被逼改名“三石”

《读者文摘》转摘我的小小说后我被逼改名“三石”

链接:

 

《庄老之哀》 


张磊

  庄老是研究庄子的著名专家,著述等身,闻名遐迩。
  这日,庄老的老伴突然病逝,弟子们云集庄府吊唁。
  庄老立在老伴的遗体旁,平和端庄。他看到弟子们痛哭悲悼的模样说道:“不要这样,看来你们只是从

表面上去研究庄子,而没有能学到他思想的精髓,你们徒有虚名呀。阿健,你不是写过一篇很有影响的关于

庄子之妻亡故的文章吗?”“是的先生,是论庄子的‘鼓盆而歌’。”那位叫阿健的弟子说道。
  “对了,人的生命来自于‘无’,复归于‘无’,人从气息到形体到生命到死亡的演变,就像春夏秋冬

四时的循环,生也自然,死也自然,有什么值得凄凄哀鸣的呢。所以妻子死了庄子鼓盆而歌。”
  弟子们顿悟。深感自己的肤浅。
  次日,举行了与遗体告别的仪式。没有哭声,没有哀乐,很平静和超脱。庄老深首老伴生前最喜爱的二

胡曲——《二泉映月》。
  庄老紧紧地握着老伴留在白布外的手,随着低沉的节拍,轻轻地在她的手背上拍打着,拍打着……独特

的仪式,弟子们的心灵有一种平静自然的净化感,同时感受到了人类的真情。
  而邻居和老伴的亲戚们却骇然。
  灵车缓缓地向火葬场开去。
  突然灵车停住了,四周响起了警笛声,庄老和送葬的弟子们将头伸出了窗外,只见四五辆警车拦在车前

。一位警员向庄老走来:“你就是庄教授吗?对不起,请协助我们执行任务。你老伴的遗体暂不能火化,我

们要送到医院进行检查,你老也随我们走一趟。”
  “为什么!”“对不起,无可奉告”。
  深夜,庄老回到了家中,等待在家中的弟子们忙上前问其原委。
  原来有人向公安局刑警队反映:虽然庄老的妻子病故,但几日来庄府情况反常,没有一丝的悲痛迹象,

甚至大放欢乐的乐曲。
  庄妻死因不明!听说庄老一年来与一女学生往来过密……众弟子木然。
  突然,庄老跌坐在沙发上,对着老伴的遗像恸哭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