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高古玉工痕

以战汉游丝毛雕工艺为例,下面是我用收藏的几件高古玉的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细阴刻线工痕特征来印证上述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作参考和理论物证。
战国游丝工
http://s13/mw690/001p2IUPzy7cPUBuCXa0c&690
http://s11/mw690/001p2IUPzy7cPUBFKk25a&690
http://s10/mw690/001p2IUPzy7cPUBNsnf99&690
战国游丝毛雕玉双龙佩,细阴刻线条细如发丝,蜿蜒转折,曲中有直,柔中带刚。这种工艺风格的战国玉佩,我在一定时段的市场上看到过几件,一样风格,一样材质,都是小型玉佩,质精工美,是战汉某一时段出现的工艺风格,游丝毛雕阴刻线表现娴熟流畅,技艺超群,此后此类风格再无所见。
http://s2/mw690/001p2IUPzy7cPUZfH5n11&690
http://s2/mw690/001p2IUPzy7cPUZlGvf21&690
http://s4/mw690/001p2IUPzy7cPUZroEbd3&690
http://s7/mw690/001p2IUPzy7cPUZaecS96&690
这是一件汉代四足玉方鼎上用细阴刻线装饰的蟠虺纹,几何纹和凤纹,细阴刻线纤细密集组成工整细腻的精美纹饰,让人叹为观止,纹饰的细部阴刻需要用40倍放大镜才能看出完全用手工制作,难以想象,如果没有放大设备的汉代,如何完成如此工艺,此类风格的玉器也是出现在汉代某个特定的时段,选用的材料都是上等的和田白玉,和田碧玉,青玉,黄玉和玛瑙,此后再无所见。
http://s5/mw690/001p2IUPzy7cPVfSm20b4&690
http://s11/mw690/001p2IUPzy7cPVfYWSeba&690
http://s5/mw690/001p2IUPzy7cPVg4lWQ14&690
http://s4/mw690/001p2IUPzy7cPVga8sX73&690
这又是一件用不同风格的细阴刻线表现的方形玉饰件,汉代,同样细阴刻线,但入刀较浅,随性洒脱,活泼灵动,和前两件的工整严谨风格完全不同,但其中所含的美好同样让人心动,这种工艺风格的器物同样不多见。
古代器物的鉴定,如果把眼光和心胸局限于一点一线利益的苟且,而缺乏想象包容和艺术审美的感动,是很难把握到古器物鉴定的精髓的。抛砖引玉,希望我们不要再用狭隘思维把古人心血凝结的精绝之物拒之于视线之外,我们需要用心去对话和了解。
喜欢古器物请关注我的淘宝店铺:长物鉴
认可我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guse2007